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闲聊孩子的棋类教育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棋类的乐趣,喜欢的就不多提了。我四岁学会了下中国象棋,会下围棋是在13岁。当然那时也没什么条件,就是小时候胡同里路灯下,教室课桌,以后高中,大学,工作,美国,加拿大,,,,反正赢多输少,有了一点点体会。

看到孩子活跃,反应快,于是就教棋,一开始中国象棋,后来看到国际象棋更具西方特色,就硬着头皮边学边教,后来孩子的水平到了一定程度,我这游击队的素质不能再耽误了他们,就下决心把他们送到专业得老师那里学习正规的技巧。

幸运的是,现在和孩子们比,我还可以再叫叫板没商量。

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比,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但细究起来,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象棋讲究的是排兵布阵,相士有着严格的活动范围,帅将只在皇宫周旋,马有别腿,炮的布局敲山震虎,棋力相当的,于对子中寻找战机,攻守尽力滴水不漏。

国际象棋有更多的灵活性。每个子下起来是没有国界的,BISHOP,KEIGHT没有拌腿一说,PAWN拱到底就成为了QUEEN,KING与ROCK的互相易位增加了局势的诡秘,各个子分工不同,具备的能力不同,构成的变化是目不暇接,战局更加扑朔迷离。

下棋需要的是灵活,耐心,有时声东击西,巧捉瓮中之鳖,有时默不作声,希望对手出臭然后力挽狂澜,在形势占优时,注意戒骄戒躁,做到笑到最后,赢棋后谦虚致意,形势危机时,也要控制情绪,寻找对方的漏洞,利用时间,打心理战,磨掉对方的耐心,死缠硬泡,最后输棋,也应该落落大方,向对方表示祝贺。

很高兴孩子们在学棋的过程中,慢慢的在领会这些道理,大儿子终于走上了一条正路。女儿的思维不是对逻辑,算法很擅长,但也有了一些训练,小儿子比他们学的都更早,智力的启蒙刚刚开始。

围棋在北美也慢慢的有了更多的本地爱好者。曾参加过一次规模浩大的北美围棋活动,竟然发现主要负责人,大多数的比赛者都是白人。

围棋比象棋的不同是,开局的风格,中盘的手筋,后盘的收官。奇妙的是,每个子都是一样的,落子的效果在于对所占领土的精确计算。开局时讲究的是金角银边草肚皮,中盘的战斗力,大棋的绞杀,结尾对劫才的使用,一分一厘的占领。

高手下围棋是行云流水之势,落子左右逢源,前后呼应,双方布阵阴阳错和,黑白角力,美丽的几何图案令人赞叹,久观不厌。

孩子学围棋其实也很快,扭羊头猎杀气势非凡。但可惜,时间就是这么多,该学习的有很多,学好每样都及其不易,爱好广泛是很重要,但平时的功课还是要抓紧,围棋拖的时间也很长,一般很难有耐心一直下到收官到底。。。。

东西学多学少其实是次要的,自身对知识的渴求,对人的尊重,对规律的悟性,对生活的态度,才是做人修炼要逐次达到的目标。棋类实在是很好的修炼的方式。我们作父母的,就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授之与渔。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闲聊孩子的棋类教育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棋类的乐趣,喜欢的就不多提了。我四岁学会了下中国象棋,会下围棋是在13岁。当然那时也没什么条件,就是小时候胡同里路灯下,教室课桌,以后高中,大学,工作,美国,加拿大,,,,反正赢多输少,有了一点点体会。

    看到孩子活跃,反应快,于是就教棋,一开始中国象棋,后来看到国际象棋更具西方特色,就硬着头皮边学边教,后来孩子的水平到了一定程度,我这游击队的素质不能再耽误了他们,就下决心把他们送到专业得老师那里学习正规的技巧。

    幸运的是,现在和孩子们比,我还可以再叫叫板没商量。

    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比,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但细究起来,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象棋讲究的是排兵布阵,相士有着严格的活动范围,帅将只在皇宫周旋,马有别腿,炮的布局敲山震虎,棋力相当的,于对子中寻找战机,攻守尽力滴水不漏。

    国际象棋有更多的灵活性。每个子下起来是没有国界的,BISHOP,KEIGHT没有拌腿一说,PAWN拱到底就成为了QUEEN,KING与ROCK的互相易位增加了局势的诡秘,各个子分工不同,具备的能力不同,构成的变化是目不暇接,战局更加扑朔迷离。

    下棋需要的是灵活,耐心,有时声东击西,巧捉瓮中之鳖,有时默不作声,希望对手出臭然后力挽狂澜,在形势占优时,注意戒骄戒躁,做到笑到最后,赢棋后谦虚致意,形势危机时,也要控制情绪,寻找对方的漏洞,利用时间,打心理战,磨掉对方的耐心,死缠硬泡,最后输棋,也应该落落大方,向对方表示祝贺。

    很高兴孩子们在学棋的过程中,慢慢的在领会这些道理,大儿子终于走上了一条正路。女儿的思维不是对逻辑,算法很擅长,但也有了一些训练,小儿子比他们学的都更早,智力的启蒙刚刚开始。

