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誰殺了古典音樂」書序
文/楊忠衡
九○年代,台灣古典樂壇終於走出士紳、校園的小圈圈,在社會風行了一陣子。政府、企業、媒體、唱片業合力造勢下,屢屢出現數萬人在廣場爭睹古典巨星丰采的場景,台北街頭也常見馬友友、阿格麗希等巨星身影和豪華名車廣告一同出現。正當台灣興緻勃勃地學習國際音樂時尚時,卻傳來古典音樂被謀殺的消息。
■推手變殺手
這則驚世駭俗的宣告出自「誰謀殺了古典音樂」一書,作者是英國知名樂評人諾曼.勒布萊希特(Norman Lebrecht)。而他所舉發的凶手,正是這些創造榮景假象的企業、古典明星、唱片界和經紀人。
音樂推手怎麼會變成殺手?作者綜觀二、三百年古典音樂來龍去脈,深入瞭解古典音樂世界每個隱密角落。他掌握豐富的資料,鉅細靡遺地觀察分析,最後將前因後果交待得一清二楚。看過本書,您將驚嘆世上不會有第二人具有他這種超能力。
■樂評界的奇葩
勒布萊希特是當今樂評界的奇葩,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m)和「星期時報」(Sunday Times)專欄作家,具有超強的活動力、記憶力、英國人特有的機靈與幾近刻薄的幽默。他對台前幕後無所不知,追蹤消息頗有小報傳媒「狗仔隊」的奮戰精神。文筆雋永生動,化陳腐為神奇。時如李敖文風,用字葷素不拘,不避旁門左道,資料旁徵博引,得理處不饒人。他的其他著作如「大師的迷思」(The Maestro Myth)、「柯芬園秘辛」(Covent Garden The Untold Story)…都是幕後揭密的另類音樂書籍。
本書堪稱作者竭多年閱歷而成的心血之作,全書超過三十五萬字。內容涵蓋人物、表演、經紀、唱片、版權、企業、政府,每個章節都份量驚人,等於一口氣買了幾本大書…姑不論作者個人臧否,光大量歷史紀錄,就有難以估量的參考價值。筆者曾任報社記者和雜誌編輯,深知資訊取得的難度,看他這種密探般無孔不入的靈通耳目,仍不禁脫帽致敬。
■誰殺了古典音樂?
那麼究竟誰殺了古典音樂呢?原書英國版標題是「音樂末日」(When the Music Stops),比較貼近作者「音樂界腐敗,造成音樂衰亡」的本意。美國版書名改為「誰殺了古典音樂」,未免有灑狗血之嫌(這種市場導向手法,不也是作者撻伐的嗎?),造成外力壓迫的誤導印象。
作者的中心論調,認為音樂經紀人缺德、唱片業唯利是圖,音樂家名利薰心,聯手把古典音樂搞成金錢遊戲。不但扭曲過去純樸真誠的欣賞環境、破壞音樂自給自足的健康生態,也因音樂品質淪喪而流失人口。為了証明其觀點,勒布萊希特不厭其詳地舉事實為証。第一章「性、謊言、影音光碟」描述古典音樂蕭條慘狀,第二章則加深哀鴻遍野的印象。第三到第六章是一部從歐洲到美國的音樂舞台風雲史。第七到第十三章則分門別類細表各領域音樂工作者的劣行惡跡。值得注意的,第十四章長篇敘述日本新力集團介入音樂事業的經過,這是古典音樂史中唯一的強大外力。
最後一章中,勒布萊希特如致祭般哀悼曾風光一時的音樂工作者,他說「過去的期待與興奮如今安在?…答案是消失在同質化、流行化的潮流中,為迎合大眾口味而淪為庸俗化的古典可樂。」文末他短短地寫出一些光明面,褒揚少數獨立唱片廠和音樂活動,並宣稱「在一切跡象均指向古典音樂毀滅時,只有追循萬寶路音樂節、米開利(芬蘭小鎮音樂節)、和海培瑞恩(Hyperion,英國獨立唱片)等有心人士一步步踏出的樸實腳印,我們才有機會見到世紀末音樂之路的盡頭,隱隱透出一線曙光。」
■五重個性
