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贾方舟: 冥想的艺术-论赵无极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冥想的艺术-论赵无极
作者:贾方舟

每个时代的开始,人们拿着属于自己的灯,对空间的感觉如同掌控一种基本的生理需求。像是从前我们的文明从来不曾制造过飞机,却带来了一种对天空、幅员、空间等方面的新认知,而我们竟然要求对此空间的完整拥有权。 ——马蒂斯⑴

20世纪以来,先后到海外(包括西洋和东洋)留学的中国艺术学子可谓多矣,而其中学成后仍留在海外从艺的为数也不算少。但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能在异国他乡找到一方立足之地并不容易,多少有才华的艺术家被无视、被遗忘或被尘封于历史之中,而在为数不多的脱颖而出的艺术家中,赵无极可谓一个佼佼者:他应该是最早在西方获得成功、也最早被西方认可的中国艺术家之一。

赵无极于1948年赴法。出国前他已经为他在艺术上的蜕变和转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在国立杭州艺专就读和任教期间,已经接触到毕加索、马蒂斯、莫迪里阿尼、塞尚这些现代派大师的艺术,并从中找到了与自己相投的东西。赵无极对形式的敏感使他在天性上更接近这些大师。在他40年代的作品中,这一艺术中的现代主义倾向致为明显。赵无极出国后适逢抽象表现主义的兴起,他随即卷入这场国际性的艺术风潮便显得十分自然,因为在观念上他已没有任何障碍。不像那些热衷于学院古典主义的人,无法接受甚至极力排拒眼前的这一汹涌澎湃的艺术浪潮。赵无极赴法后能够很快适应并主动融入西方主流文化,不仅因为他在国内已经形成接纳新艺术的观念和趣味,而且还因为这“新艺术”本身就是西方艺术家将视野移向东方艺术的产物,因此,对于一个东方艺术家,很容易产生共鸣。他对保罗·克利的兴趣就是最好的例证。保罗·克利的符号语言所以能给予他某种启示,使他更加意识到与他内心寻求的意象的某种契合,正是因为克利的艺术曾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克利的符号语言打开了他通往对自身文化的理解的一扇窗。而且,较之于克利,他对于东方文化的理解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为对于一个中国画家而言,那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已经溶解在他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因此,赵无极在艺术上的第一次转型(50年代前半期),即从40年代的“具象时期”转向50年代的符号化、平面化的“非具象时期”,就显得顺畅而自然。传统文化中的甲骨文和青铜文饰,这些在西方“文盲”来看一时还难以辨别的神秘符号,却被赵无极顺手牵羊地“拿来”作为他走向抽象的“凭借”。正如一位西方评论家所说:“一些欧洲泼洒派画家自称受到禅宗和远东书法的启示……西方人模仿一种存在的结果,但是既不谙其精神也没有细致的学习过程。原已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东方人,则在抽象艺术中找到他们所熟悉气氛的延伸。赵无极是这些人之一,欧洲无疑为他带来某种自由,但他不忘祖上深刻的教义”⑵。

赵无极从40年代的具象时期向50年代的非具象时期的转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转型期和第二转型期。在第一转型期,赵无极完成了从“具象描绘”到“符号化表现”的转化,完成了从“克利式的形象符号”到神秘的“传统文化符号”(甲骨文、青铜器文饰)的转化。但这两个转化均是在平面上展开的,也即都是以平面化为基础,放弃了对空间深度的表达。而在第二转型期,赵无极又把他从传统资源中发掘的这些抽象符号还原到一种诗意的时空之中。《向屈原致敬(1955年5月5日)》就是从平面化走向空间的最早的代表作之一。在这件作品中,他对空间想象的因素开始出现。在随后的几年中,他在尝试把这些抽象符号融入空间的过程中,也同时将这些神秘符号加以解构,演变成一些细碎的笔痕,将它们化解到他独创的诗意境界之中。从平面上自由自在的“线”的散步,逐步过渡到神秘时空的聚散、隐现之中,完成了他的艺术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到60年代初,赵无极的艺术风格基本形成。60-70年代,可以说是赵无极的成熟期。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形成了纯属于他个人的一种图式结构和风格类型——我把它归结为一种“山脊式”的图式结构,具有一种龙卷风般内在的向心力。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他的风格特征:“当他从那些神秘符号转向对神秘空间的再现时,我们愈加感到一种东方精神的凝聚。他的作品的基本结构是在松散中聚集。他用细碎尖利的笔触将想象中的物质加以凝聚并使之碰撞,像摄影师一样以高倍的清晰度将它们“聚焦”,从而形成一个处于对抗、冲突中的视觉中心,而将其余的部分推到远处,将其疏散、淡化、虚化。这样的图式成为他六、七十年代的基本特征”⑶。

