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德国电视二台(ZDF)所拍摄的电视剧《我们的父辈》(Unsere Muetter, unsere Vaeter)2013年3月公映以来,吸引了大量观众。该剧共有三集,每集九十分钟左右,一旦看了一集,便欲罢不能,定要“且看下回分解”。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联邦德国就出现了一个口号:“Vergangenheitsbewltigung(清算过去)。”所谓过去是指纳粹过去,所谓“Bewltigung”也有“克服”“战胜”“了断”“解决”之意。德国投降四十周年之际,时任联邦德国总统的威茨泽克发表演讲说,“过去在事后是无法改变的,也没办法不让它发生。但是面对过去要是闭上眼睛,那他面对当下也会成了盲人。”应该说这是一部让人睁开眼睛看过去的电视剧。故事简介如下:
柏林,1941年夏天,五个青年朋友聚会:威廉、他的弟弟弗里德海尔姆、莎罗特、维克多和格蕾塔。聚会是为了告别,相约半年后回柏林共庆圣诞节。威廉兄弟二人被调往东线,希特勒实施“巴巴罗莎”计划突袭苏联,他们就去参加这次的闪电战。莎罗特随军前往,充当战地护士。起初德军势如破竹,一直打到莫斯科城下。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没有冬装的德军经受不住苏军的反攻,一步步后退,转而发动库尔斯克战役。在乌克兰的一个农村,一位安全局的党卫军军官不听威廉和弗里德海尔姆的劝阻,拔枪将一个十四岁的犹太女孩射杀,女孩的鲜血溅了杀人军官一脸。在野战医院工作的莎罗特曾把一名犹太女医生拉来帮忙,从而使她躲过一劫。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火线党卫军官搜寻犹太女医生时,她又举报了这位女医生,莎罗特为此纠结愧疚良久。格蕾塔能歌善舞,生性有些风流,和党卫军中队长多恩有暧昧关系,可她真正爱的是犹太人维克多。自1938年11月9日(对犹太人进行打砸抢)的“水晶之夜”之后,维克多一家日子日益艰困,要离开德国几乎不可能。格蕾塔利用和多恩的关系为维克多弄到护照等必要的证件,可是还没有走出柏林,维克多就被捕了:是多恩出卖了他,证件也是假的。战争的现实与纳粹所宣传的情况严重不符,威廉开始怀疑战争的意义,他后来成了“逃兵”。战争后期,为了防止出现逃兵,党卫军首领希姆莱下令:一个士兵在远离炮火处碰到另外一个士兵,便可就地处决。这样每一个德国人便成了另一个德国人的潜在法庭。战时德国还有一种“英雄之爪”的组织,碰到散兵游勇便可加以捉拿,将所谓的“逃兵”扔进粪池里。德国投降后,五个青年中活着的三个按照约定回到四年前聚会的地方,但已物是人非。弗里德海尔姆抛尸战场,最终没能回来;格蕾塔因散布“战争失败论”、“恶毒攻击元首”而被处以绞刑。维克多的家已被“纯种雅利安人”抢占,而那位作恶多端的党卫军中队长多恩却端坐办公室协助当局进行战后居民登记工作。劫后余生的三人相顾茫然,不知前路究竟在何方。
可以看出,该剧不美化、不隐瞒地反映了或者说努力反映了当时的真实。比如说影片中的维克多,他是一位善良、敏锐的犹太青年,可他被出卖、被迫害,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活得像一个天生的罪犯。他的裁缝父亲认定“德国人按法律办事,尊重法律,不会有事的”,可他沉痛地回答说:“我们早已不是德国人了。”早在1936年希特勒就颁布了《纽伦堡种族法》,剥夺了犹太人的公民权和选举权,这是将德国种族问题推向“最终解决”的法律步骤,历史学家称其为“欧洲有史以来最血腥的法律工具”。