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看了离家出走的话题,勾起我的回忆。我的青春期是在混乱中度过的,也曾出走过。我现在把当时的感受写出来,因为我想不会有青春期的孩子来这里倾诉心声的。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来的都是父母这一方,听到的也都是父母这一方的话。

我在13到20岁之间情绪拨动的非常厉害。现在如果总结原因的话,大部分应该归咎于生理变化,也就是体内激素分泌不同于儿童期造成的。我想这个类似于产后抑郁,体内荷尔蒙水平突然升降。外在表现也类似。我那时候会突然哭泣,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可怜的人,没人关心我;过几天又突然兴奋,觉得自己的生命真有价值,前途无量。经常是父母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就能让我的情绪忽然变坏,冲他们大喊大叫,非要说出伤害他们的话才能解气。还不解气就摔门,再不行就跑出去游荡,很晚才回来,然后关上房门小声哭泣。当时的感觉就是压抑。后来看过不少青春期心理学的书。书上说压抑感是青春期抑郁症的最大原因。我没有严重到抑郁症,因为我的社会功能没有退化,比如上不了学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其实启不了什么作用的。所以我不认为孩子忽然变的象刺猥是家长以前太宠爱的结果。我觉得不论家长在孩子是儿童的时候怎么对待他,他都有可能变的疯狂。青春期的这种混乱局面出现不一定是坏事。一些一直很乖很平静的孩子,到别人都不折腾的年龄了才开始折腾的欢,还有些孩子青春期后置,结婚有了孩子了却出现青春期判逆。那样更糟。

我觉得家长能够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最大限度的管住自己的嘴。我上面说大部分原因是自身,剩下小部分原因是父母造成的。尤其是母亲。我的母亲,她怎么那么能唠叨呢!这些唠叨象小飞虫一样无时无刻不围绕在我身边,我无处可藏无处可逃,只有一个念头就是逃离。我把房门关上她推开闯进来接着唠叨。我真想把她的嘴贴上胶带可惜这是空想。那么我能做的就是离开家安静片刻。这种感觉其实和夫妻吵架后,一方离开家去转游一样。

我当时就和妈妈说过,希望你别这么唠叨。她的反应是:我唠叨了吗?我感觉这是家长的经典反应。家长反复诉说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唠叨,这些话其实早就被她自己说过多少遍了。孩子听了开头就能接出下句来。家长也觉得冤:我唠叨了这么多遍,你不还是不听嘛!你要是听我的话去做了,我一定不反复唠叨!这种想法其实是家长在依赖着孩子。换句话说,家长的情绪依靠孩子来改变。她没有意识到,情绪要由自己负责,通过唠叨别人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增加些安全舒适感,是你这个家长不愿承担责任的表现。你不想照顾或者叫正视自己的焦虑,你希望通过孩子的表现来让你心安,而这样的希望往往是要落空,于是越发的唠叨。

我后来听到过一位女士咨询心理医生。她抱怨青春期的孩子不听话。她瞪着眼睛问医生:"我女儿太不听话了!你总替她说话,说她正是青春期要我这做老妈的理解她。可她怎么就不想想,她老妈也处在更年期呢!她为什么就不去理解理解我!"医生慢条丝理的回答:"那么我想请问你:是你经历过青春期,还是你女儿经历过更年期呢?!"

当父母和孩子都处在焦虑的境地中,谁take initiative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个角色通常是父母。因为父母比孩子多吃多少年的咸盐。父母没资格要求孩子去照顾他们的情绪。父母抱怨孩子不懂事,不知道体贴父母的难处,父母何曾体贴过孩子的痛苦呢?有几个父母能够准确的说出孩子为什么痛苦?他为什么有离开你的念头?他一会是大人一会是孩子,他游走于几个极端之间,他的生理心理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你为什么非要在这个时候和他叫劲呢?