从画面效果看,赵无极的画没有一处是描绘性的或陈述性的,没有任何具象的踪迹。但他的画却总能让人感到与传统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感到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一种延伸。这显然是在西方艺术家的笔下不可能出现的一种艺术格局。赵无极在《画家独白》中曾这样说:“我以为所有画家的创作对于其自身来说都是写实的,他们的创作对于别人来说才是抽象的”⑷。这话道出了画家创作的个中三昧。就是说,他心中要表达的意象对他自己而言始终是具体的、明确的。在西方人看来,他的艺术所具有的东方意蕴是显而易见的。也正是这一点,使他在抽象表现主义潮流中有别于任何一位西方艺术家。

80年代以后,赵无极进入他的蜕变期。他开始突破原有的画面格局,从“聚”走向“散”,出现一种“中空型”结构或将中心偏移,画面构成更加丰富多变。这一时期,他常常采用从画外向内“包抄”的方法,自由调度时空,或聚或散,或虚或实,真正进入一种凌虚御空的自由境界。到80年代后期,他又将颜料稀释,在画中融入了更多的水墨趣味,具有了更多的水墨气息。

赵无极从70年代初就开始作水墨画。那时的水墨,可以说,是以他的油画为背景的水墨,水墨中那些敏感的破笔、碎笔,显然是从他的油画中发展而来。只是在水墨画中显得更加轻快、洒脱和随意。如果我们可以把赵无极的油画比作交响乐,那么,他的那些单纯的水墨画则可谓浓墨与淡墨、偶然也加入一点焦墨的三重奏。有着多年在油画中探索和积累,他画起水墨来显得举重若轻。实际上他是把自己对艺术的全部理解都融入到他那些不经意的、自由散淡的笔痕墨迹之中。待到他的蜕变期,他的那些以油画为“背景”的水墨画,又反过来影响到他的油画,这是很有趣的事。

巴黎的评论家说赵无极的艺术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冥想的精神”。认为赵无极是“将法国的情致和远东的空间感相结合”;认为他的作品“明确地反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是如何成为全球性现代观点的”⑸。而赵无极本人也认为:“随着我思想的深入,我逐渐重新发现了中国”。“这种向深远本原的归复,应该归功于巴黎”⑹。无论是巴黎的评论家所说的“冥想的精神”,还是他本人所说的“向深远本原的归复”,均可以理解为是在宏观境界上对“道”的观照。而“道”是什么?就艺术表现而言,“道”就是“无形”之“大象”;就是“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的一种抽象境界;就是中国先哲所建立的一种宇宙观。从最深层的意义上看,赵无极的艺术所表达的正是这种“无形”之“大象”,正是这种“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的抽象境界,正是中国先哲所建立的这样一种对宇宙的观照方式。它不再是对一山一水、一树一石的具象式的观照,而是一种对大气盘旋的宇宙大象的宏观理解和冥想。但要通过绘画对这种“宏观理解和冥想”作出表达,只有借助于抽象的方法。赵无极的成功,就在于他借助了西方的抽象方法,将中国的这种“冥想精神”和“道”的观念表达了出来。当我们看到从月球上拍摄的地球照片时,当我们看到那些从高空拍摄的气象图片时,我们更加确信,赵无极通过“冥想”所抵达的宏观境界是多么的真实。而这种超越通常视野的真实是只有通过冥想和哲思才能够获得的。