划分犹太人的标准并非来自人种学和遗传学,这样太繁杂,会引起太多的争议,而是以祖孙三代登记在案的宗教信仰为标准。这样就出现了完全犹太人、半个犹太人、四分之一个犹太人的概念。哪些人的婚姻是混合婚姻或特许混合婚姻,也都有明确的规定。之所以把犹太人当作敌人加以迫害,原因多多。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为了将族民或者人民团结在一起,为此需要一个敌人。“大敌当前,最好动员”,反犹成了团结德意志人民的黏合剂,而且也很快转化为经济资源。打砸抢,挂牌游街,抢占房屋,便是见怪不怪;在影片中有这样的场面:俄罗斯的一片沼泽地带,完全被鲜血浸透,那是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国防军枪杀的结果;将一车车犹太人“转移住处”,实际上是隆隆开往集中营,然后用最先进的工业办法灭绝他们。
流行歌手格蕾塔因跳摇摆舞而遭受训诫问责。摇摆舞传自美国,是黑人舞蹈,“美国是敌国,黑人是劣等民族”,斥其“敌我不分,立场不稳”,她当无话可说;她从前线慰问演出归来,因说出真实情况而被扣上“散布悲观论调,瓦解军心”、“攻击元首”的帽子,最后竟被逮捕,在德国投降前夕被送上绞刑架。这种细节真实的背后,透露出纳粹对宣传、对意识形态、对娱乐民众的重视,以及纳粹统治的凶残。宣传部长戈培尔曾将进步作家利奥·福伊希特万格(1884-1958)的长篇历史小说《犹太人徐斯》改编为电影,经过他一番偷梁换柱、移花接木、肆意歪曲、颠倒黑白的“革命的改造”,《犹太人徐斯》成了一部万分恶毒的反犹电影。1940年首映,盛况空前。利用电影反犹,始作俑者应为戈培尔。他在日记中得意洋洋地写道:“成功,无与伦比的成功!”他还开展了“向前方将士寄书”的活动,所寄图书大多是“血与土”的文学,以民族主义精神来鼓舞前方将士。在国内,纳粹将打击的矛头指向现代派文艺,表现主义文学艺术即被贴上颓废文艺的标签。1937年在慕尼黑举办了颓废艺术展,亦即黑画展。被戴上“黑画”帽子的画作越来越多,不过“黑画”并没有“纸船明烛照天烧”,而是被卖到国外,赚取了大量的外汇。戈培尔除了“教化和宣传”,还承担着娱乐民众的任务。他在提供政治性电影的同时,还提供了不少娱乐片、歌舞片,乃至类似小品的闹剧。目的是要人们保持快乐的情绪,在艰辛劳动抑或拼杀之余也能间或发出笑声。于是格蕾塔被派往前线,给那些绝望的军人演唱,但他们似乎并没有发出笑声。而制造笑声的她也是阴沉着脸走向绞刑架的。
在剧中,我们见识到顺手拿起手枪射杀十四岁犹太女孩的党卫军军官,还有那个党卫军中队长多恩。党卫军属于纳粹党,成立于1925年,初为希特勒的私人卫队,身着黑色制服,特别宣誓效忠希氏本人。希特勒任命希姆莱为党卫军的队长,在这个外表谦恭、内心阴毒、行动怪异的家伙领导下,党卫军迅速膨胀,1933年已经扩展到五万人;1934年在清除以罗姆为首的冲锋队的行动中,党卫军发挥了关键作用。希姆莱要将党卫军打造成一个由种族纯洁、忠心耿耿、身强力壮的“精英”所组成的党上之党、党上之军。加入党卫军审查异常严格,除政审外,种族出身要追溯至1750年,非纯种的雅利安人,休想迈进党卫军的大门。党卫军是纳粹迫害屠杀犹太人和其他“劣等民族”最重要、最忠实、最有效率、最为残暴的工具。1939年战争一爆发,党卫军也上了前线,这些人被称为火线党卫军。其人数1940年达十万,1944年则有四十万人之多。在前线他们一方面镇压被占领国人民的反抗,“最终解决”犹太人,另一方面还监视国防军。国防军打仗杀人,一般认为他们遵守国际公约。其实不然。影片暴露出,他们也枪杀俘虏,甚至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国防军和党卫军既有矛盾也有合作,而合作是主要方面。几年前德国曾举办“国防军罪行展览”,被认为是一片“净土”的国防军也是罪行累累,有明确无误的图片为证。后来发生了不少的闹场砸场事件,展览会随之关门大吉。