除了題材特別,勒布萊希特撰寫體裁也獨樹一格,兼具以下個性:
一、「教父 」
很難想像一本古典音樂的書可以寫得這麼麻辣,一如電影「教父」。每個角色都勾心鬥角,無人不虛偽。在絕大多數愛樂者心目中,古典音樂如同故宮裡的翠玉白菜、羅浮宮裡微笑的蒙娜麗莎,是無瑕的存在,不該與任何權謀、醜聞扯上關係。但這本書則滿載最勁爆的樂壇黑幕,把熟悉的音樂名詞,與金錢、權力、政治和性醜聞貫串一氣。
在這部舉目驚悚的社會寫實電影中,角色絕非暗處的黑道大哥,而是舞台上的熠熠紅星。福特萬格勒、卡拉揚、海費茲、霍洛維茲、伯恩斯坦、小澤征爾、史坦、馬友友…全都粉墨登場、無一「倖免」。看這些大明星如何為分一杯羹彼此勾心鬥角;為圖晉身如何奴顏承歡,讓人慨嘆世上沒有挖不出醜聞的藝人。勒布萊希特斗膽直言,不怕法院傳票,相信其中必有足夠份量足以支持。
當然,也有些要角是過去樂迷不熟悉的經紀巨人,如Wilford, Judson…等。讀者將恍然大悟,叱吒風雲的諸多大師,不過是經紀人幕後操控的傀儡。一派瀟灑,不過是按幕後教父的劇本演戲。請看Wilford的狂言:「阿巴多是紐約愛樂的助理指揮;那時沒人知道他。我遇見慕提時,他只是佛羅倫斯的一個年輕人。小澤征爾曾是為想得到簽證到紐約來的小男孩。普烈文是個爵士鋼琴手,一生只指揮過一場音樂會,是我告訴他應該成為一個指揮家…」對古典樂界愈熟悉的讀者,愈能體會箇中真味。「教父」是一部演不完的電影,仇殺後復有仇殺。讀本書感覺相同,鬥爭波濤起伏卻不斷舊戲重演,且日趨慘烈。
二、水滸傳
勒布萊希特文章的架構鬆散中見條理,既連貫又即興,一如「水滸傳」。一幫匪徒,本都有忠肝義膽,之所以犯下不堪回首的惡行,全是情非得已、逼上梁山。也許故事支線太多,勒布萊希特也樂得信手捻來,滔滔不絕。宋江遇上吳用,魯智深撞到武松,全書由許多各自獨立、卻又盤根錯結的段落組成。其中有個人傳記、公司況革和稗官野史。樂界各山頭轟轟烈烈聚義,時而結盟、時而廝殺,最後卻懸在半空收場。
三、世說新語
名流也有短路脫線之時,勒布萊希特有捕捉爆笑歷史片斷的長才。靈活的曲筆,特別能讓笑話發揮嗆人特效。例如記錄杜魯門總統寫給華盛頓郵報樂評休姆(Paul Hume)的信:「這位全球最強國家的元首這樣寫著:『休姆先生,我剛剛看完你對瑪格麗特(杜魯門之女)演唱會的評論…我希望有一天會跟你見面,到時候只怕你需要一個新的鼻子,一大堆用來敷黑眼圈的生牛排,也許頭部以下還會用到支架!杜魯門筆。』」
又如他生動記載卡拉揚生前最後晚餐的情形,當時他與新力總裁小聚,卡拉揚豪爽的交待僕人「今天即使是中國皇帝也不能來掃我們的興。」辭退他的私人醫生,在酒酣耳熱之際,心臟病發辭世。
四、金瓶梅
雖然「金瓶梅」作者自稱用意是藉風月之事匡正世風,然而描寫起風月,也老實不客氣露骨到底。勒布萊希特也有這等狂氣,如此描寫某紐約知名指揮「有一天晚上,一個女孩走過正坐在躺椅上的『傑克』﹝假名﹞身邊。傑克把女孩叫過來,一言不發,就慢慢地伸手把她的內褲脫掉,向上撫摸她的大腿至胯部。…他就是擁有這樣的權力。…另一個晚上,這名指揮家命令寫信給我的年輕人脫光衣服,一起自慰。這個男孩當時才十七歲,還是個處男…二十年後他仍為此事感到痛苦…」
被曝光的人很多,包括一直很受尊敬的「唱片製作人之父」華爾特.李格。勒布萊希特這麼描寫:「五短身材,煙不離手,…李格在公司一點也不得人緣。辦公室裏,他永遠都在調戲祕書小姐,他的屬下有一次發現他『褲子拉鏈大開地站在祕書身旁』。」
五、戰爭與和平
藉著長篇故事、錯綜複雜的人物,托爾斯泰表面上寫一部歷史小說,骨子裡抒發他對歷史事件的省思以及其人道主義思想;這就是《戰爭與和平》。所有出現在勒布萊希特書中的人物,同樣也默默擔負一個任務,反映勒布萊希特重古薄今、泛道德主義的觀念。