于北京京北上苑三径居

注:
⑴ 转引自《赵无极·年表纪事》,台湾大未来艺术有限公司1999年出版
⑵ 同上
⑶ 见拙作《延续与演进》台湾大未来艺术有限公司展览序言
⑷ 同⑴
⑸ 同⑴
⑹ 同⑴
(原载台湾大未来画廊出版的《赵无极画集·序》

来源:中国艺术批评家网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贾方舟: 冥想的艺术-论赵无极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冥想的艺术-论赵无极
    作者:贾方舟

    每个时代的开始,人们拿着属于自己的灯,对空间的感觉如同掌控一种基本的生理需求。像是从前我们的文明从来不曾制造过飞机,却带来了一种对天空、幅员、空间等方面的新认知,而我们竟然要求对此空间的完整拥有权。 ——马蒂斯⑴

    20世纪以来,先后到海外(包括西洋和东洋)留学的中国艺术学子可谓多矣,而其中学成后仍留在海外从艺的为数也不算少。但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能在异国他乡找到一方立足之地并不容易,多少有才华的艺术家被无视、被遗忘或被尘封于历史之中,而在为数不多的脱颖而出的艺术家中,赵无极可谓一个佼佼者:他应该是最早在西方获得成功、也最早被西方认可的中国艺术家之一。

    赵无极于1948年赴法。出国前他已经为他在艺术上的蜕变和转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在国立杭州艺专就读和任教期间,已经接触到毕加索、马蒂斯、莫迪里阿尼、塞尚这些现代派大师的艺术,并从中找到了与自己相投的东西。赵无极对形式的敏感使他在天性上更接近这些大师。在他40年代的作品中,这一艺术中的现代主义倾向致为明显。赵无极出国后适逢抽象表现主义的兴起,他随即卷入这场国际性的艺术风潮便显得十分自然,因为在观念上他已没有任何障碍。不像那些热衷于学院古典主义的人,无法接受甚至极力排拒眼前的这一汹涌澎湃的艺术浪潮。赵无极赴法后能够很快适应并主动融入西方主流文化,不仅因为他在国内已经形成接纳新艺术的观念和趣味,而且还因为这“新艺术”本身就是西方艺术家将视野移向东方艺术的产物,因此,对于一个东方艺术家,很容易产生共鸣。他对保罗·克利的兴趣就是最好的例证。保罗·克利的符号语言所以能给予他某种启示,使他更加意识到与他内心寻求的意象的某种契合,正是因为克利的艺术曾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克利的符号语言打开了他通往对自身文化的理解的一扇窗。而且,较之于克利,他对于东方文化的理解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为对于一个中国画家而言,那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已经溶解在他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因此,赵无极在艺术上的第一次转型(50年代前半期),即从40年代的“具象时期”转向50年代的符号化、平面化的“非具象时期”,就显得顺畅而自然。传统文化中的甲骨文和青铜文饰,这些在西方“文盲”来看一时还难以辨别的神秘符号,却被赵无极顺手牵羊地“拿来”作为他走向抽象的“凭借”。正如一位西方评论家所说:“一些欧洲泼洒派画家自称受到禅宗和远东书法的启示……西方人模仿一种存在的结果,但是既不谙其精神也没有细致的学习过程。原已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东方人,则在抽象艺术中找到他们所熟悉气氛的延伸。赵无极是这些人之一,欧洲无疑为他带来某种自由,但他不忘祖上深刻的教义”⑵。

