×

Loading...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情人节过完了吧?显摆的都过完瘾了吧?现在可以开始学习《论语》了吧? :)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前面提及于丹评论语,招致马千里的猛烈批评,言其有多处硬伤。其中提到于丹说的这么一句话:“但是从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封建社会发展出来的孝道,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是否还是那么重要?” 马氏盖云孔学成熟于春秋时期,而封建社会始于战国时代,于丹前后顺序颠倒了。再说孔子力倡”孝道“是为了推行封建制度,而不是相反。因果关系也搞反了,云云。

关于这一点,我想说说我的读书心得。首先看中国封建社会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封建"一词的中文来自唐代柳宗元的<封建论>,它的本意是指的周初那种裂土分茅的封国制度. 这与欧洲近中古时期的的封建领主制度很相似(按爵位赐给领地).

马千里的看法, 很明显, 是在沿袭中学历史教科书里的马列主义官修史学观点. 即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到资本主义社会. 小时候我们都对此深信不疑。后来,接触到的学说多了,发现这种生硬照搬的马列主义史观有不少漏洞。实际上, 在中国很难找到一个历史阶段与这种模式吻合. 不少学者提出说, 中国在夏商周三代实际上跟本就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奴隶制社会. 我个人很赞同. 因为奴隶制社会的特征, 是以大量奴隶劳动作为经济生产的主要方式. 而考古研究表明, 中国在战国以前的经济生产中, 奴隶只是很次要的地位. 连古埃及也是如此. 传统说法的所谓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主要以古希腊和罗马为模型得来的。 殊不知,古代希腊和罗马有其特有的一种经济模式. 与遥远的中国是有很大不同的。

春秋到战国这段时期,实际上就是旧领主贵族式微,王权加强,非贵族血统的牛人们发起来的一段过程。 农民还是农民,奴隶还是奴隶。只不过农民换了老板,奴隶换了主人而已。这样看来,一个是”封建社会“的定义本身已经成问题。二一个,说封建社会起自于西周可能还更靠谱一些。 所以于丹的时间顺序倒没搞错。

我们一直以来都以为封建那一套伦理纲常的东西都是被儒家思想带出来的。事实并非如此。从西周早期的典章制度,考古发现可以看出来,影响中国两千年的封建思想体系,在周初即以基本成型了。 简单的说,就是把家庭管理的模式扩大到家族,再扩大到宗族,再到国家政府。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从周朝开始中国历代政府都把如何处理家庭关系上升到政治和法律的高度。举例说,后人一致评价周人的法律很宽松。可是唯独对于”不孝“的惩罚令人胆寒。其大意是:敢和老爸顶嘴,敢做对不起父亲的事的,”杀无赦“。喀嚓!厉害吧。完全按反革命来处理的。 为什么呢?因为孝道就是维持整个封建社会制度和谐稳定的思想支柱。所以 周人特别提倡孝道. 正如国父提倡三 民主义, 日本 提倡武士道一个意思.

所以说是因为有了封建制度,才产生了孝道。这是正确的说法。

至于说孔学到底是倒退的还是进步的,我觉得两者都是不能成立的。儒家思想里的很多东西,其实并非象后世推崇的那样,是孔子天才地创造,天才地发挥出来的。孔子“述而不作”,他只是把既有的东西整理得更有系统而已。中国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文化思想的形态,进而决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孔子在世的时候当权者都不待见他,是因为大家都忙着打仗争地盘。 一旦统一稳定的王朝建立了,人们就又会把他抬出来。所以周代开始的儒家思想和封建文化能维持两千年之久,是这个民族自己的特性决定的。 既不是孔子的功劳,也不是他的罪恶。他就是一个社科院的研究员。比较有热情的那种。

但是马千里对于丹的批评是不是全错了呢, 也不是的. 象说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的确于丹的解释是错的. 不过不过古文本就艰深难懂, 历代学者都难免理解错误,更何况一个搞传媒的教授了。自汉代以来训诂学就成了专门的学科,此其然也。

但是, 这些毕竟是枝节的问题. 我觉得她对论语的历史背景和中国整体的 社会发展史还是领会的满正确的. 我想于丹讲论语之所以广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她自己就是个外行的读者,而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她讲的只是自己的读后感, 所以对普通人群来说才很有意思 . 试想北大研究国学的教授来照本宣科, 未必能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不过鱼头说的很对,于教授虽然见解不凡,毕竟还是一普通读者的身份,有很多东西不经过沉淀,急于显摆,就会越来越流于肤浅,最终难免沦为余秋雨同辈而已。嗟夫!吾辈非专业人士,“好读书,不求甚解”,知其大要可欤。为二三友茶饭后之谈资。聊以怡情也夫哉。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情人节过完了吧?显摆的都过完瘾了吧?现在可以开始学习《论语》了吧? :)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前面提及于丹评论语,招致马千里的猛烈批评,言其有多处硬伤。其中提到于丹说的这么一句话:“但是从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封建社会发展出来的孝道,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是否还是那么重要?” 马氏盖云孔学成熟于春秋时期,而封建社会始于战国时代,于丹前后顺序颠倒了。再说孔子力倡”孝道“是为了推行封建制度,而不是相反。因果关系也搞反了,云云。

    关于这一点,我想说说我的读书心得。首先看中国封建社会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封建"一词的中文来自唐代柳宗元的<封建论>,它的本意是指的周初那种裂土分茅的封国制度. 这与欧洲近中古时期的的封建领主制度很相似(按爵位赐给领地).