这部电视剧所出现的场面和细节都有深刻的背景,都是有根有据,说它是纪实电视剧也不为过。但是依愚之浅见,还是有疏漏。“希特勒”、“纳粹”、“第三帝国”等词语初期并非闻之令人丧胆、令人厌恶,相反,纳粹的独裁还受到大部分德国人的欢迎。没有这一段的纪实,五个青年(除维克多外)聚会时所充溢着的那种欢乐的情绪、昂扬的斗志、对半年后重新聚会的坚定信念就会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了底气。“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罄竹难书”都无法描述德国纳粹的反人类罪行于万一,然而纳粹是败于盟军,堡垒并非从内部攻破。德国国内虽有零碎的反抗,比如慕尼黑大学绍尔兄妹的“白玫瑰”组织、共产党人的“红色乐队”的地下组织、以施陶芬贝格为代表的贵族军官的刺杀行动,都没成气候。在第三帝国的初期,德国民众的生活颇过得去,民族社会主义(纳粹)的吸引力与其滔天罪行之间有着共生的关系,纳粹的专政被称为“受欢迎的专政”。
纳粹的理论基础是种族主义,他们不搞阶级斗争,却讲民族或者说种族斗争。日耳曼民族或者说德意志民族是优等民族,而其他民族,特别是犹太民族是劣等民族。希特勒曾对国内德意志民族的族民保证说,大家都是一个民族共同体,族民平等,机会均等。希特勒号召“要建立一个福利国家,它应为所有国家的样板。在这个国家里,所有的社会藩篱都要一一拆除”。希特勒上台后颁布的第一批法律就是确保债务人的权利而限制债权人的权利,目的是“遏制人民的贫困化”;后来更是废除了成千上万的债务。希氏有言:“如果它最贫困的人民是它最忠实的人民,那德国就是最为强大的国家。”纳粹头目反对官僚作风,声称要贴近人民大众,要求公务员“既要不辞劳苦,又要不怕牺牲自我利益,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福利与公正”。希特勒上台时有六百万人失业,为此他进行巨额贷款,开展各种事业,扩军备战,战前可说达到了充分就业。纳粹深刻理解大抓民生的意义,首创性地提出休假,休息日增加了一倍,并发展大众旅游。希特勒甚至提出“全民汽车化”,于是“大众汽车”应运而生。面对世界市场和气候的不确定性,纳粹采取了许多保护农民的措施。纳粹还制定了养老金计划,“让年老和贫穷不再是同义语”。纳粹追求德国人民内部的平等,提倡平民主义,反对精英主义,没有发扬普鲁士贵族臣民那种等级制度。较之魏玛共和国时代,对垂直型的决策模式有所限制,并朝着横向型现代决策模式迈步。对外退出国联,进军莱茵兰,1938年吞并奥地利,都受到欢迎。当希特勒在维也纳英雄广场上高声宣称:“我们先人九十年前为之奋斗和流血的事业,而今终于完成了!”整个民族都为之欢呼雀跃。在战胜了法国之后,希特勒的威望可说达到了顶峰,纳粹政权也为大多数德国人所认可,所有历史学家对此没有任何异议。从剧中看得出,威廉的父亲为这个国家感到骄傲,他无条件地支持这场战争,并要两个儿子“做些令这个家庭感到光荣的事情”。维克多的父亲在纳粹对犹太人的绳索不断收紧之时,还在盲目相信这个国家。影片避开了第三帝国初期的“辉煌”,使人觉得东线的战争缺少了动因,纳粹十二年的帝国历史也不再是个有机的整体。
