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我觉得宝钗未必愿意嫁给宝玉。但是她的愿望,已经被她自己不断灭掉了。我们现在很难再理解那时候的女人。因为那时顺从是对女人的唯一要求,她有什么愿望都和没有一样,父母的愿望就是她的愿望。另外她这么年青就守寡,现代人会认为她很可怜,但那时候的人未必这么想。

就象30年前,中国人能长期2地分居,分个10年20年的都什么事没有。谁也不外遇。现在人们会发感慨,这是人过的日子吗?当时有西方人也发过这种感慨,可他们得到的答复是,这样怎么了?不是过的很好?没缺吃少穿的。只要没有精神领域的要求,寡守分居的都不是问题,他们还无法理解你,为什么把这个当个事。

钗黛我都很喜欢。有人认为钗黛合一,其实是当时的知识分子的两面。钗是知识分子在事业上追求的表现,功名利碌;黛是同一知识分子在精神领域上的表现。明代的文人士大夫已经开始对人性,自由,浪漫进行探索追求,王阳明,李贽,徐光启,到了清代自由主义的思想启蒙成了气候。曹学芹明显受了影响。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再论对宝,黛,钗之间的看法(不好意思,大家可能有些视疲劳了吧!)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上次写宝钗由于是在上班期间,没法专心,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完全写明白!下面对宝,黛钗之间的分析尽量从客观来看,供大家打发一下时间!

    我前面也说过了,宝钗其人容貌出众,高贵大方,行为得体,善解人意,真的是几近完美的女人化身。但恰恰是因为其太过聪明,太过圆滑,所以在这出宝,黛,钗的悲剧当中,她几乎是集导,和演于一身。正可谓“做茧自缚”。

    先说大家一致推崇的对宝钗的评语。原话好像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难忘,世外仙株寂寞林”。 试问何等人才能被称为“山中高士”呢?而高士又高在哪里呢?高士者,对世事洞察如炬,对人情了然于胸也! 在当时的社会中,要女人处理的事情应该全都是“家”内的事情吧?一个只需处理“家”事的小女子,能被称为“山中高士”,可见她的智慧和处理事情的能力都非同一般。从而可以证明她决不会率性行事,或不经考虑而说话。其实也可以从侧面证明我以前所举之例都乃她有心之举。

    宝钗是否爱宝玉我不知道,但她是绝对想要嫁给宝玉的。记得她最初进京的目的是为了待选入宫的,后来或因落选,或因她身体不好没能参选,总之,她进不了宫里了。 而在京城中,她家的亲戚本有一姨,一舅,她舅舅却又恰巧在她们到达京城的前后被外放到外地去做官了。 这样,她家在京城就只有贾家一家了。 而她又差不多到了适婚的年龄,贾府又只有宝玉一人年龄相仿, 所以,不管她是否爱宝玉,宝玉似乎是她唯一的选择了。 我前面所举之例,如晨探宝玉,如午睡时探宝玉,如夜探宝玉,其实她是在争取能够和宝玉接近,以期能达到影响宝玉的目的。 想她自己的哥哥整天胡闹,并不见她苦口婆心的劝,到是对宝玉是否读书啊,是否和官员名流来往啊关心的紧,并且即使吃了闷,招人不待见也无所谓。若不是关心所至,以她事不关己不开口的性格是不会这么执着的。

    虽说曹雪芹一早就预告了宝,黛,钗之间的结局,但有意无意当中还是让宝钗以第三者的身份插了进来。这虽于宝钗有所不公;但于黛玉又何尝公平呢? 宝,黛间之情贾家上下本已无人不知,老太太更是话里话外几次将两人相提并论,并对他二人是否和睦关心至紧。连第50多回凤姐盘算以后的开销都将二人之事提了出来; 可恰恰是因为人人都认为他二人之事本已是理所当然,水到渠成之事,所以没人特意的将此事公开化,名正言顺化,从而导致了他三人之间的这场悲剧。

    红楼梦的前60回里,宝,黛之间从吵,闹,到交心,到相知,到互相信赖,最终二人已经从精神上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而宝钗呢,从那一回宝玉午睡她坐在床边听到宝玉梦中大喊“什么金玉良缘,我只信木石前盟之后”,就几乎不见她单独去探宝玉了,似乎是认了,随遇而安了。但其实她却是转移了攻击的目标了,转而从老人那里下手了。 她比黛玉更加清楚谁才有能力去安排宝玉的婚姻; 所以她反而更有把握了; 所以她和黛玉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了,从以前若有若无的情敌关系变成好姐妹了;

    从第60回到80回中,对宝,黛,钗之间的描述很少,似乎有暴风雨前的沉默的感觉。但从晴雯之死可以看出,宝,黛之间的转折很快就要发生了。 尤其是宝玉把对晴雯的祭词中的那句 “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改成了“茜沙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就似乎更预示了黛玉命不久矣! 我更愿意相信,宝玉和宝钗是在黛玉死后而大婚的,那样虽然戏没那么精彩了,但也没那么让人伤心了!