勒布萊希特顯然輕鄙資本社會的虛偽,卻也不認同社會主義的缺乏自由。他希望藉批駁眼前的人與事,烘托心中純真的音樂樂土。遺憾的是,他太忙著表達自己的不以為然,卻無力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替代方案。尤其把古典音樂沒落原因上綱到人性沈淪時,就再也無法從實務面去尋求解決之道。個人認為這種歸結問題的態度,是欠負責任和建設意義的,到頭來只為自己贏來「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清高身段而已。
■遠見與謬見
如同媒體文閥一般,這種文風易造成「資訊強權」的霸氣,結果常是掌握資訊的人說了算。作家一枝筆,就算不虛構造假,藉著刻意選題和用語,同樣可以塑造偏頗的言論效果(好比「得到長期補助」和「搞來一張長期飯票」文意相同,觀感卻差很多)。勒布萊希特的言論如此篤定,主見未堅的讀者很可能被灌輸一個群獸相食的叢林印象。在此我想提醒讀者,資料是一回事,思考理路是另一回事;勒布萊希特的書再有價值,其欠嚴謹的推論終有危險的一面。如果盡信其言,施救不當,古典音樂恐怕要加速一命嗚呼。在此提出筆者正反兩回的看法,供有心讀者參考。
■精闢的表象分析
就同意的部份而言,筆者完全認同作者對事物表象因果的觀察與分析,例如某公司是由何人決策,其個性及偏好如何?因何而促成某事?造成何種效應?這些都得依具體實証來探討,也因此他的論斷比一般人來得鏗鏘有力。例如他指出「卡拉揚破壞音樂界原本的經濟生態平衡。藝術家的報酬不再得自他具有的票房實力,而是被勢力超強的指揮家所決定。…卡拉揚手下的女高音里琪雅蕾麗(Katia Ricciarelli),一個晚上可以賺到卡拉絲六個月才能賺到的酬金。…卡拉揚去世前,流風所及已使德國一個平庸之才,指揮音樂會都動輒索價一萬馬克,使管弦樂團幾乎為之窒息。」這樣的批判,圈外人哪裡舉得出來?
又如這段話:「在二十世紀尾聲的時刻,無可避免地音樂總監時代顯然已到盡頭。洲際間便利的旅行、大師的貪欲、全球一對一人際關係的衰退,都造成主要樂團的首席指揮一年待在樂團的時間少於四個月。…音樂總監鮮少待在他的職務上或坐鎮主持。他的領導只是偶爾出現,他間些的介入只讓人覺得斷斷續續,一點也不具啟發性。他因為讓自己顯赫的名字出現在公司的抬頭上,就可以收到大筆的薪水。然而許多職員卻不知道他到底是來幹嘛的。」像這樣的警語,可說如刀似劍地砍進人們的心裡,如能被相關人員參酌,可以避走一些冤枉路,這真是本書的一大功德。
■值得商榷的四大疑點
不同意的部份,則有以下幾點。
一、私德和藝術沒有必然關係
某方面來看,勒布萊希特像是道德家化身,開宗明義第一章就認為音樂界是被「性、謊言、商業」所摧毀。其實這是個扭曲的見解,難道在作者推崇的貝多芬、華格納時期,就沒有這些世俗人性嗎?勒布萊希特批判的卑劣人性(大部份依作者自己標準),絕非近年音樂界的特產,而是數千年來與人類社會如影隨形的「通性」,拿這種通性來解釋二十世紀音樂衰亡是說不通的。細數歷來音樂人士,風流成性、自私自利、偏執自我、特立獨行…之輩大有人在,怎不見音樂敗亡?
又如作者把某支持俄國侵入車臣者當成罪大惡極,這已超出應有的本分;樂評家絕不能把自己膨脹成上帝。如果樂評家可以判定車臣問題的對錯,那麼他也該有本事解決北愛爾蘭獨立問題、兩韓問題、西藏問題、入侵伊拉克問題、美國與中共問題…。個人覺得由音樂家政治立場或其他私行,判斷他是天使還是妖魔,和帽子橫行的恐怖時期何異?