五个青年人的父辈都是普通人家,不问政治,只想把日子过好,没有大野心,但他们都认同帝国,都爱国,对战争持支持的态度。他们也都正直,在一定的条件下都会调整自己的态度。这些人才是“我们的父辈”。影片中所出现的党卫军军官却是另类人。他们酗酒、施虐、怙恶不悛,是以折磨人、杀人为乐的家伙。这使我想起阿道夫·埃希曼。他是集中营的总管,在他手下丧生的犹太人有数百万,相当于汉堡市的人口。在第三帝国行将崩溃之际,他说他将笑着跳进坟墓,因为他欠着数百万人的性命,而这将使他心满意足。战争结束后,他曾从美国拘留营中逃出。然而天网恢恢,1960年以色列特工将其抓获,押回耶路撒冷,交付法庭审判,这次审判举世瞩目,对埃希曼之流的党卫军官也只能严惩不贷。
五个青年思想行动不断变化,影片动态地描述了他们。可党卫军官的形象却处于静态,在其他作品中也是这种形象,似乎一出场就定了型。他们不能成为父辈吗?难道他们断子绝孙了吗?影片对他们的处理有些概念化。老纳粹逐渐消亡,可他们后继有人,君不见“江东子弟今犹在”,那些光头纳粹,高唱着“霍斯特·韦塞尔(原为街头混混,后被纳粹树立为青年英雄)之歌”,招摇过市。2011年曾爆出茨维考恐怖团伙的惊天大案。为首的是三十六岁的新纳粹女头领碧阿特,他们杀人越货,身负十多宗命案,还成立了纳粹地下组织。新纳粹不仅在德国猖獗,在整个欧洲也游荡着他们的幽灵。一向被视为安全宁静的挪威,前年发生枪击爆炸案,导致七十七人死亡,凶手是新纳粹分子布雷维克;在法国有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勒庞家族;在意大利,“总是有理”的墨索里尼阴魂不散;在奥地利有耶尔格·海德尔;在英国和俄罗斯,新纳粹也是呼朋引类,兴风作浪。
德国战后不讳疾、不护短,一直在进行清算过去、了断过去、战胜过去、克服过去的持久战,对纳粹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来了个兜底翻。清理在不断延伸,甚至波及了个别艺术家。《我们的父辈》是用新的视角反思那次战争,虽有些微瑕疵,但不失为“持久战”的一部分。德国多的是明智之士、有识之士,他们会将“去纳粹化”进行到底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联邦德国就出现了一个口号:“Vergangenheitsbewltigung(清算过去)。”所谓过去是指纳粹过去,所谓“Bewltigung”也有“克服”“战胜”“了断”“解决”之意。德国投降四十周年之际,时任联邦德国总统的威茨泽克发表演讲说,“过去在事后是无法改变的,也没办法不让它发生。但是面对过去要是闭上眼睛,那他面对当下也会成了盲人。”应该说这是一部让人睁开眼睛看过去的电视剧。故事简介如下:
柏林,1941年夏天,五个青年朋友聚会:威廉、他的弟弟弗里德海尔姆、莎罗特、维克多和格蕾塔。聚会是为了告别,相约半年后回柏林共庆圣诞节。威廉兄弟二人被调往东线,希特勒实施“巴巴罗莎”计划突袭苏联,他们就去参加这次的闪电战。莎罗特随军前往,充当战地护士。起初德军势如破竹,一直打到莫斯科城下。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没有冬装的德军经受不住苏军的反攻,一步步后退,转而发动库尔斯克战役。在乌克兰的一个农村,一位安全局的党卫军军官不听威廉和弗里德海尔姆的劝阻,拔枪将一个十四岁的犹太女孩射杀,女孩的鲜血溅了杀人军官一脸。在野战医院工作的莎罗特曾把一名犹太女医生拉来帮忙,从而使她躲过一劫。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火线党卫军官搜寻犹太女医生时,她又举报了这位女医生,莎罗特为此纠结愧疚良久。格蕾塔能歌善舞,生性有些风流,和党卫军中队长多恩有暧昧关系,可她真正爱的是犹太人维克多。