    而高颚的续里安排的宝玉丢玉,偷梁换柱,黛玉焚稿而死,我觉得说不通。先说黛玉的境况似乎更加凄凉了,连熬个粥都怕麻烦人, 连吃个燕窝都不敢提了;想那黛玉之母当初可是真正的千金小姐,所嫁之人比然是名门望族。其父也是在认为官,仅得其一女,身后岂能不对黛玉之生活甚至嫁妆有所安排?黛玉虽借住贾家,但她父母所留必然足够其锦衣玉食的,何至于让她生活的这么谨小慎微的呢; 再有, 贾母虽赞宝钗懂事,但她更知道宝,黛之间情之深切,断不会如此对待黛玉的。 我觉得黛玉身先亡而后安排宝玉娶宝钗,或者贾母身先亡,而王夫人做主娶的宝钗更合理。 个人感觉后续的40回里对宝钗有明显的偏爱,或不是原著本意。

    我虽然不喜宝钗,但细细想来,宝钗也并无错。 我虽深为黛玉叹息,但也只能怪造化弄人。

    记得前几天有人说过,宝钗其实是红楼梦里最大的悲剧! 此话细想之,不无道理。黛玉虽抱憾而亡,但其却在宝玉的心理生了根,存与亡并不能改变什么!

    而宝钗呢,为嫁而嫁,虽得其身,不得其心; 宝玉每天虽然是对着这位“山中高士”,但却是“空对着”; 何为空? 见如未见,得似未得;宝钗不过双十年华,却要过此种生活,如此睿智的她,恐怕却没有想到这一层,不能不让人为之而叹!

    说到底,红楼梦这出悲剧并非为宝,黛二人专写,书中的女儿们全都承载着封建的枷锁,而无力抗争; 看着她们或远嫁,或遁空,或仙逝,我只能为她们身为女儿一大哭!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很好啊,难得这么热闹地讨论书。
      • 谢谢
    • 你这篇文字写得俺鼻子酸酸的。
      • 看来你也是个感性之人啊!
    • 写的很好啊,特别是高鹗续中硬伤不计其数,其拙劣的掉包计片段几乎使整本奇书降低到弱智文章的水平.使多少黛粉没来由的诋毁宝钗.完全同意你的见解.黛玉先夭折后金玉良缘的提议.这更符合曹公的原意.
      • 我自己妄加揣测而已 :)
    • 写得很用心,很好看啊!这里就补充一点关于黛玉后来命运的说法。有没有觉得曹雪芹在书里对黛玉的命运还有一个隐深的暗示?北静王年少秀丽风流,赠宝玉一串念珠。当黛玉回来,宝玉将念珠珍重拿出转赠黛玉之时,黛玉娇嗔:什么臭男人的东西,她不要!书里还有一处相似情节,
      就是宝玉交换了蒋玉函的汗巾,然后转赠给袭人。不同的是,袭人虽然不乐意,但还是收下保留了蒋的汗巾。。。