二、時代變遷,非因人性
二十世紀資本主義大獲全勝,這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實。資本社會有其結構和運行模式,以商業行為創造利潤,是基本的遊戲規則。音樂界是這個大社會的小枝節,自不可能自外於大系統。許多事件的產生是社會大環境的自然規律,例如企業為形象而贊助藝術活動,不是出自某些人的險惡居心。如果這也被視為罪惡,但麼全世界的人都已活在地獄。
作者忠實描述了在唱片市場和表演經紀人炒作之下,表演者的價碼如何被不合理的拉抬,造成生態扭曲。但別忘了若沒有唱片事業無遠弗屆的傳播力,古典音樂在二十世紀初早就該亡了,沒有樂團和明星可以活到現代。換句話說,音樂事業已盡力延長擴大了古典音樂的壽命,直到連他們也無能為力。作者單以修道院的誇大道德標準來衡量音樂界,自然會得到一個誇大的罪惡結論。如果他真的對這種社會結構不滿,他應該去搞社會改革,而不是苛責音樂界。
三、古典音樂是時代產物
從宗教觀點,教主誕生是永恆而唯一的事件,往後人們只能在紀元上逐年加一,不能期待每年冒出一位新救世主。如果貝多芬是音樂的唯一救主,那麼作者的憂慮是可以成立的,他警告說:「古典音樂陷於危機之中…目前它在中產階級生活裡所佔有的比重,是貝多芬逝世以來最小的…」然而音樂不過是歷史長河中不斷新生的東西,任何藝術都有其產生的時空背景,我不明白貝多芬在現代生活的濃度減低,算是什麼危機?如果任何有價值的文學、藝術,都必需自古到今保持一樣的濃度,那麼現代人該憂慮的事兒可太多了。
讀者不妨自問,我們(尤其是東方人)有沒有必要把生活中西方歌劇、交響曲的比重,維持在貝多芬去世當天的程度?這種為遺蹟而活的人生有何意義?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這本書羅列的諸多疑慮,豈不是多此一舉?
四、死亡的是古典音樂事業,不是古典音樂
最後,作者最根本的謬誤,是誤把「古典音樂事業」的滅亡,等同於「古典音樂」的滅亡。企業發展本是優勝劣敗的鬥爭,但文化則是永恆的,未必因事業榮景不再而滅絕。好比「中國詩詞」、「英國戲劇」、「希臘哲學」…早非營利品,但誰能否認這些東西永遠有深厚影響力呢?自由社會讓市場決定事業的存廢,唱片是時尚、舞台表演也是時尚,其命脈隨社會結構而變,它們的存滅一丁點都不會動搖音樂的本質。當唱片市場有朝一日被寬頻網路完全取代的時候,古典音樂亡了嗎?不會,它將以新姿態永世流傳。
另一方面,三百年音樂傳統已深植歐洲音樂底蘊,化為多采多姿的新貌。從巴赫以降,每個音樂家都極力探索新天地,為什麼到這一代反而瞻前顧後,只害怕盛景不再呢?古典音樂已經萬歲不朽,古典事業該任它自然生滅。時代巨輪永不休止,有生即有滅,一如成住壞空四相、無始無終,感時傷懷不過是對自我缺乏信心罷了。與其擔心挽不回西落的夕陽,何不抬頭挺胸迎朝陽而起呢?
■新保守主義
勒布萊希特最後歌頌Hyperion、Chandos等獨立廠牌,並宣稱從他們身上看到古典音樂的新曙光。然而寄望這些螞蟻廠牌負起挽救古典音樂命脈的重責大任,是否太浪漫了?突然冒出這段溫馨結語,就像講遍黑街幫派火拼故事的老江湖,突然從童子軍的路不拾遺看到社會光明前景一樣。若不是突然犯了天真病,就是勉強自圓其說。