自1938年11月9日(对犹太人进行打砸抢)的“水晶之夜”之后,维克多一家日子日益艰困,要离开德国几乎不可能。格蕾塔利用和多恩的关系为维克多弄到护照等必要的证件,可是还没有走出柏林,维克多就被捕了:是多恩出卖了他,证件也是假的。战争的现实与纳粹所宣传的情况严重不符,威廉开始怀疑战争的意义,他后来成了“逃兵”。战争后期,为了防止出现逃兵,党卫军首领希姆莱下令:一个士兵在远离炮火处碰到另外一个士兵,便可就地处决。这样每一个德国人便成了另一个德国人的潜在法庭。战时德国还有一种“英雄之爪”的组织,碰到散兵游勇便可加以捉拿,将所谓的“逃兵”扔进粪池里。德国投降后,五个青年中活着的三个按照约定回到四年前聚会的地方,但已物是人非。弗里德海尔姆抛尸战场,最终没能回来;格蕾塔因散布“战争失败论”、“恶毒攻击元首”而被处以绞刑。维克多的家已被“纯种雅利安人”抢占,而那位作恶多端的党卫军中队长多恩却端坐办公室协助当局进行战后居民登记工作。劫后余生的三人相顾茫然,不知前路究竟在何方。
可以看出,该剧不美化、不隐瞒地反映了或者说努力反映了当时的真实。比如说影片中的维克多,他是一位善良、敏锐的犹太青年,可他被出卖、被迫害,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活得像一个天生的罪犯。他的裁缝父亲认定“德国人按法律办事,尊重法律,不会有事的”,可他沉痛地回答说:“我们早已不是德国人了。”早在1936年希特勒就颁布了《纽伦堡种族法》,剥夺了犹太人的公民权和选举权,这是将德国种族问题推向“最终解决”的法律步骤,历史学家称其为“欧洲有史以来最血腥的法律工具”。划分犹太人的标准并非来自人种学和遗传学,这样太繁杂,会引起太多的争议,而是以祖孙三代登记在案的宗教信仰为标准。这样就出现了完全犹太人、半个犹太人、四分之一个犹太人的概念。哪些人的婚姻是混合婚姻或特许混合婚姻,也都有明确的规定。之所以把犹太人当作敌人加以迫害,原因多多。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为了将族民或者人民团结在一起,为此需要一个敌人。“大敌当前,最好动员”,反犹成了团结德意志人民的黏合剂,而且也很快转化为经济资源。打砸抢,挂牌游街,抢占房屋,便是见怪不怪;在影片中有这样的场面:俄罗斯的一片沼泽地带,完全被鲜血浸透,那是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国防军枪杀的结果;将一车车犹太人“转移住处”,实际上是隆隆开往集中营,然后用最先进的工业办法灭绝他们。
流行歌手格蕾塔因跳摇摆舞而遭受训诫问责。摇摆舞传自美国,是黑人舞蹈,“美国是敌国,黑人是劣等民族”,斥其“敌我不分,立场不稳”,她当无话可说;她从前线慰问演出归来,因说出真实情况而被扣上“散布悲观论调,瓦解军心”、“攻击元首”的帽子,最后竟被逮捕,在德国投降前夕被送上绞刑架。这种细节真实的背后,透露出纳粹对宣传、对意识形态、对娱乐民众的重视,以及纳粹统治的凶残。宣传部长戈培尔曾将进步作家利奥·福伊希特万格(1884-1958)的长篇历史小说《犹太人徐斯》改编为电影,经过他一番偷梁换柱、移花接木、肆意歪曲、颠倒黑白的“革命的改造”,《犹太人徐斯》成了一部万分恶毒的反犹电影。1940年首映,盛况空前。利用电影反犹,始作俑者应为戈培尔。他在日记中得意洋洋地写道:“成功,无与伦比的成功!”他还开展了“向前方将士寄书”的活动,所寄图书大多是“血与土”的文学,以民族主义精神来鼓舞前方将士。在国内,纳粹将打击的矛头指向现代派文艺,表现主义文学艺术即被贴上颓废文艺的标签。1937年在慕尼黑举办了颓废艺术展,亦即黑画展。被戴上“黑画”帽子的画作越来越多,不过“黑画”并没有“纸船明烛照天烧”,而是被卖到国外,赚取了大量的外汇。戈培尔除了“教化和宣传”,还承担着娱乐民众的任务。他在提供政治性电影的同时,还提供了不少娱乐片、歌舞片,乃至类似小品的闹剧。目的是要人们保持快乐的情绪,在艰辛劳动抑或拼杀之余也能间或发出笑声。于是格蕾塔被派往前线,给那些绝望的军人演唱,但他们似乎并没有发出笑声。而制造笑声的她也是阴沉着脸走向绞刑架的。