    赵无极从40年代的具象时期向50年代的非具象时期的转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转型期和第二转型期。在第一转型期,赵无极完成了从“具象描绘”到“符号化表现”的转化,完成了从“克利式的形象符号”到神秘的“传统文化符号”(甲骨文、青铜器文饰)的转化。但这两个转化均是在平面上展开的,也即都是以平面化为基础,放弃了对空间深度的表达。而在第二转型期,赵无极又把他从传统资源中发掘的这些抽象符号还原到一种诗意的时空之中。《向屈原致敬(1955年5月5日)》就是从平面化走向空间的最早的代表作之一。在这件作品中,他对空间想象的因素开始出现。在随后的几年中,他在尝试把这些抽象符号融入空间的过程中,也同时将这些神秘符号加以解构,演变成一些细碎的笔痕,将它们化解到他独创的诗意境界之中。从平面上自由自在的“线”的散步,逐步过渡到神秘时空的聚散、隐现之中,完成了他的艺术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到60年代初,赵无极的艺术风格基本形成。60-70年代,可以说是赵无极的成熟期。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形成了纯属于他个人的一种图式结构和风格类型——我把它归结为一种“山脊式”的图式结构,具有一种龙卷风般内在的向心力。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他的风格特征:“当他从那些神秘符号转向对神秘空间的再现时,我们愈加感到一种东方精神的凝聚。他的作品的基本结构是在松散中聚集。他用细碎尖利的笔触将想象中的物质加以凝聚并使之碰撞,像摄影师一样以高倍的清晰度将它们“聚焦”,从而形成一个处于对抗、冲突中的视觉中心,而将其余的部分推到远处,将其疏散、淡化、虚化。这样的图式成为他六、七十年代的基本特征”⑶。

    从画面效果看,赵无极的画没有一处是描绘性的或陈述性的,没有任何具象的踪迹。但他的画却总能让人感到与传统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感到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一种延伸。这显然是在西方艺术家的笔下不可能出现的一种艺术格局。赵无极在《画家独白》中曾这样说:“我以为所有画家的创作对于其自身来说都是写实的,他们的创作对于别人来说才是抽象的”⑷。这话道出了画家创作的个中三昧。就是说,他心中要表达的意象对他自己而言始终是具体的、明确的。在西方人看来,他的艺术所具有的东方意蕴是显而易见的。也正是这一点,使他在抽象表现主义潮流中有别于任何一位西方艺术家。

    80年代以后,赵无极进入他的蜕变期。他开始突破原有的画面格局,从“聚”走向“散”,出现一种“中空型”结构或将中心偏移,画面构成更加丰富多变。这一时期,他常常采用从画外向内“包抄”的方法,自由调度时空,或聚或散,或虚或实,真正进入一种凌虚御空的自由境界。到80年代后期,他又将颜料稀释,在画中融入了更多的水墨趣味,具有了更多的水墨气息。

    赵无极从70年代初就开始作水墨画。那时的水墨,可以说,是以他的油画为背景的水墨,水墨中那些敏感的破笔、碎笔,显然是从他的油画中发展而来。只是在水墨画中显得更加轻快、洒脱和随意。如果我们可以把赵无极的油画比作交响乐,那么,他的那些单纯的水墨画则可谓浓墨与淡墨、偶然也加入一点焦墨的三重奏。有着多年在油画中探索和积累,他画起水墨来显得举重若轻。实际上他是把自己对艺术的全部理解都融入到他那些不经意的、自由散淡的笔痕墨迹之中。待到他的蜕变期,他的那些以油画为“背景”的水墨画,又反过来影响到他的油画,这是很有趣的事。

    巴黎的评论家说赵无极的艺术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冥想的精神”。认为赵无极是“将法国的情致和远东的空间感相结合”;认为他的作品“明确地反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是如何成为全球性现代观点的”⑸。而赵无极本人也认为:“随着我思想的深入,我逐渐重新发现了中国”。“这种向深远本原的归复,应该归功于巴黎”⑹。无论是巴黎的评论家所说的“冥想的精神”,还是他本人所说的“向深远本原的归复”,均可以理解为是在宏观境界上对“道”的观照。而“道”是什么?就艺术表现而言,“道”就是“无形”之“大象”;就是“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的一种抽象境界;就是中国先哲所建立的一种宇宙观。从最深层的意义上看,赵无极的艺术所表达的正是这种“无形”之“大象”,正是这种“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的抽象境界,正是中国先哲所建立的这样一种对宇宙的观照方式。它不再是对一山一水、一树一石的具象式的观照,而是一种对大气盘旋的宇宙大象的宏观理解和冥想。但要通过绘画对这种“宏观理解和冥想”作出表达,只有借助于抽象的方法。赵无极的成功,就在于他借助了西方的抽象方法,将中国的这种“冥想精神”和“道”的观念表达了出来。当我们看到从月球上拍摄的地球照片时,当我们看到那些从高空拍摄的气象图片时,我们更加确信,赵无极通过“冥想”所抵达的宏观境界是多么的真实。而这种超越通常视野的真实是只有通过冥想和哲思才能够获得的。