作者語多活潑,似是時代尖端的先知,實則是保守主義的代言人。在他眼中,古典音樂是神聖經典,不容許被淘汰。從事古典音樂的人,則應像神職人員一樣高潔,全心奉獻不得踰矩。有心讀者可能會從中印証「以為天要塌了,其實是自己站歪了」的名言。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既珍貴又複雜的書。混雜許多精準、第一手的觀察,和許多值得商榷的推論。奉勸讀友不要以偷窺隱私的心情,專挑辛辣地方過癮,也不必以一顆純潔的心,全盤接受作者過度直觀的道德情懷。古典音樂在台灣,淵源不比歐美和日本,正在接觸觀摩的階段。與其盲目跟隨模仿,不如透過這本書對現實面多幾分瞭解,刺激出一些思考,不要太浪漫和一廂情願。就這個功能而言,這本書絕對值得所有音樂工作者和愛好者讀上一讀。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文/楊忠衡
九○年代,台灣古典樂壇終於走出士紳、校園的小圈圈,在社會風行了一陣子。政府、企業、媒體、唱片業合力造勢下,屢屢出現數萬人在廣場爭睹古典巨星丰采的場景,台北街頭也常見馬友友、阿格麗希等巨星身影和豪華名車廣告一同出現。正當台灣興緻勃勃地學習國際音樂時尚時,卻傳來古典音樂被謀殺的消息。
■推手變殺手
這則驚世駭俗的宣告出自「誰謀殺了古典音樂」一書,作者是英國知名樂評人諾曼.勒布萊希特(Norman Lebrecht)。而他所舉發的凶手,正是這些創造榮景假象的企業、古典明星、唱片界和經紀人。
音樂推手怎麼會變成殺手?作者綜觀二、三百年古典音樂來龍去脈,深入瞭解古典音樂世界每個隱密角落。他掌握豐富的資料,鉅細靡遺地觀察分析,最後將前因後果交待得一清二楚。看過本書,您將驚嘆世上不會有第二人具有他這種超能力。
■樂評界的奇葩
勒布萊希特是當今樂評界的奇葩,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m)和「星期時報」(Sunday Times)專欄作家,具有超強的活動力、記憶力、英國人特有的機靈與幾近刻薄的幽默。他對台前幕後無所不知,追蹤消息頗有小報傳媒「狗仔隊」的奮戰精神。文筆雋永生動,化陳腐為神奇。時如李敖文風,用字葷素不拘,不避旁門左道,資料旁徵博引,得理處不饒人。他的其他著作如「大師的迷思」(The Maestro Myth)、「柯芬園秘辛」(Covent Garden The Untold Story)…都是幕後揭密的另類音樂書籍。
本書堪稱作者竭多年閱歷而成的心血之作,全書超過三十五萬字。內容涵蓋人物、表演、經紀、唱片、版權、企業、政府,每個章節都份量驚人,等於一口氣買了幾本大書…姑不論作者個人臧否,光大量歷史紀錄,就有難以估量的參考價值。筆者曾任報社記者和雜誌編輯,深知資訊取得的難度,看他這種密探般無孔不入的靈通耳目,仍不禁脫帽致敬。
■誰殺了古典音樂?
那麼究竟誰殺了古典音樂呢?原書英國版標題是「音樂末日」(When the Music Stops),比較貼近作者「音樂界腐敗,造成音樂衰亡」的本意。美國版書名改為「誰殺了古典音樂」,未免有灑狗血之嫌(這種市場導向手法,不也是作者撻伐的嗎?),造成外力壓迫的誤導印象。
作者的中心論調,認為音樂經紀人缺德、唱片業唯利是圖,音樂家名利薰心,聯手把古典音樂搞成金錢遊戲。不但扭曲過去純樸真誠的欣賞環境、破壞音樂自給自足的健康生態,也因音樂品質淪喪而流失人口。為了証明其觀點,勒布萊希特不厭其詳地舉事實為証。第一章「性、謊言、影音光碟」描述古典音樂蕭條慘狀,第二章則加深哀鴻遍野的印象。第三到第六章是一部從歐洲到美國的音樂舞台風雲史。第七到第十三章則分門別類細表各領域音樂工作者的劣行惡跡。值得注意的,第十四章長篇敘述日本新力集團介入音樂事業的經過,這是古典音樂史中唯一的強大外力。
最後一章中,勒布萊希特如致祭般哀悼曾風光一時的音樂工作者,他說「過去的期待與興奮如今安在?…答案是消失在同質化、流行化的潮流中,為迎合大眾口味而淪為庸俗化的古典可樂。」文末他短短地寫出一些光明面,褒揚少數獨立唱片廠和音樂活動,並宣稱「在一切跡象均指向古典音樂毀滅時,只有追循萬寶路音樂節、米開利(芬蘭小鎮音樂節)、和海培瑞恩(Hyperion,英國獨立唱片)等有心人士一步步踏出的樸實腳印,我們才有機會見到世紀末音樂之路的盡頭,隱隱透出一線曙光。」