    马千里的看法, 很明显, 是在沿袭中学历史教科书里的马列主义官修史学观点. 即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到资本主义社会. 小时候我们都对此深信不疑。后来,接触到的学说多了,发现这种生硬照搬的马列主义史观有不少漏洞。实际上, 在中国很难找到一个历史阶段与这种模式吻合. 不少学者提出说, 中国在夏商周三代实际上跟本就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奴隶制社会. 我个人很赞同. 因为奴隶制社会的特征, 是以大量奴隶劳动作为经济生产的主要方式. 而考古研究表明, 中国在战国以前的经济生产中, 奴隶只是很次要的地位. 连古埃及也是如此. 传统说法的所谓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主要以古希腊和罗马为模型得来的。 殊不知,古代希腊和罗马有其特有的一种经济模式. 与遥远的中国是有很大不同的。

    春秋到战国这段时期,实际上就是旧领主贵族式微,王权加强,非贵族血统的牛人们发起来的一段过程。 农民还是农民,奴隶还是奴隶。只不过农民换了老板,奴隶换了主人而已。这样看来,一个是”封建社会“的定义本身已经成问题。二一个,说封建社会起自于西周可能还更靠谱一些。 所以于丹的时间顺序倒没搞错。

    我们一直以来都以为封建那一套伦理纲常的东西都是被儒家思想带出来的。事实并非如此。从西周早期的典章制度,考古发现可以看出来,影响中国两千年的封建思想体系,在周初即以基本成型了。 简单的说,就是把家庭管理的模式扩大到家族,再扩大到宗族,再到国家政府。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从周朝开始中国历代政府都把如何处理家庭关系上升到政治和法律的高度。举例说,后人一致评价周人的法律很宽松。可是唯独对于”不孝“的惩罚令人胆寒。其大意是:敢和老爸顶嘴,敢做对不起父亲的事的,”杀无赦“。喀嚓!厉害吧。完全按反革命来处理的。 为什么呢?因为孝道就是维持整个封建社会制度和谐稳定的思想支柱。所以 周人特别提倡孝道. 正如国父提倡三 民主义, 日本 提倡武士道一个意思.

    所以说是因为有了封建制度,才产生了孝道。这是正确的说法。

    至于说孔学到底是倒退的还是进步的,我觉得两者都是不能成立的。儒家思想里的很多东西,其实并非象后世推崇的那样,是孔子天才地创造,天才地发挥出来的。孔子“述而不作”,他只是把既有的东西整理得更有系统而已。中国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文化思想的形态,进而决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孔子在世的时候当权者都不待见他,是因为大家都忙着打仗争地盘。 一旦统一稳定的王朝建立了,人们就又会把他抬出来。所以周代开始的儒家思想和封建文化能维持两千年之久,是这个民族自己的特性决定的。 既不是孔子的功劳,也不是他的罪恶。他就是一个社科院的研究员。比较有热情的那种。

    但是马千里对于丹的批评是不是全错了呢, 也不是的. 象说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的确于丹的解释是错的. 不过不过古文本就艰深难懂, 历代学者都难免理解错误,更何况一个搞传媒的教授了。自汉代以来训诂学就成了专门的学科,此其然也。

    但是, 这些毕竟是枝节的问题. 我觉得她对论语的历史背景和中国整体的 社会发展史还是领会的满正确的. 我想于丹讲论语之所以广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她自己就是个外行的读者,而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她讲的只是自己的读后感, 所以对普通人群来说才很有意思 . 试想北大研究国学的教授来照本宣科, 未必能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不过鱼头说的很对,于教授虽然见解不凡,毕竟还是一普通读者的身份,有很多东西不经过沉淀,急于显摆,就会越来越流于肤浅,最终难免沦为余秋雨同辈而已。嗟夫!吾辈非专业人士,“好读书,不求甚解”,知其大要可欤。为二三友茶饭后之谈资。聊以怡情也夫哉。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为于教授辩护?你也真闲的荒,和马千里本质上没有区别
      • 哪有啊,不是为她辩护,讨论问题而已。我对她评价还是很中庸的嘛。
        • 你的立论实际上比于大妈更加可疑:)我个人以为,你所谓的“封建”,和我们通常说的反帝反封建的封建,并不是一回事,后者更可能是早期革命家通过日本或其他国家海归的翻译引进,其传统其实更接近欧洲的封建。
          • 可是欧洲的封建制度恰恰是很类似春秋那种封建领主制的啊。给贵族和骑士封爵并赐给土地人民的做法,在英、法、德不是一直延续到近代吗。能与中国古代的封建化格局搭上边的,恐怕只有罗马帝国而已。
          • 是马列那里引进的"泛封建",并且后来又发展成"封建地主",这个是大陆人几十年学到的封建,和欧洲的,西周的不一样。
            • 那么这种借用来的”泛封建“到底又是指什么呢? 还有儒家思想不一直就是反封建的主要靶子吗?
    • 晕,你到底是学什么的啊?啥都被你说了 :p
      • 帮主,我是学 “而实习之” 的啊。:)
    • 好闻啊!水缸时政忽然都讲起封建来了。从头到尾看一遍竟然与俺无一歧见,真无聊。吼吼
      • 呵呵,刚看到,时政难得出个言之有物的坑啊。
    • 看来为了使自己免于肤浅,不踩踩余秋雨是不行的.
      • 前几年回国买了好几本老余近几年名动江湖的书,现在想想,竟然收获不大,甚是可惜。
    • 好文章,不过,坦白地说,我没看懂。
    • 好文,通篇胜笔,无一败笔哇。。。哦,如果非要找一个的话,篇末"夫哉"二字似有蛇足之嫌。
      • hehehe, 是打字错误拉,那是”夫栽“,有感于一到情人节为夫的都得认栽。
    • 有道理,支持一下。
    • 有理有据,写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