    于北京京北上苑三径居

    注:
    ⑴ 转引自《赵无极·年表纪事》,台湾大未来艺术有限公司1999年出版
    ⑵ 同上
    ⑶ 见拙作《延续与演进》台湾大未来艺术有限公司展览序言
    ⑷ 同⑴
    ⑸ 同⑴
    ⑹ 同⑴
    (原载台湾大未来画廊出版的《赵无极画集·序》

    来源:中国艺术批评家网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赵无极大师刚去世,他是既朱德群后第二个华裔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他是朱德群,吴冠中"师弟"。吴是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在蓬皮杜中心见过赵无极和朱德群的画作。
    • Zao Wou-ki: Painting beyond words (1920-2013)
    • 赵无极晚年水彩画
    • 郑新安:无极的东方神韵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无极的东方神韵

      郑新安

      赵无极先生走了,真的走到另一个我们都要去的“无极”世界去了。

      赵无极之走,何以动容我心?

      是因赵无极先生确确实实影响了离着千山万水,时间洪流,天涯海角如我辈之流的艺术心境。无极先生确实创造了许多幻象,迷惑着我们。其以独往独来的精神在西方世界创造了灿烂东方的“无极”艺术境界,这是其取得了大多数艺术家无人能及成就的原因。

      东方神韵,西方技巧,现代抽象,抒情韵律。

      无极先生终其一生,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光荫,捕获的也就是这几个字的创造标签,但足以让他啸傲江湖流芳百世了。

      一个艺术要想有所创造,而不是一般的创作,必须是在历史山脉的某个阶段形成了一个横切面,或形成另一个山峰而影响一组群山结构的存在才有可能。

      赵无极可能并没有形成另一个山峰却确实形成了一个局部的横切面,使20世纪至21世纪的世界油画艺术,在他这里转了几个圈,甚至也可以说停顿过几秒种,让全世界的目光都关注到这个中国式思维现代抒情抽象艺术家的神彩。

      纵观无极艺术生命,上个世纪30、40年代,吸取的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营养,对赵孟頫、米芾都极为崇敬。虽然,从他后来的作品看,并没有一丝一毫中国绘画的痕迹,甚至说他喜欢中国书法,也没有留下一笔书法行世。

      据说,早年他上潘天寿先生的国画课,都是胡乱应付,使潘先生很生气,曾意欲要开除他,好在林凤眠先生的苦口婆心,才得以修完学业。

      由此可见,人的天性不能勉强。我猜测,赵无极可能画一张象样传统国画的水平都没有,也写不出一张象样的书法,但这并不妨碍其后来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吸取,这在现在的作品中,我们都看到了,他对中国传统艺术一点也不陌生,只要为我所用,并一定要直接表现。

      我曾有幸,看到过朱德群先生的几幅国画和书法,与其油画比,还真是小儿科水平,不过,那作品中的毕恭毕敬的劲头,一般人也达不到。再联想到吴冠中先生,他能写出石涛画语录笔记之类书,对传统艺术认识如此之深,却写出如广告印刷体似的中国书法,非不懂也而是不能为也。

      所以,吸取营养与表达养氛是两回事。

      赵无极与毕加索,马蒂斯,克利等人意趣相同,创作中也使用过类似甲骨文或钟鼎文的抽象符号,早期的作品都是中国画水墨样式线条图式,还没有脱掉中国的衣服。只有到了上个世纪60、70年代,乃至80年代才开始形成个人的创作凤格,主要以云、水、雾、色彩,块面,大笔触线条等方式构成一个似无形又有形,无具体的物象,无具体场景,也无具体符号,一种说不清楚道不明的虚幻抽象灿烂之美。