■五重個性
除了題材特別,勒布萊希特撰寫體裁也獨樹一格,兼具以下個性:
一、「教父 」
很難想像一本古典音樂的書可以寫得這麼麻辣,一如電影「教父」。每個角色都勾心鬥角,無人不虛偽。在絕大多數愛樂者心目中,古典音樂如同故宮裡的翠玉白菜、羅浮宮裡微笑的蒙娜麗莎,是無瑕的存在,不該與任何權謀、醜聞扯上關係。但這本書則滿載最勁爆的樂壇黑幕,把熟悉的音樂名詞,與金錢、權力、政治和性醜聞貫串一氣。
在這部舉目驚悚的社會寫實電影中,角色絕非暗處的黑道大哥,而是舞台上的熠熠紅星。福特萬格勒、卡拉揚、海費茲、霍洛維茲、伯恩斯坦、小澤征爾、史坦、馬友友…全都粉墨登場、無一「倖免」。看這些大明星如何為分一杯羹彼此勾心鬥角;為圖晉身如何奴顏承歡,讓人慨嘆世上沒有挖不出醜聞的藝人。勒布萊希特斗膽直言,不怕法院傳票,相信其中必有足夠份量足以支持。
當然,也有些要角是過去樂迷不熟悉的經紀巨人,如Wilford, Judson…等。讀者將恍然大悟,叱吒風雲的諸多大師,不過是經紀人幕後操控的傀儡。一派瀟灑,不過是按幕後教父的劇本演戲。請看Wilford的狂言:「阿巴多是紐約愛樂的助理指揮;那時沒人知道他。我遇見慕提時,他只是佛羅倫斯的一個年輕人。小澤征爾曾是為想得到簽證到紐約來的小男孩。普烈文是個爵士鋼琴手,一生只指揮過一場音樂會,是我告訴他應該成為一個指揮家…」對古典樂界愈熟悉的讀者,愈能體會箇中真味。「教父」是一部演不完的電影,仇殺後復有仇殺。讀本書感覺相同,鬥爭波濤起伏卻不斷舊戲重演,且日趨慘烈。
二、水滸傳
勒布萊希特文章的架構鬆散中見條理,既連貫又即興,一如「水滸傳」。一幫匪徒,本都有忠肝義膽,之所以犯下不堪回首的惡行,全是情非得已、逼上梁山。也許故事支線太多,勒布萊希特也樂得信手捻來,滔滔不絕。宋江遇上吳用,魯智深撞到武松,全書由許多各自獨立、卻又盤根錯結的段落組成。其中有個人傳記、公司況革和稗官野史。樂界各山頭轟轟烈烈聚義,時而結盟、時而廝殺,最後卻懸在半空收場。
三、世說新語
名流也有短路脫線之時,勒布萊希特有捕捉爆笑歷史片斷的長才。靈活的曲筆,特別能讓笑話發揮嗆人特效。例如記錄杜魯門總統寫給華盛頓郵報樂評休姆(Paul Hume)的信:「這位全球最強國家的元首這樣寫著:『休姆先生,我剛剛看完你對瑪格麗特(杜魯門之女)演唱會的評論…我希望有一天會跟你見面,到時候只怕你需要一個新的鼻子,一大堆用來敷黑眼圈的生牛排,也許頭部以下還會用到支架!杜魯門筆。』」
又如他生動記載卡拉揚生前最後晚餐的情形,當時他與新力總裁小聚,卡拉揚豪爽的交待僕人「今天即使是中國皇帝也不能來掃我們的興。」辭退他的私人醫生,在酒酣耳熱之際,心臟病發辭世。
四、金瓶梅
雖然「金瓶梅」作者自稱用意是藉風月之事匡正世風,然而描寫起風月,也老實不客氣露骨到底。勒布萊希特也有這等狂氣,如此描寫某紐約知名指揮「有一天晚上,一個女孩走過正坐在躺椅上的『傑克』﹝假名﹞身邊。傑克把女孩叫過來,一言不發,就慢慢地伸手把她的內褲脫掉,向上撫摸她的大腿至胯部。…他就是擁有這樣的權力。…另一個晚上,這名指揮家命令寫信給我的年輕人脫光衣服,一起自慰。這個男孩當時才十七歲,還是個處男…二十年後他仍為此事感到痛苦…」
被曝光的人很多,包括一直很受尊敬的「唱片製作人之父」華爾特.李格。勒布萊希特這麼描寫:「五短身材,煙不離手,…李格在公司一點也不得人緣。辦公室裏,他永遠都在調戲祕書小姐,他的屬下有一次發現他『褲子拉鏈大開地站在祕書身旁』。」
五、戰爭與和平
