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这是你的引文:
http://rolia.net/f/post.php?f=0&b=60&c=6050&tno=712247&pno=6536619&
说老实话,我实在不打算花太多时间,去阅读这部几乎让我崩溃的书,另外的原因就是,该书已经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其局限性与历史进步性已广为世人所共识。更重要的原因是,三百多年来,无数古圣先贤已经对此书做过无数的讨论与阐诉,我只须把公认的理解,当做自己需要的结论即可,而没有必要再去逐字逐句地“参悟”,就象如果我想看电视,完全可以去超市买一台回来,全无必要自己再去造一批晶体管、集成电路板……
但是,既然你一直坚持不懈地从此书的序中引一些你认为支持你观点的引言,那么我们就花点时间看看斯宾若莎在这篇序中,表达了什么观点。不知你有没有感觉,我的语言方式已经颇有斯宾若莎的“风格”了,真累。
人的思想不可能脱离其所处的时代,以我有限的历史和基督教知识,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与本书有关的历史(以下引自维基百科相应词条):
中世纪:约476年-1453年。
“罗马教皇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建立了教皇国,并且伪造了《君士坦丁赠礼》文件,声称当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罗马城,拉特兰宫等地交给了教皇。教会统治非常严厉,并且控制了西欧的文化教育。教士不能结婚,主张禁欲,要求人们将一切献给上帝才能死后上天堂,另一方面圣职买卖现象又很严重。宣扬三位一体、原罪说等经院哲学,严格控制科学思想的传播,并设立宗教裁判所惩罚异端,学校教育也都是为了服务于神学。在教皇格里高利一世(590年-604年)时期,古罗马图书馆也被付之一炬。
另外為了對抗中東地區的伊斯蘭教國家,並復天主教聖地之一的耶路撒冷,教皇发起了八次十字军东征,此舉對後來歐洲與伊斯蘭世界的發展造成了影響。”
简单地归纳一下可以说,中世纪是宗教对世俗的“禁锢”。
文艺复兴:14世纪至17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人文主义(英语:Renaissance humanism)的方法,并在艺术创作中追寻现实主义和人类的情感。”
“总而言之,文艺复兴可被视为学者们研究和改善俗世的一次尝试,他们通过复兴古典时代思想和创新思考方式来推动变革。”
简单地归纳一下可以说,文艺复兴时期是世俗对宗教的“挣脱”。
宗教改革:是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
“中古世紀的人民主要的心靈依靠都是宗教,對於外在的教會禮規非常重視。”
“人民對教會的要求日漸升高,但是教會卻一項也無法完成,迫使人民轉向其他神秘宗教以安撫自己的心靈。”
“虽然宗教改革派进行改革的初衷只是反对罗马天主教会,但是这场改革无形中给欧洲带来了自由、宽容的新气息,从最初对不同信仰的包容到后来对不同政见的包容,这场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进步。”
简单地归纳一下可以说,宗教改革是宗教与世俗的“分离”。
好了,了解了历史,我们再来回头看《神学政治论》,该书著于1655-1670年,正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后期,从1670~1676年间,各种宗教会议对该书及作者共发出30多次谴责。书被查抄、烧毁、禁止销售和再版。
很显然,当时的教会对这本书的观点是不认可的。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再次申明,我并未通读全书,仅是从其序言中管窥一豹。
我们先来大略地分一下段:
“人若是能用成规来控制所处的环境……总是为大众所深喜的。”
此段主要是说“迷信”,“迷信是由恐惧而生,由恐惧维系和助长的。”、“迷信只能为希望、憎恨、忿怒、与欺骗所维系。”、“迷信完全出于强烈情绪的变迁,而不是来自理智。”
“自来轻躁没有定见可以招致可怕的战争与革命……就会与争辩有截然的分别了。”
此段主要是说,专制政治利用大众因恐惧而生的迷信,来统治人民。“对乱民最有左右力量的是迷信”、“并且用教条以蔽塞人心,使人没有用清醒的头脑来考量的余地,连怀疑都是不可能的。”、“专制政治的秘诀主要是欺骗人民,用宗教的美丽的外衣来套在用以压倒民众的畏惧的外面”
“那么,我们幸而生于共和国中……不过我先要说一说我何以会写这本书。”
此段主要是说,民众完全可以有思想自由而“于社会的治安没有妨害”。
“我常怪自夸信从耶教的人,以仁慈、欣悦、和平、节用、博爱炫于众,竟怀忿争吵,天天彼此憎恨。这倒是衡量他们信仰宗教最好的标准。……理论的学说则不能让我们心服。”
此段主要批判(贬义)了教会的作为,“如果认为这些人才有上帝所赐给的光明,这是多么可怕的荒唐!”