我当时的同学中,几乎每个人都在抱怨父母。我知道这不公平。条件有限父母已经做到他们这个水平的最好状态了。但这不是要孩子认可的理由。我照会镜子,耳边立即响起唠叨:"照什么照!整天就知道照!还不赶快练琴!",然后从镜子说到头发,从锅铲说到锅盖,一年多前的某次表现不好都要再扯近来说一翻。多年以后我发现,这种关系真的象夫妻,我妈在那一刻,内心把我当成了她丈夫。而我的心理年龄还没成熟到可以负责她的情绪。我妈妈不是最糟糕的,实际上她比大多数我同学的母亲要好。有的母亲见到女儿照镜子,爱打扮,立即叫喊:"想男人了吗!"我还记得我这个朋友在诉说的时候眼里蓄满了泪水,咬牙切齿的说,一旦能离开家,绝不再回到父母身边!

奇怪的是,当我走出青春期成为一个大人以后,我母亲也停止了唠叨,又恢复了我小时候她对我的样子,很慈祥很宽容。

我现在也做了母亲,虽然我体会到当母亲的万般辛苦,但这些以往的经历能让我不断提醒自己,尽最大限度的理解孩子,用她能接受的话和她交流。我女儿现在就能看出来,她到了青春期也是个能闹腾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看了离家出走的话题,勾起我的回忆。我的青春期是在混乱中度过的,也曾出走过。我现在把当时的感受写出来,因为我想不会有青春期的孩子来这里倾诉心声的。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来的都是父母这一方,听到的也都是父母这一方的话。

    我在13到20岁之间情绪拨动的非常厉害。现在如果总结原因的话,大部分应该归咎于生理变化,也就是体内激素分泌不同于儿童期造成的。我想这个类似于产后抑郁,体内荷尔蒙水平突然升降。外在表现也类似。我那时候会突然哭泣,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可怜的人,没人关心我;过几天又突然兴奋,觉得自己的生命真有价值,前途无量。经常是父母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就能让我的情绪忽然变坏,冲他们大喊大叫,非要说出伤害他们的话才能解气。还不解气就摔门,再不行就跑出去游荡,很晚才回来,然后关上房门小声哭泣。当时的感觉就是压抑。后来看过不少青春期心理学的书。书上说压抑感是青春期抑郁症的最大原因。我没有严重到抑郁症,因为我的社会功能没有退化,比如上不了学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其实启不了什么作用的。所以我不认为孩子忽然变的象刺猥是家长以前太宠爱的结果。我觉得不论家长在孩子是儿童的时候怎么对待他,他都有可能变的疯狂。青春期的这种混乱局面出现不一定是坏事。一些一直很乖很平静的孩子,到别人都不折腾的年龄了才开始折腾的欢,还有些孩子青春期后置,结婚有了孩子了却出现青春期判逆。那样更糟。

    我觉得家长能够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最大限度的管住自己的嘴。我上面说大部分原因是自身,剩下小部分原因是父母造成的。尤其是母亲。我的母亲,她怎么那么能唠叨呢!这些唠叨象小飞虫一样无时无刻不围绕在我身边,我无处可藏无处可逃,只有一个念头就是逃离。我把房门关上她推开闯进来接着唠叨。我真想把她的嘴贴上胶带可惜这是空想。那么我能做的就是离开家安静片刻。这种感觉其实和夫妻吵架后,一方离开家去转游一样。

    我当时就和妈妈说过,希望你别这么唠叨。她的反应是:我唠叨了吗?我感觉这是家长的经典反应。家长反复诉说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唠叨,这些话其实早就被她自己说过多少遍了。孩子听了开头就能接出下句来。家长也觉得冤:我唠叨了这么多遍,你不还是不听嘛!你要是听我的话去做了,我一定不反复唠叨!这种想法其实是家长在依赖着孩子。换句话说,家长的情绪依靠孩子来改变。她没有意识到,情绪要由自己负责,通过唠叨别人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增加些安全舒适感,是你这个家长不愿承担责任的表现。你不想照顾或者叫正视自己的焦虑,你希望通过孩子的表现来让你心安,而这样的希望往往是要落空,于是越发的唠叨。

    我后来听到过一位女士咨询心理医生。她抱怨青春期的孩子不听话。她瞪着眼睛问医生:"我女儿太不听话了!你总替她说话,说她正是青春期要我这做老妈的理解她。可她怎么就不想想,她老妈也处在更年期呢!她为什么就不去理解理解我!"医生慢条丝理的回答:"那么我想请问你:是你经历过青春期,还是你女儿经历过更年期呢?!"