藉著長篇故事、錯綜複雜的人物,托爾斯泰表面上寫一部歷史小說,骨子裡抒發他對歷史事件的省思以及其人道主義思想;這就是《戰爭與和平》。所有出現在勒布萊希特書中的人物,同樣也默默擔負一個任務,反映勒布萊希特重古薄今、泛道德主義的觀念。
勒布萊希特顯然輕鄙資本社會的虛偽,卻也不認同社會主義的缺乏自由。他希望藉批駁眼前的人與事,烘托心中純真的音樂樂土。遺憾的是,他太忙著表達自己的不以為然,卻無力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替代方案。尤其把古典音樂沒落原因上綱到人性沈淪時,就再也無法從實務面去尋求解決之道。個人認為這種歸結問題的態度,是欠負責任和建設意義的,到頭來只為自己贏來「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清高身段而已。
■遠見與謬見
如同媒體文閥一般,這種文風易造成「資訊強權」的霸氣,結果常是掌握資訊的人說了算。作家一枝筆,就算不虛構造假,藉著刻意選題和用語,同樣可以塑造偏頗的言論效果(好比「得到長期補助」和「搞來一張長期飯票」文意相同,觀感卻差很多)。勒布萊希特的言論如此篤定,主見未堅的讀者很可能被灌輸一個群獸相食的叢林印象。在此我想提醒讀者,資料是一回事,思考理路是另一回事;勒布萊希特的書再有價值,其欠嚴謹的推論終有危險的一面。如果盡信其言,施救不當,古典音樂恐怕要加速一命嗚呼。在此提出筆者正反兩回的看法,供有心讀者參考。
■精闢的表象分析
就同意的部份而言,筆者完全認同作者對事物表象因果的觀察與分析,例如某公司是由何人決策,其個性及偏好如何?因何而促成某事?造成何種效應?這些都得依具體實証來探討,也因此他的論斷比一般人來得鏗鏘有力。例如他指出「卡拉揚破壞音樂界原本的經濟生態平衡。藝術家的報酬不再得自他具有的票房實力,而是被勢力超強的指揮家所決定。…卡拉揚手下的女高音里琪雅蕾麗(Katia Ricciarelli),一個晚上可以賺到卡拉絲六個月才能賺到的酬金。…卡拉揚去世前,流風所及已使德國一個平庸之才,指揮音樂會都動輒索價一萬馬克,使管弦樂團幾乎為之窒息。」這樣的批判,圈外人哪裡舉得出來?
又如這段話:「在二十世紀尾聲的時刻,無可避免地音樂總監時代顯然已到盡頭。洲際間便利的旅行、大師的貪欲、全球一對一人際關係的衰退,都造成主要樂團的首席指揮一年待在樂團的時間少於四個月。…音樂總監鮮少待在他的職務上或坐鎮主持。他的領導只是偶爾出現,他間些的介入只讓人覺得斷斷續續,一點也不具啟發性。他因為讓自己顯赫的名字出現在公司的抬頭上,就可以收到大筆的薪水。然而許多職員卻不知道他到底是來幹嘛的。」像這樣的警語,可說如刀似劍地砍進人們的心裡,如能被相關人員參酌,可以避走一些冤枉路,這真是本書的一大功德。
■值得商榷的四大疑點
不同意的部份,則有以下幾點。
一、私德和藝術沒有必然關係
某方面來看,勒布萊希特像是道德家化身,開宗明義第一章就認為音樂界是被「性、謊言、商業」所摧毀。其實這是個扭曲的見解,難道在作者推崇的貝多芬、華格納時期,就沒有這些世俗人性嗎?勒布萊希特批判的卑劣人性(大部份依作者自己標準),絕非近年音樂界的特產,而是數千年來與人類社會如影隨形的「通性」,拿這種通性來解釋二十世紀音樂衰亡是說不通的。細數歷來音樂人士,風流成性、自私自利、偏執自我、特立獨行…之輩大有人在,怎不見音樂敗亡?
又如作者把某支持俄國侵入車臣者當成罪大惡極,這已超出應有的本分;樂評家絕不能把自己膨脹成上帝。如果樂評家可以判定車臣問題的對錯,那麼他也該有本事解決北愛爾蘭獨立問題、兩韓問題、西藏問題、入侵伊拉克問題、美國與中共問題…。個人覺得由音樂家政治立場或其他私行,判斷他是天使還是妖魔,和帽子橫行的恐怖時期何異?