      中国艺术是东方艺术的集大成者,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简洁而多彩的意蕴世界。中国艺术将自然世界的纷繁景象,通过抽离,分散,简化,裁剪等方式,表现出远远超出自然物象本身的宏大诗境。

      由于中国艺术不屑于精似于自然对象,这使得中国艺术在抽像与具像之间,真实与虚假之间,梦境与现实之间达到了其它艺术样式无法企及的平衡点,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美学体系和文化体系。中国艺术的美学体系浩荡无涯,使每一个出走中国的艺术家一生都无法摆脱其精神底色的捆绑。

      无极先生深知东方艺术精髓,但他并不是简单的沿着前贤的足迹顺流而下。比如,他也似万千学子用中国的水墨画工具,画些似曾相识,符号化,模式化的中国画作品;或者如徐悲鸿简单的用西方技法与中国画法进行拼接,造成生熟不定的艺术样式;也不似刘海粟将西式油画完全中国画的努力。而是用西方语境中熟悉的油画语言,抽象样式,集中表现东方美学的如诗如幻如梦之境,并且是淋漓尽致,意象万千般的极致展现,这是他的不一般之处。

      不能想象,如果无极先生不是长期旅居欧洲,在西方语境下生存生活创作,他的作品会是什么样子。或许就完全没有今天的无极先生了,也可能就是中国某个地区,一个普通的美院教授而已。

      要之,在西方的生活语境之下,他要生存发展。一种办法是融入当地的社会,跟着别人的风格而走,去比拼所谓的纯正欧洲油画技术与文化;一种办法是在技术超越同侪的同时从而传递中国式美学或风情。前一种路,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关良都没有走通,这几人当中,只有林风眠辗转腾挪找到一种水墨装饰之中却蕴藏西方风格秉性的新个性之路,且还因屡遭磨难人生的阻挡而未达完美境界作罢。而徐悲鸿、刘海粟、关良等都随着他们的归国,都又被中国艺术给同化了,在油画的创造上并无新意。不过,颜文梁先生到是坚守如斯,却也因历史条件的局限,其作品始终没有跳出西式语境的藩篱,当然也就无所创造了,只能说是中国油画的先行者,传播者。

      后一种路,无数上个世80年代的油画人奔驰欧洲,试图用精湛的技术描给当地的文化与生活来征服西方,最后基本都杀羽而归,结果只是在华人圈子里获得个心灵温暖,并没有在艺术上震荡西方的世界。况且,这些意识形态成熟的艺术家,来到油画的发源地,看到的多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并没有看到文化层面的意义。因而,他们不可能融入当地的文化,也只能被别人的文化所感染,碰撞的心态,只能仰视学习而早已掉失了创造的雄心。

      于是,学习原创技术,表达中国风情,就成为他们的另一条生路。当然,这条路上能成功如陈逸飞者又有几何?大多数人随着时间的无声流淌,渐渐的自生自灭了吧!

      其实,艺术家的成功有时就是长期创造与坚守的比赛,没有长时间的坚守,没有另辟蹊径的创造是不可能。试想,如果赵无极不走抽象之路?再退一步说,即使走了抽象之路,没有画东方神韵,而是去画欧洲传统的写实油画,恐也难有他的成就。

      在这一点上,赵无极与朱德群同在一种语境之下,用东方的抽象语言走出了第三条路。而身在国内创作环境极其恶劣情形下的吴冠中,却令人吃惊的走出一种亦正亦邪的创作之风:不抽象,亦不具象,不浪漫也不恶俗,与赵、朱二位一样,他表现出了一种轻松的诗意与清新之美。

      从创作的方向来看,这三位应属同一种语系的朋党,只是在发展的小道上略有分枝罢了。

      赵无极,朱德群能成功可能缘于他们都身在法国60年时光之浸淫。中西文化在他们手上水融交融。如果他们当年回到国内可能就完全不同了。我猜,他们俩的意志力与抗打压能力远不及吴冠中,而吴冠中这样的留法生,在国内没有被国家艺术生态所淹没,居然还能有与赵、朱一样具有世界级的胸怀与眼光,这是吴冠中的不凡之处。