      这两件事相似,应该不是巧合那么简单,曹雪芹应该是有寓义在其中。

      黛玉掷而不取北静王的念珠,暗示她今后所嫁对象是北静王,可惜她或者早死,或者誓死不从,总之与其无缘无分。

      袭人收下蒋的物件,最后也确实嫁给了蒋。。。
      • wa, 红学家
      • 木石前盟在这一生的安排就是让黛玉用纯真的泪水偿还前世的缘分。这个总纲不可能被歪楼。
        • 只是讲贾家可能安排黛玉所嫁对象是北静王,不是说黛玉真的嫁给了北静王,那是不可能的。
      • 谢谢MM。 对于掷念珠,我的理解是,林黛玉眼中除宝玉无其他人,即便贵为北镜王,在她心中也不过是一臭男人!对于袭人么,不置可评!
    • rolia上还藏了不少红学家,连第几章回都数得出来,真是辛苦了各位,让我等有一读之乐。只是,繁琐细碎的红楼梦,是要远离着来评说的,陷在里面,怎么渊博都是没有意思的。
      • 是啊,我也正想办法向外拔呢;明儿个就看新版西游记去 :)
        • 呆在里面看,大观园的一块石头可能都有天大的学问;呆在外面看:什么玩意儿,一个胸无大志的公子哥整天跟着一帮小娘们搞不清楚!。。。
          • 其实某一方面来讲,我挺赞同你的说法的。
    • 我觉得宝钗未必愿意嫁给宝玉。但是她的愿望,已经被她自己不断灭掉了。我们现在很难再理解那时候的女人。因为那时顺从是对女人的唯一要求,她有什么愿望都和没有一样,父母的愿望就是她的愿望。另外她这么年青就守寡,现代人会认为她很可怜,但那时候的人未必这么想。
      就象30年前,中国人能长期2地分居,分个10年20年的都什么事没有。谁也不外遇。现在人们会发感慨,这是人过的日子吗?当时有西方人也发过这种感慨,可他们得到的答复是,这样怎么了?不是过的很好?没缺吃少穿的。只要没有精神领域的要求,寡守分居的都不是问题,他们还无法理解你,为什么把这个当个事。

      钗黛我都很喜欢。有人认为钗黛合一,其实是当时的知识分子的两面。钗是知识分子在事业上追求的表现,功名利碌;黛是同一知识分子在精神领域上的表现。明代的文人士大夫已经开始对人性,自由,浪漫进行探索追求,王阳明,李贽,徐光启,到了清代自由主义的思想启蒙成了气候。曹学芹明显受了影响。
      • 自从古人有了“贞洁牌坊”,女人似乎就像是被订在了十字架上。 她们即便愿意守寡,守贞,恐怕也只是从了那道德牌坊,而非从自己内心之想。 记得看过一个电影,那被立了贞洁牌坊的女人为了打发漫漫寂寥长夜,把一碗豆子反复的到在地上,再摸着黑一颗颗捡起来。何其可悲啊!
        • 我们现代人认定了古人不愿意守贞洁牌坊,其实还真是未必。后时代的人很难理解前时代人。就象将来有一天人类发展到一阶段,婚姻消失,每个人不论男女一生至少有10个伴侣,他们看我们的生活,会不会发同样感慨:那时候的女人真可怜呀,怎么可能愿意一辈子就守着一个男人呢?
          现在自愿一辈子就守着一个男人的女人,(应该是主流),她们是先接受了这个观点,而这个观点是文化赋予你的。当你接受了这个观点,你就不认为自己受了多大委屈。宝钗就是这样。她严格执行封建道德礼教,她在成人前就觉得那是天经地意,从没想过她还有其他选择。那么守寡也好,任由父母支配婚姻也好,都不能让他心灵痛苦。只有接受了思想启蒙的人才会痛苦,宝玉和黛玉才是。
          • 你说为啥总是咱女人受各种世俗的束缚呢!!
    • 书就是书,
      黛玉吧,必定是有缺点的,这样才能有故事,有冲突。所以,写一个孤傲的,不合时宜的黛玉。黛玉要是人见人爱,就没宝钗什么事了。但是黛玉必定是可爱的:漂亮,有才,而且身体柔弱,惹人怜爱。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摆到当今,这么个身体不好的女朋友,就能吓退一批了。好比围城里毫无用处的方鸿渐,总给你些遗憾,让你求不得完美,才有故事,才越是要看下去。
      • 缺憾美也是一种理解。 我到不觉得黛玉如果活在当下就一定不能适应,她的聪明其实也不只表现在文学上,不过是被感情迷了心窍而已。
        • 黛玉是一种性格极致体现,气量小做人缺乏圆滑思考方式来自我疏导(也就是钻牛角尖,男人最怕的那种),是一种未入世心态.所以只可处于世外天界.终非食人间烟火之辈.恰逢顽石之辈,那泪洗人生还情孽已是命中注定.可怜人也有其可鄙之处.看者感叹一下未尝不可,悲愤了就该停下想想了.
          • 你认为黛玉喜钻牛角尖,就她那点小性比起现代女性来说还真算不得什么。不就是哭吗,还只是在心爱的人面前。现代女性到是不哭,直接开骂动手的都有。黛玉那年月,本来就禁止女人情绪外露,她也就只剩下哭来排解。别的女孩子不哭,因为她们没爱上谁。
            • 拜月啊拜月,说啥都能一步到位; 我希望永远都不要认识你,就保持一种神秘感,默默的崇拜 !
          • 劝你放宽心境, 思想上站高站远点重看红楼吧. 也不要因为太喜欢宝钗, 影响你对她还有其他人物和事件的客观分析判断.
            • 我喜欢红楼中所有的人物的塑造,我没有对任何人物过分喜欢.而且宝钗也不是我最喜欢的.但其形象被扭曲了而已.看小说不要自己爱恨的死去活来.本身入局就是迷.迷了就没道理可讲了.
              • 嗯你说得似乎很好,不过看你贴子好像有的观点很偏激幼稚. 不然就是你还是站得太低,没有放宽眼界和心胸去看待问题.
                • 真的笑了,宝玉,黛玉和宝钗相比到底谁幼稚?曹公如何判定各位的性格品质的?一再提醒多次了.
                  • 路人同学, 不得不说,你的功力来评点红楼梦确实有点低.
                    • 请说见解,谈各自感悟和引证.没来由的对人妄加评判,比较不甚得体吧.是因为我观点和你不同,所以什么起点,心胸,功力的帽子都先扔过来了? 呵呵?
                      • 对不起,俺指提到起点和功力,没提到心胸。
                        • 是的是的,您的心胸我已经见到了.
            • 你的话不恰恰是在同意做人要学宝钗吗? 思想站高站远了的人怎么可能去学黛玉,同情宝玉这两个没有人生未来的纯情活宝了呢? 你自己不觉得这话教育的有些矛盾吗? 人这辈子感情和理智永远是一对相互依赖而又牵扯的孪生姊妹.
              • 人还是适当的感性一些比较好! 其实如果你真的看的那么透彻,在贾俯其实又有什么事能要宝,黛二人操心的呢?既然万事都不得自做其主,还不如随遇而安,只谈风月呢,你说呢?
                • 只谈风月后成事了吗?结果证明他们的如此思想行不通.他们最终做到了随遇而安了吗?换做坐享其成更贴切吧.
                  • 不管是他们的浪漫还是宝钗的追求,都和贾府败落没关系。大厦将倾不是宝玉贪玩的结果。宝玉即使如宝钗所愿考取了功名,也不过是多一个垫背的,下场好点就是革去功名永不起复,差点的话就是流放,宝钗也要被官卖,也就是卖给老头子为奴。还不如没有功名呢。
                    不是政府官员,他们只是贾正的家属,可以按年纪尚幼得到一些豁免,他成了公务员,就要按政府公务员的处分待遇。