在剧中,我们见识到顺手拿起手枪射杀十四岁犹太女孩的党卫军军官,还有那个党卫军中队长多恩。党卫军属于纳粹党,成立于1925年,初为希特勒的私人卫队,身着黑色制服,特别宣誓效忠希氏本人。希特勒任命希姆莱为党卫军的队长,在这个外表谦恭、内心阴毒、行动怪异的家伙领导下,党卫军迅速膨胀,1933年已经扩展到五万人;1934年在清除以罗姆为首的冲锋队的行动中,党卫军发挥了关键作用。希姆莱要将党卫军打造成一个由种族纯洁、忠心耿耿、身强力壮的“精英”所组成的党上之党、党上之军。加入党卫军审查异常严格,除政审外,种族出身要追溯至1750年,非纯种的雅利安人,休想迈进党卫军的大门。党卫军是纳粹迫害屠杀犹太人和其他“劣等民族”最重要、最忠实、最有效率、最为残暴的工具。1939年战争一爆发,党卫军也上了前线,这些人被称为火线党卫军。其人数1940年达十万,1944年则有四十万人之多。在前线他们一方面镇压被占领国人民的反抗,“最终解决”犹太人,另一方面还监视国防军。国防军打仗杀人,一般认为他们遵守国际公约。其实不然。影片暴露出,他们也枪杀俘虏,甚至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国防军和党卫军既有矛盾也有合作,而合作是主要方面。几年前德国曾举办“国防军罪行展览”,被认为是一片“净土”的国防军也是罪行累累,有明确无误的图片为证。后来发生了不少的闹场砸场事件,展览会随之关门大吉。
这部电视剧所出现的场面和细节都有深刻的背景,都是有根有据,说它是纪实电视剧也不为过。但是依愚之浅见,还是有疏漏。“希特勒”、“纳粹”、“第三帝国”等词语初期并非闻之令人丧胆、令人厌恶,相反,纳粹的独裁还受到大部分德国人的欢迎。没有这一段的纪实,五个青年(除维克多外)聚会时所充溢着的那种欢乐的情绪、昂扬的斗志、对半年后重新聚会的坚定信念就会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了底气。“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罄竹难书”都无法描述德国纳粹的反人类罪行于万一,然而纳粹是败于盟军,堡垒并非从内部攻破。德国国内虽有零碎的反抗,比如慕尼黑大学绍尔兄妹的“白玫瑰”组织、共产党人的“红色乐队”的地下组织、以施陶芬贝格为代表的贵族军官的刺杀行动,都没成气候。在第三帝国的初期,德国民众的生活颇过得去,民族社会主义(纳粹)的吸引力与其滔天罪行之间有着共生的关系,纳粹的专政被称为“受欢迎的专政”。
纳粹的理论基础是种族主义,他们不搞阶级斗争,却讲民族或者说种族斗争。日耳曼民族或者说德意志民族是优等民族,而其他民族,特别是犹太民族是劣等民族。希特勒曾对国内德意志民族的族民保证说,大家都是一个民族共同体,族民平等,机会均等。希特勒号召“要建立一个福利国家,它应为所有国家的样板。在这个国家里,所有的社会藩篱都要一一拆除”。希特勒上台后颁布的第一批法律就是确保债务人的权利而限制债权人的权利,目的是“遏制人民的贫困化”;后来更是废除了成千上万的债务。希氏有言:“如果它最贫困的人民是它最忠实的人民,那德国就是最为强大的国家。”纳粹头目反对官僚作风,声称要贴近人民大众,要求公务员“既要不辞劳苦,又要不怕牺牲自我利益,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福利与公正”。