再插播一点历史,自文艺复兴以来,随着人类认识的觉醒,越来越显明《圣经》中的描述与人类知识的不符,但是由于对《圣经》的解释权只掌握在教会手中,所以教会开始试图寻找能够自圆其说的方法,甚至强调理解《圣经》应从喻义而非字面含义来理解。这种现象目前仍在继续,比如你就强调过巴别塔高度的“喻义”。
“其次我研究了……哪个也不能说是哪个的附庸。”
这段应该是此序言的核心部分,作者认为,对《圣经》的理解是每个人都能利用“普通的知识”做到的,不是所谓“预言家”的专利,用现在的话就是说:别忽悠了!
“不但如此……社会也蒙其害。”
此段的意思是,对世俗的统治,应交给“国家与行政当局”,而不应再由教会把持,即“政教分离”。
“在讨论以上诸点以后……忠义和道德完全不相违背。”
此段的核心为:“让人人自由思想说他心中的话,这是统治者保留这种权利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最好的办法。”不要忘了,此书的书名是《神学政治论》,作者在最后几章所论述的是政治。
段分完了,该总结中心思想了:
人会迷信,而专制政治利用人的迷信来奴役人民;教会的作为是可笑的;人人都应有思想自由,完全不必为教会所忽悠;政教应分离,世俗的统治应交给共和国政府去办。
所以,读书不能脱离成书的时代背景,更不能忽略书中针对的对象。本书的对象是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治,抗议他们禁锢了自由的思想,而不是已经把自由思想当做“公理”的现代社会。我以前举过例子,一杯50度的水,它比冰热,比开水冷。对应此书,教会是冰,现代社会是开水。更无庸置疑的是:历史是不会倒退的!
我知道,即使我码了这么多字,对你的认识也是没有任何触动的,这是因为你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我甚至可以打赌,你不会认真读完这些文字的。换言之,这篇文字的目标读者不是你,我前面说过,回复你只是为了不给那些藐视科学的人(们)留下口实,让不明真相的人(们)知道,不是谁喊得多,谁就掌握了真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http://rolia.net/f/post.php?f=0&b=60&c=6050&tno=712247&pno=6536619&
说老实话,我实在不打算花太多时间,去阅读这部几乎让我崩溃的书,另外的原因就是,该书已经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其局限性与历史进步性已广为世人所共识。更重要的原因是,三百多年来,无数古圣先贤已经对此书做过无数的讨论与阐诉,我只须把公认的理解,当做自己需要的结论即可,而没有必要再去逐字逐句地“参悟”,就象如果我想看电视,完全可以去超市买一台回来,全无必要自己再去造一批晶体管、集成电路板……
但是,既然你一直坚持不懈地从此书的序中引一些你认为支持你观点的引言,那么我们就花点时间看看斯宾若莎在这篇序中,表达了什么观点。不知你有没有感觉,我的语言方式已经颇有斯宾若莎的“风格”了,真累。
人的思想不可能脱离其所处的时代,以我有限的历史和基督教知识,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与本书有关的历史(以下引自维基百科相应词条):
中世纪:约476年-1453年。
“罗马教皇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建立了教皇国,并且伪造了《君士坦丁赠礼》文件,声称当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罗马城,拉特兰宫等地交给了教皇。教会统治非常严厉,并且控制了西欧的文化教育。教士不能结婚,主张禁欲,要求人们将一切献给上帝才能死后上天堂,另一方面圣职买卖现象又很严重。宣扬三位一体、原罪说等经院哲学,严格控制科学思想的传播,并设立宗教裁判所惩罚异端,学校教育也都是为了服务于神学。在教皇格里高利一世(590年-604年)时期,古罗马图书馆也被付之一炬。
另外為了對抗中東地區的伊斯蘭教國家,並復天主教聖地之一的耶路撒冷,教皇发起了八次十字军东征,此舉對後來歐洲與伊斯蘭世界的發展造成了影響。”
简单地归纳一下可以说,中世纪是宗教对世俗的“禁锢”。
文艺复兴:14世纪至17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使用人文主义(英语:Renaissance humanism)的方法,并在艺术创作中追寻现实主义和人类的情感。”