二、時代變遷,非因人性
二十世紀資本主義大獲全勝,這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實。資本社會有其結構和運行模式,以商業行為創造利潤,是基本的遊戲規則。音樂界是這個大社會的小枝節,自不可能自外於大系統。許多事件的產生是社會大環境的自然規律,例如企業為形象而贊助藝術活動,不是出自某些人的險惡居心。如果這也被視為罪惡,但麼全世界的人都已活在地獄。
作者忠實描述了在唱片市場和表演經紀人炒作之下,表演者的價碼如何被不合理的拉抬,造成生態扭曲。但別忘了若沒有唱片事業無遠弗屆的傳播力,古典音樂在二十世紀初早就該亡了,沒有樂團和明星可以活到現代。換句話說,音樂事業已盡力延長擴大了古典音樂的壽命,直到連他們也無能為力。作者單以修道院的誇大道德標準來衡量音樂界,自然會得到一個誇大的罪惡結論。如果他真的對這種社會結構不滿,他應該去搞社會改革,而不是苛責音樂界。
三、古典音樂是時代產物
從宗教觀點,教主誕生是永恆而唯一的事件,往後人們只能在紀元上逐年加一,不能期待每年冒出一位新救世主。如果貝多芬是音樂的唯一救主,那麼作者的憂慮是可以成立的,他警告說:「古典音樂陷於危機之中…目前它在中產階級生活裡所佔有的比重,是貝多芬逝世以來最小的…」然而音樂不過是歷史長河中不斷新生的東西,任何藝術都有其產生的時空背景,我不明白貝多芬在現代生活的濃度減低,算是什麼危機?如果任何有價值的文學、藝術,都必需自古到今保持一樣的濃度,那麼現代人該憂慮的事兒可太多了。
讀者不妨自問,我們(尤其是東方人)有沒有必要把生活中西方歌劇、交響曲的比重,維持在貝多芬去世當天的程度?這種為遺蹟而活的人生有何意義?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這本書羅列的諸多疑慮,豈不是多此一舉?
四、死亡的是古典音樂事業,不是古典音樂
最後,作者最根本的謬誤,是誤把「古典音樂事業」的滅亡,等同於「古典音樂」的滅亡。企業發展本是優勝劣敗的鬥爭,但文化則是永恆的,未必因事業榮景不再而滅絕。好比「中國詩詞」、「英國戲劇」、「希臘哲學」…早非營利品,但誰能否認這些東西永遠有深厚影響力呢?自由社會讓市場決定事業的存廢,唱片是時尚、舞台表演也是時尚,其命脈隨社會結構而變,它們的存滅一丁點都不會動搖音樂的本質。當唱片市場有朝一日被寬頻網路完全取代的時候,古典音樂亡了嗎?不會,它將以新姿態永世流傳。
另一方面,三百年音樂傳統已深植歐洲音樂底蘊,化為多采多姿的新貌。從巴赫以降,每個音樂家都極力探索新天地,為什麼到這一代反而瞻前顧後,只害怕盛景不再呢?古典音樂已經萬歲不朽,古典事業該任它自然生滅。時代巨輪永不休止,有生即有滅,一如成住壞空四相、無始無終,感時傷懷不過是對自我缺乏信心罷了。與其擔心挽不回西落的夕陽,何不抬頭挺胸迎朝陽而起呢?
■新保守主義
勒布萊希特最後歌頌Hyperion、Chandos等獨立廠牌,並宣稱從他們身上看到古典音樂的新曙光。然而寄望這些螞蟻廠牌負起挽救古典音樂命脈的重責大任,是否太浪漫了?突然冒出這段溫馨結語,就像講遍黑街幫派火拼故事的老江湖,突然從童子軍的路不拾遺看到社會光明前景一樣。若不是突然犯了天真病,就是勉強自圓其說。
作者語多活潑,似是時代尖端的先知,實則是保守主義的代言人。在他眼中,古典音樂是神聖經典,不容許被淘汰。從事古典音樂的人,則應像神職人員一樣高潔,全心奉獻不得踰矩。有心讀者可能會從中印証「以為天要塌了,其實是自己站歪了」的名言。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既珍貴又複雜的書。混雜許多精準、第一手的觀察,和許多值得商榷的推論。奉勸讀友不要以偷窺隱私的心情,專挑辛辣地方過癮,也不必以一顆純潔的心,全盤接受作者過度直觀的道德情懷。古典音樂在台灣,淵源不比歐美和日本,正在接觸觀摩的階段。與其盲目跟隨模仿,不如透過這本書對現實面多幾分瞭解,刺激出一些思考,不要太浪漫和一廂情願。就這個功能而言,這本書絕對值得所有音樂工作者和愛好者讀上一讀。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