    当父母和孩子都处在焦虑的境地中,谁take initiative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个角色通常是父母。因为父母比孩子多吃多少年的咸盐。父母没资格要求孩子去照顾他们的情绪。父母抱怨孩子不懂事,不知道体贴父母的难处,父母何曾体贴过孩子的痛苦呢?有几个父母能够准确的说出孩子为什么痛苦?他为什么有离开你的念头?他一会是大人一会是孩子,他游走于几个极端之间,他的生理心理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你为什么非要在这个时候和他叫劲呢?

    我当时的同学中,几乎每个人都在抱怨父母。我知道这不公平。条件有限父母已经做到他们这个水平的最好状态了。但这不是要孩子认可的理由。我照会镜子,耳边立即响起唠叨:"照什么照!整天就知道照!还不赶快练琴!",然后从镜子说到头发,从锅铲说到锅盖,一年多前的某次表现不好都要再扯近来说一翻。多年以后我发现,这种关系真的象夫妻,我妈在那一刻,内心把我当成了她丈夫。而我的心理年龄还没成熟到可以负责她的情绪。我妈妈不是最糟糕的,实际上她比大多数我同学的母亲要好。有的母亲见到女儿照镜子,爱打扮,立即叫喊:"想男人了吗!"我还记得我这个朋友在诉说的时候眼里蓄满了泪水,咬牙切齿的说,一旦能离开家,绝不再回到父母身边!

    奇怪的是,当我走出青春期成为一个大人以后,我母亲也停止了唠叨,又恢复了我小时候她对我的样子,很慈祥很宽容。

    我现在也做了母亲,虽然我体会到当母亲的万般辛苦,但这些以往的经历能让我不断提醒自己,尽最大限度的理解孩子,用她能接受的话和她交流。我女儿现在就能看出来,她到了青春期也是个能闹腾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其实启不了什么作用的。所以我不认为孩子忽然变的象刺猥是家长以前太宠爱的结果" --- 非常同意这句话. "还有些孩子青春期后置,结婚有了孩子了却出现青春期判逆。那样更糟"----最近就看到一个实例.后果比小孩判逆严重多了.
      • 想起我的叛逆期,那时我父母真的很开明,也很大胆。是读初二的时候,我要离家出走,他们直接给我一套房子,他们正好要去另一个城市做生意。十四岁的女孩,自己一个人住,吃饭就去食堂。居然也顺利长大,没变坏,还考上大学!
        • 刚才和8岁的女儿聊这个话题,她同意花一块钱预租backyard,备用。她还说要是,要是更生气了,就出走去外婆家,或者小姨家!
    • 谢谢分享。一定让我的孩子看看这篇文章。
    • 讲的太对了。
    • 写得很好,谢谢分享!
    • 【精华】
    • 感动的哭了!拜月你应该改行做教育
    • 这么好的贴,能转你的贴子到我的BLOG吗?
    • 你写的真好呀。 我觉得家长能够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最大限度的管住自己的嘴, 用她能接受的话和她交流。
    • 写的真好。同时看得心惊肉跳。
    • 谢谢分享. 你觉得作为曾经很叛逆的你, 当你女儿开始叛逆的时候, 你应该比你妈妈做的更好吧. 不知道你妈妈年少时是不是曾经叛逆过.
    • 写得真好,大人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 顶礼膜拜
    • 写得真好。女儿前几年的经历简直就是你的翻版!是啊,teen的父母其实真的无计可施,唯一的就是耐心再耐心,相信这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好得!多谢分享。
    • 很多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为是为孩子好。其实nagging是教育孩子的五大 sins之一,可能可以排第一位。
      • +1
    • 好!希望孩子闹腾的时候,我能管住自己的嘴,冷静。
    • 太有用了。谢谢!
    •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女的都是这样的毛病。不就事论事,讲一件事情就讲一件事情好了,非要古往今来前前后后几年几月的事情都拿来讲。大人都受不了,不用说小孩子了。更年期加青春期就是问题的根源。
    • 母亲走了,我非常想念她的唠叨!
    • 说得非常好!父母通常拿来绑架孩子的有两个理由:我为你好,我爱你。但是没有考虑孩子们的感受。
      我家娃子反叛的那几年,我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唠叨,不要唠叨,要尊重,要允许人家犯错误,不要揪着一个问题不依不饶,多想想自己这么大的时候。。。