                    这不是我瞎猜的,清代对于犯条例被抄家的基本上就是这样。永不起复也就是断了你的官路,很可能连子孙都被剥夺了科举资格。宝钗要是这个下场,等于要她的命。这部书悲剧之一就在于,无论你对社会价值观是遵守还是判逆,无论你是忠于制度还是不屑,下场都是好不了的。宝钗这么冰雪聪明,如此恪守遵从当时的道德价值体系,也只能落的个雪里埋的下场。
                    • 我说的成事是他们有对自己的期望做过任何实质性的行为吗?一个心机过重,又成天没事自顾哀伤.一个痴情顽石一块,也非一心一意的吃香偷脂之徒.落在一块没有成事反被歌颂为千年爱情绝唱,还甚至上升到反封建楷模.谬误至极.
                      至于宝玉对贾府没落的作用, 不是你自己推敲的极尽为其开脱之词. 判词早已经清清楚楚, 曹雪芹对宝玉的评语完全是最严厉的批评,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如果世人硬要当成是反语的话.那的确是没话可讲的. 我不禁苦笑, 真是以顽石情绪对着顽石人物惺惺相惜而已. 自扭心灵当清高. 金钏之死就是先无故寻愁觅恨,后又潦倒不通世务的典型体现. 真叹息世人读红楼完全不做对应, 任凭自己随意拆解文章,随自己心意来解读的做法.
                      • 你真的是很单纯啊。看问题只愿意看表面。心机重的人是不会把喜怒哀愁放在脸上的。至于宝玉是不是反语,不是我们现代人这么看的。书一出来,与作者同时代的人金圣叹脂砚斋和许多读书人的笔记都这么解读的。没有人象你这么解读。同时代的人才能了解为什么作者要反着写。
                        才会感受到宝黛之间建立在平等关系上的爱情有多伟大。