希特勒上台时有六百万人失业,为此他进行巨额贷款,开展各种事业,扩军备战,战前可说达到了充分就业。纳粹深刻理解大抓民生的意义,首创性地提出休假,休息日增加了一倍,并发展大众旅游。希特勒甚至提出“全民汽车化”,于是“大众汽车”应运而生。面对世界市场和气候的不确定性,纳粹采取了许多保护农民的措施。纳粹还制定了养老金计划,“让年老和贫穷不再是同义语”。纳粹追求德国人民内部的平等,提倡平民主义,反对精英主义,没有发扬普鲁士贵族臣民那种等级制度。较之魏玛共和国时代,对垂直型的决策模式有所限制,并朝着横向型现代决策模式迈步。对外退出国联,进军莱茵兰,1938年吞并奥地利,都受到欢迎。当希特勒在维也纳英雄广场上高声宣称:“我们先人九十年前为之奋斗和流血的事业,而今终于完成了!”整个民族都为之欢呼雀跃。在战胜了法国之后,希特勒的威望可说达到了顶峰,纳粹政权也为大多数德国人所认可,所有历史学家对此没有任何异议。从剧中看得出,威廉的父亲为这个国家感到骄傲,他无条件地支持这场战争,并要两个儿子“做些令这个家庭感到光荣的事情”。维克多的父亲在纳粹对犹太人的绳索不断收紧之时,还在盲目相信这个国家。影片避开了第三帝国初期的“辉煌”,使人觉得东线的战争缺少了动因,纳粹十二年的帝国历史也不再是个有机的整体。
五个青年人的父辈都是普通人家,不问政治,只想把日子过好,没有大野心,但他们都认同帝国,都爱国,对战争持支持的态度。他们也都正直,在一定的条件下都会调整自己的态度。这些人才是“我们的父辈”。影片中所出现的党卫军军官却是另类人。他们酗酒、施虐、怙恶不悛,是以折磨人、杀人为乐的家伙。这使我想起阿道夫·埃希曼。他是集中营的总管,在他手下丧生的犹太人有数百万,相当于汉堡市的人口。在第三帝国行将崩溃之际,他说他将笑着跳进坟墓,因为他欠着数百万人的性命,而这将使他心满意足。战争结束后,他曾从美国拘留营中逃出。然而天网恢恢,1960年以色列特工将其抓获,押回耶路撒冷,交付法庭审判,这次审判举世瞩目,对埃希曼之流的党卫军官也只能严惩不贷。
五个青年思想行动不断变化,影片动态地描述了他们。可党卫军官的形象却处于静态,在其他作品中也是这种形象,似乎一出场就定了型。他们不能成为父辈吗?难道他们断子绝孙了吗?影片对他们的处理有些概念化。老纳粹逐渐消亡,可他们后继有人,君不见“江东子弟今犹在”,那些光头纳粹,高唱着“霍斯特·韦塞尔(原为街头混混,后被纳粹树立为青年英雄)之歌”,招摇过市。2011年曾爆出茨维考恐怖团伙的惊天大案。为首的是三十六岁的新纳粹女头领碧阿特,他们杀人越货,身负十多宗命案,还成立了纳粹地下组织。新纳粹不仅在德国猖獗,在整个欧洲也游荡着他们的幽灵。一向被视为安全宁静的挪威,前年发生枪击爆炸案,导致七十七人死亡,凶手是新纳粹分子布雷维克;在法国有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勒庞家族;在意大利,“总是有理”的墨索里尼阴魂不散;在奥地利有耶尔格·海德尔;在英国和俄罗斯,新纳粹也是呼朋引类,兴风作浪。
德国战后不讳疾、不护短,一直在进行清算过去、了断过去、战胜过去、克服过去的持久战,对纳粹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来了个兜底翻。清理在不断延伸,甚至波及了个别艺术家。《我们的父辈》是用新的视角反思那次战争,虽有些微瑕疵,但不失为“持久战”的一部分。德国多的是明智之士、有识之士,他们会将“去纳粹化”进行到底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