“总而言之,文艺复兴可被视为学者们研究和改善俗世的一次尝试,他们通过复兴古典时代思想和创新思考方式来推动变革。”
简单地归纳一下可以说,文艺复兴时期是世俗对宗教的“挣脱”。
宗教改革:是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
“中古世紀的人民主要的心靈依靠都是宗教,對於外在的教會禮規非常重視。”
“人民對教會的要求日漸升高,但是教會卻一項也無法完成,迫使人民轉向其他神秘宗教以安撫自己的心靈。”
“虽然宗教改革派进行改革的初衷只是反对罗马天主教会,但是这场改革无形中给欧洲带来了自由、宽容的新气息,从最初对不同信仰的包容到后来对不同政见的包容,这场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进步。”
简单地归纳一下可以说,宗教改革是宗教与世俗的“分离”。
好了,了解了历史,我们再来回头看《神学政治论》,该书著于1655-1670年,正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后期,从1670~1676年间,各种宗教会议对该书及作者共发出30多次谴责。书被查抄、烧毁、禁止销售和再版。
很显然,当时的教会对这本书的观点是不认可的。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再次申明,我并未通读全书,仅是从其序言中管窥一豹。
我们先来大略地分一下段:
“人若是能用成规来控制所处的环境……总是为大众所深喜的。”
此段主要是说“迷信”,“迷信是由恐惧而生,由恐惧维系和助长的。”、“迷信只能为希望、憎恨、忿怒、与欺骗所维系。”、“迷信完全出于强烈情绪的变迁,而不是来自理智。”
“自来轻躁没有定见可以招致可怕的战争与革命……就会与争辩有截然的分别了。”
此段主要是说,专制政治利用大众因恐惧而生的迷信,来统治人民。“对乱民最有左右力量的是迷信”、“并且用教条以蔽塞人心,使人没有用清醒的头脑来考量的余地,连怀疑都是不可能的。”、“专制政治的秘诀主要是欺骗人民,用宗教的美丽的外衣来套在用以压倒民众的畏惧的外面”
“那么,我们幸而生于共和国中……不过我先要说一说我何以会写这本书。”
此段主要是说,民众完全可以有思想自由而“于社会的治安没有妨害”。
“我常怪自夸信从耶教的人,以仁慈、欣悦、和平、节用、博爱炫于众,竟怀忿争吵,天天彼此憎恨。这倒是衡量他们信仰宗教最好的标准。……理论的学说则不能让我们心服。”
此段主要批判(贬义)了教会的作为,“如果认为这些人才有上帝所赐给的光明,这是多么可怕的荒唐!”
再插播一点历史,自文艺复兴以来,随着人类认识的觉醒,越来越显明《圣经》中的描述与人类知识的不符,但是由于对《圣经》的解释权只掌握在教会手中,所以教会开始试图寻找能够自圆其说的方法,甚至强调理解《圣经》应从喻义而非字面含义来理解。这种现象目前仍在继续,比如你就强调过巴别塔高度的“喻义”。
“其次我研究了……哪个也不能说是哪个的附庸。”
这段应该是此序言的核心部分,作者认为,对《圣经》的理解是每个人都能利用“普通的知识”做到的,不是所谓“预言家”的专利,用现在的话就是说:别忽悠了!
“不但如此……社会也蒙其害。”
此段的意思是,对世俗的统治,应交给“国家与行政当局”,而不应再由教会把持,即“政教分离”。
“在讨论以上诸点以后……忠义和道德完全不相违背。”
此段的核心为:“让人人自由思想说他心中的话,这是统治者保留这种权利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最好的办法。”不要忘了,此书的书名是《神学政治论》,作者在最后几章所论述的是政治。
段分完了,该总结中心思想了:
人会迷信,而专制政治利用人的迷信来奴役人民;教会的作为是可笑的;人人都应有思想自由,完全不必为教会所忽悠;政教应分离,世俗的统治应交给共和国政府去办。
所以,读书不能脱离成书的时代背景,更不能忽略书中针对的对象。本书的对象是政教合一的专制政治,抗议他们禁锢了自由的思想,而不是已经把自由思想当做“公理”的现代社会。我以前举过例子,一杯50度的水,它比冰热,比开水冷。对应此书,教会是冰,现代社会是开水。更无庸置疑的是:历史是不会倒退的!
我知道,即使我码了这么多字,对你的认识也是没有任何触动的,这是因为你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我甚至可以打赌,你不会认真读完这些文字的。换言之,这篇文字的目标读者不是你,我前面说过,回复你只是为了不给那些藐视科学的人(们)留下口实,让不明真相的人(们)知道,不是谁喊得多,谁就掌握了真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