                        还是那句话,看书要先了解时代背景,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本书本来也不是写给现代人的。不理解很正常。沙士比亚的悲剧现在英国的年轻人也理解不了,2个孩子为过家家式的爱情就不活了,纯属吃饱撑的。
                        • 嘿嘿,我看红楼二十多年,路人现在观点大概与我在十多年时想法相似.不过有一件事与她完全不同.就是相比黛玉,宝钗才是真正心机重的人,这并不是人云亦云,而是书里明摆的事实. 所以我说你不必跟她争论, 连这个最基本的都看不出来的,理解力真的是有限. 看书看人不要只看表面文章,
                          眼光要放长远,有时更要放在整个历史背景中去理解. 像我们这样早过了愤青年龄的人, 判断人判断事不会非黑即白.
                          • 二十年前看不懂红楼时才随人云亦云感叹宝黛之恋,红楼越剧版,87红楼都是如此描述,这才是俗解主流.恕我直言,您老这是还俗了.
                        • 单纯和淡定还是有区别的.看红楼被宝黛之恋无疾而终为此扼腕痛惜,愤世嫉俗,痛骂旧社会礼教杀人的才是我以为的单纯. 至于先入为主的框框,总以宝玉为正面形象贯读全文,则理解全反.顾此失彼,逻辑错乱.只能断章取义.曲解强辩.
                          至于你说的两个人感情好没能圆满就以此认为是红的表达主题,那意境才是真正的低俗化了.本该以佛道哲学之心去淡看林林总总的人世间悲欢离合众生百态,所以曹公灵性萌动,写下如此超凡脱俗的妙文.读者若无出世之悟,妄动凡心纠结其中情感纠合,才是落了的凡心,归了俗套.误读此奇书至此.还不醒来.

                          举个有趣的现代例子好理解一些, 有日我看立体电影, 如无立体眼镜, 其间景物皆模糊重影,此为不取其道,以致混沌看物纵然费神也皆枉然. 有人提醒, 要带眼镜看, 好,结果直接找副眼镜不理解的反戴上了,不模糊了,也没重影了.可是景物皆反相别扭. 有些人自可认为这就是其所要表达的意境,乐得其中,每到景物反相别扭的地方,皆以艺术化,反讽,反话来囫囵吞枣过之 而我宁愿改变视角,换正角度看,各人物心态描述都立体呈现.所有隐晦和阴霾一扫而空.

                          红楼梦本是中华文学之瑰宝明珠, 其闪亮的光芒, 不是用隐晦,反语,讽刺,甚至表面华丽的文字堆积就成的, 若只能由此悟性, 必会处处不求甚解,以取巧心态去理解(比如这是反语啊,那是暗合啊,不可单看字面啊等等, 把书给读的暗了.还自以为聪明的看出道道了.其实是过用心机来解读了), 此书上合中华文化哲学理念,立意才会提高到奇书的境界. 世人少有明白.
                          • 这世界本就自作聪明的庸人居多,总以为把简单的复杂化了方显自己本事。你也不必浪费口舌了,由着他/她们自我陶醉好了。否则越发活的没自信了。
                          • 红楼梦就是这么一本奇书,千人能看出千种滋味。有单纯为情感叹的; 有探索当时的社会结构的;有引伸至时代的变迁,新旧文化思想的冲突的;甚至更多。 我觉得不必一定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到别人之上, 还是各人看各人的滋味吧!
                            • 谢谢,yoyo23网友说的很好.各自观看的角度不同.各取所需也是一种乐趣.
                            • 观点不同很正常,大家可以探讨一下各自如何得出或形成各自的观点的。但没有举证或分析,只是一味得给人带帽子或攻击是不是有点儿过了,而且这种人才是“真正的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到别人之上“。不是说你,只是说一个现象。
                              我个人很欣赏路人的态度。 我不认为ta在强加自己的理解到别人之上, 因为“强加“意味着没有根据得让人接受。我修养不够,嘴巴偶尔刻薄一下,在这先检讨。
                              • 说实话是好事, 只要不是刻意伤害谁,不必检讨。 也特别指出,我上面说到的强加,并非特指"路人"网友。连红学家们都曾为红楼大打出手,可见这争论既不是我们引起的,也并非我们可以结束的。 至于我们呢, 适当的讨论,表明自己的看法,打发一下时间,就挺好的了,你说呢?
              • 你的理解力和领悟力让人无法跟你沟通.对不起, 算我之前的话没有跟你说过.
        • 你太可爱了。以黛玉的聪明,自然是做什么都行的。
          只是你打算让她做什么?经济学问?
          我本来写这段话是想让你走出来,黛玉是个艺术形象而已,你你你偏要赋予她这个那个。。。我倒宁肯她是纯洁的,孤傲的,不合时宜的,不必与他人去比。
          • 还是黛玉更可爱; 坏了,我看我是走不出来了 :)
    • 建议纯水写小说吧。
      • 太受宠若惊了!
    • 写得太好了,大大的赞一个。我也觉得是贾母死,王夫人主持娶了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