      东方之美,只有离开了才觉得;

      无数的中国油画家去国20年乃至30、50年或更久的时间,回到国内反而更加中国化;

      如陈丹青虽居美国20年,回到国内却无比中国,其言行举止恨不得回到上个世纪20年代的民国与鲁讯、胡适、梁启超们为伍,其意趣上,早与我们现代中国人不同了。我想,这不是他所谓的生活习惯使然,而是真正的东方文化空气需求的原因。

      身在异域的赵无极当然更是深知东方之美,他要在西式语境下表达东方之美,不用中式的语言,而用世界性的语言,也是造就其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赵无极构造东方意蕴之美,他没有被西方文化同化掉,也没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吞食,而是在这二厢吸收,用人性中共同的幻境迷恋,表达出了不可言说的洪荒之美。

      2013-4-11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吴楚宴:赵无极和吴冠中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吴楚宴:赵无极和吴冠中

      赵先生离我们远去了。哀。

      按以往,这般人物去世,都是高层大人物出来大篇大论的,且那样的大论还会占去《美术》等重要刊物的多个篇幅。如翻看1954年创刊以来的《美术》杂志,有心人就能清楚其中之奥妙了。吴先生去的时候,那般人物和那般刊物也很安静。现在不一样了,大人物都忙啊。有一点或是好的:我们要的已不是所谓大师,我们要的是平等之人格。

      还记得,当年为了买一本赵先生的集子,我几乎跑断了腿。然腿是不能纪念他的,我腿对他有恨。能纪念他的是我可爱的小手。看我这码字的手,再想先生的手和大脑,我所得感觉很是奇妙。

      赵是走出国门之代表,吴是再回国门之代表。在欧洲,赵是突出的中西合璧类画家,在中国,吴是突出的中西合璧类画家。赵倾向于代表精深说,吴倾向于代表的博大说,如现在给他们各办一个同等规格的大型的回顾展,人们定会发现赵的展览会简单得多。其精彩处在于赵细腻的心机处,创作时,赵明显是属由外及内型;人们会发现吴作品展现出来的是处处之生机,创作时,吴明显是属由内及外型,故能照顾到更多之众生。

      赵早年并多年倾向于西方色调,但他能处处留得东方精神,其创作是由色而净入东方诸大神;吴性刚格柔,自有东方精神不必说,其创作是属由神而漫入笔下之形色。

      赵不在国门内,即便有苦,那苦还是有些限度的,所以他在1959年中国大挨饿的时代就能确定了自己的绘画方式。而陪伴吴的是更多的不幸,所以吴在1970年左右才明确了自己之所需。赵的艺术是借欧洲的窝给孵出来的,吴的艺术是在极度晃荡的中国摇篮给孵出来的。我要是吴先生,我会很羡慕赵能早早到达所谓的艺术之境地;我要是赵先生,我会很敬仰吴的生命力和创作力,我会很惊奇吴竟然在这样的国度中创作出那样美好的艺术作品来。

      赵无极、朱德群和吴冠中偶尔都写点毛笔字。赵是单纯抓笔,所以积弊为蹩字;朱用腕不得法,所以任笔为体;吴只想布白交错,所以积弊为画字。不按高妙之法则,按所谓新构成法,按现在水墨精神,吴的作品显然要高出朱赵很多。然他们对书法都是门外汉,对他们的墨字自不必较真的或论或说。

      没有人知道赵先生对吴的婚姻是个什么看法。吴夫妻两人相继走后,即便是要想,恐怕赵那时候也已经想不动了。幸运的是,我能猜想他们几人在天堂相聚了。然,我不清楚他们是相聚在天堂的哪一处。是在欧洲那边?还是在我们这奇异的土地上空?我不清楚。我不清楚。我真不清楚!也许,能相聚就是天上之大幸了。待有天我也走了,也许我就知道那答案了。这世上有很多的答案是要用死来获取的,我们应该习以为常,我们应该见怪不怪。

      2013年4月11日星期四早码于雅昌博客网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