      你别说,对自己唠叨这些话真的管用。至少做到了不让孩子反感我,而且还愿意跟我谈事情。现在就更好了,跟儿子的交流渠道很畅通。他越来越懂事,越来越像个男人了。在我这个娘面前,完全一副很有担当的模样。
      • 你做得真好赞一个:)
      • 现在的有担当是平时慢慢培养的还是小孩自己领悟的?能否具体说说?
        • 当娘的得会示弱,让他觉得他得担事儿。俺外婆去世的时候老公不在加拿大,俺就靠着他的肩膀大哭一场;有什么不顺畅的事情跟他唠叨两句(千万别过分,真正的大事儿不靠他);上完菜场回家叫他到车里拎东西,多了去了,反正就时不时地让他感觉到他娘需要他,越老越需要。
          • 好,就照这个做了,谢谢.
    • 怎样的经历造就怎样的观念思维,原来都是事出有因的
    • 碰巧昨天看到一个帖子,10岁小女孩的教女忠告。开始做父母,就是开始学习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感兴趣的可以看链接,虽然说针对2-6岁,但是感觉不管什么年纪多少都实用)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教女忠告 适用年龄:2-6岁
      1,基本篇:四大原则
      第一,要耐心。除非情非得已,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如果实在没控制住,一定要向孩子道歉、安慰他们。
      第二,不要溺爱。(详情请见后篇“溺爱的秘密”)
      第三,多与孩子聊天。
      第四(最重要的一点):始终考虑孩子们的感受、支持他们。

      2,规矩篇
      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建立规矩。比如,每天让孩子帮忙做点家务,而且要从小培养这个习惯。但是,不要一下子走极端,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慢慢提高他们做家务的数量。当孩子变得越来越成熟,有些规矩就应该废除了,不然,他们会觉得没有自由。要记住,你的孩子基本上每件事都能和你对着干!如果规矩太多,孩子就会觉得没自由;如果规矩太少,孩子们会觉得他们能为所欲为。所以,规矩要适量,必要就好。

      3,溺爱篇之溺爱的秘密
      很多情况下,在你自己还没意识到之前,你就已经在溺爱孩子了。一个简单的“yes”有可能就是溺爱的表现!所以当爸妈的要当心啊,不要总说“yes”,而且要慎重决策,如果说了“yes”后又突然改变主意,孩子会失望的。教育的关键在于制衡,该说“yes”的时候要说“yes”,该说“no”的时候要说“no”。
      溺爱篇之孩子要买什么
      如果孩子想买的东西非常贵:除非你愿意,一般来说,最好的选择是不买;
      如果东西有点贵:先把东西放到购物车里,到结账的时候再决定买不买;
      如果东西很便宜:买吧,除非孩子们已经有了同样的东西,或者东西的质量很差;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有了某样东西,但还想买个类似的: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表现超级好,你会考虑买的。
      4, 训练篇
      只建立规矩是不够的,关键是训练孩子照规矩做。首先,最好选在吃饭后甜点或是其他孩子放松的时候,向他们解释如何照规矩做。要尽量说的合情合理,这样孩子就不会抱怨连天。然后,第二天就要开始执行。如果孩子做的好,一定要夸奖他们。不要给他们物质上的“承诺”或是糖果,这样只会鼓励他们吃垃圾食品,而应该说“good job”、“i knew you could do it”,用语言来鼓励通常是最好的做法。但是,如果孩子一直表现不佳,就要采取点惩罚措施,比如“今天不许吃冰激凌”。随着孩子年龄的不同,他们需要不同的惩罚措施:
      2-5岁:面壁思过;
      6-8岁:这个星期都不许吃甜点;
      9岁以上:不许打电动游戏