    围棋在北美也慢慢的有了更多的本地爱好者。曾参加过一次规模浩大的北美围棋活动,竟然发现主要负责人,大多数的比赛者都是白人。

    围棋比象棋的不同是,开局的风格,中盘的手筋,后盘的收官。奇妙的是,每个子都是一样的,落子的效果在于对所占领土的精确计算。开局时讲究的是金角银边草肚皮,中盘的战斗力,大棋的绞杀,结尾对劫才的使用,一分一厘的占领。

    高手下围棋是行云流水之势,落子左右逢源,前后呼应,双方布阵阴阳错和,黑白角力,美丽的几何图案令人赞叹,久观不厌。

    孩子学围棋其实也很快,扭羊头猎杀气势非凡。但可惜,时间就是这么多,该学习的有很多,学好每样都及其不易,爱好广泛是很重要,但平时的功课还是要抓紧,围棋拖的时间也很长,一般很难有耐心一直下到收官到底。。。。

    东西学多学少其实是次要的,自身对知识的渴求,对人的尊重,对规律的悟性,对生活的态度,才是做人修炼要逐次达到的目标。棋类实在是很好的修炼的方式。我们作父母的,就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授之与渔。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Same thoughts.
      • 有好的老师介绍吗?国际象棋和围棋,多谢!
        • 别犯懒,自己现学现教吧--别说你自己没兴趣啊。游戏软件入门,人机对战开始, INTERNET VEDIO,名局解释提高,出去参加各种比赛实战。好歹有个1000分上下再找老师。俱乐部里大把高手愿意教。
          • 国际象棋软件有Chessmaster,界面非常友好,尤其喜欢里面的教程和教程里的quiz。不知围棋有啥好软件推荐?
            • 围棋真没有。当初俞斌几乎全职在钢院弄了好几年也没弄出来。
              • 围棋还是有游戏软件的,只不过水平不高,适合刚入门不久的。
                • 所有棋类,水平不论,好玩第一。就算真想加点教育内涵,望子成龙什么的,实战也是最重要的。围棋在这里实在不成规模。跟孩子试过,放弃了。入乡随俗,象棋吧,也挺好玩的。
                  • 对,是应该实战为主。初学者下围棋容易遇强则强,遇弱则弱。最近不是有个围棋比赛嘛,想让孩子去练练手,看看情况。
    • 我家孩子5岁半开始学的围棋,现在已经学了一年多了,每周一次课(一度曾经每周两次课),到目前为止棋还下得不成形,一起学习的其他孩子也差不多。不知道是不是教法有问题还是孩子理解能力有限。
      这个现状我很不满意。不知道你有没有好的老师推荐一下。
    • 我从高中开始下围棋,在弈城是5段,现实中或许有3段。不过没教过人。我觉得孩子要想学棋,也可以让他们在网上下下。
    • 阿拉对学棋泼些冷水
      阿拉大学毕业大阵子,下基层熟悉业务,到月底就要加班出报表,一般来说是正常下班以后吃了晚饭后再来加班,阿拉的师傅是个女的,由于离家近,一般她回家吃饭,来办公室比在单位食堂吃的会晚一些。一次,我们到办公室发现她已经到了,而且还已经干了不少活了。众人称奇,不料,师傅气呼呼的说,没有吃饭,她老公下棋去了,没人做饭。她老公单位没她好,工资没她高,下班早,一般如果要加班肯定是她老公做好了饭等她回家吃了赶快走,如果她回家做饭吃饭肯定是来不及的。

      师傅的老公是那个城市所在地区数一数二的围棋高手,小地方,当然也就是业余几段什么的,不过,作为业余选手,也算水平很高了。听这师傅说,常委老公下棋之事生气。

      爱下棋有个不好就是,如果不能当专业棋手而是业余棋手,将耗费大量的业余时间,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好像对工作学习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好处。

      因为爱下棋而导致家庭矛盾的,我听过不止一个两个故事,当然,迷下棋的人比迷赌博要强,更比迷嫖娼要强。
      • 完全同意,对胜负心太强的人来说下棋和赌博很类似,除了不带赌金,不会破产以外,害处都查不多。
      • 这一总结挺逗!小时候,老师说:小猪猪和小白鼠的LIFESTYLE 是不一样的。 哈哈。。。
        • +1,读书,打牌,打球,上网,玩游戏,钻研科学的,哪样上瘾了都影响家庭生活,下棋并不比哪样更极端。人生如果没有一样真正的爱好,其实很乏味。
      • 围棋古称“木野狐”,容易上瘾。不过,这在个人的把握。不能因为,比如,上网成瘾就戒绝上网。
        如果有正当的引导和气氛,围棋是很好的娱乐,还可以锻炼思维,修身养性。所以可以位列“四艺”。象棋的思路与围棋比,十分简单,所以计算机可以战胜象棋世界大师,却下不赢围棋初段。
    • 说的不错。可惜我自小对下棋打牌,以及任何有输赢,有竞争性的活动都不敢兴趣。一直以为是因为自己笨,后来才知道是自己太nice了,看不得对方输. lol
    • 最后一段写得很好。不过,棋类毕竟只是游戏,纸上乾坤而已。借题发挥一下:教育之本就该是授之与渔。而中国的应试教育,陪养出的只是熟练工匠。可惜很多家长虽移民海外,却还在小孩教育上穿新鞋走老路。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