      重要的是,孩子犯了多大的错,就应该采取多严厉的惩罚。如果孩子只是忘了丢垃圾,别骂他们,提醒下就好;如果孩子拿了特别特别差的分数,就不要纵容了。

      5,声音篇
      对小小孩说话时,一定要温柔、有耐心,不然,他们会觉得你对他们不好。不要大喊大叫,而应该用坚定的语调和孩子说话。有时大笑也不错,不过别太频繁,太多了有点烦人。切记多说鼓励的话,少说打击人的话。当孩子在尝试做某件事情时,当妈的千万不要马上就开始打击孩子的士气。当然了,如果孩子做的是错事,还是要立即指出的,不要纵容他们为所欲为。
      6,个人经历篇
      1)我那悲催的数学
      当父母一定要耐心,我妈就不够耐心。比如说,有道数学题我不会做,就去问我妈,可她不会直接给我答案,而是花上3个小时教我如何解决这道题--问题在于,有时候即使她讲了3个小时,我还是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有时候,我试图向她解释我的想法,可她会打断我,音调一下变得很高,说“什么?”或者“你怎么能这么想?”唉,她应该这样说“好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你的想法不太对。”这才是好的说话方式,小孩子也会喜欢。总之,别对小孩大喊大叫!

      2)我眼中好的电视
      如果你想要小孩在家说中文,最好别让他们看“Dora the Explorer”,因为这是西班牙语的节目,小孩子会被这些语言弄糊涂的。现在吧,大多数小孩的电视节目都号称是教育性的,实际上呢,这些节目教不了太多的东西。如果可以,找些娱乐性的电视节目或是电影给孩子看。比如说,很多经典老片就不错,有意思,而且你也希望孩子能有一些幽默细胞,对吧?
      Disney频道一点也不好,给小小孩看看还行,如果孩子上了1年级,就别让他们再看了。Disney Classic还是很不错的,不过,我说的不是disney频道播的那些teendrama。父母应该买点或是租点disney的经典电影,然后全家一起看,这是非常好的家庭集体活动。

      3)我这个年纪的小孩都在干什么
      对于大多数9-13岁的小孩来说,放学后,生活才真正开始!她画了一个时间分配图,我就不画图了,直接上文字(百分比表示某件事占据整天的时间比例):
      家庭作业:20%
      吃东西:10%
      课外活动:40%(哈哈,她天天被老爸逼打几个小时的网球,抱怨的不行)
      做孩子想做的事情:30%

      7,完结篇--对使用者的忠告
      只有一点:千万别让你的小孩知道,你要靠一个10岁小孩写的东西来教育他们!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这里是英文原版
    • 极度担心自己进入更年期的时候孩子进入青春期。情绪化的时刻有谁真正能克制的住自己的?
    • 男人也有更年期吧? 我和青春期的儿子相处得其乐融融, 儿子却和他老爸水火不溶, 大部分时间还是老爸在挑事。 我夹在中间, 一个头两个大。
      • 有时我们真的忘了自己也经历过,总用我们现在的标准要求孩子,我女儿特喜欢听我讲我小时候的事,我想多跟孩子交流会很有帮助。
    • +100。 在这个很情绪化的阶段,鼓励和感化比讲道理要有效。我妈妈当时总是夸我,结果就是我尽力做到不负“盛名“。 儿子16岁,有一次谈到人一生可能有很多挫折,我表态:我们一定全力帮你,他很激动。
    • 最喜欢看你的帖子了,基本同意你所有的观点, (除了我没有离家出走的经历):)
    • 写的很中肯,值得借鉴,谢谢分享。
    • 写的真好,很有提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