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自然、自立、自由,我们的育儿经
当许多人与我们交流带孩子经验时,总是停留于各种具体问题,但我们却更愿从讨论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开始。
为什么?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对这个孩子管用,未见得对其他孩子有效。而且孩子在飞速地成长,此时管用未见得彼时管用。每一位父母都有着比孩子更高更多的智慧和经验,只要方针战略上对了,又肯动脑筋,不被感情迷惑,在具体问题上都不难找出适当的方法。
目前我们总结了三大原则,简称为“三自”原则:自然、自立、自由。
一、自然
孩子的各种抚养及教育方法,首先要顺应孩子的自然,所有的经验哪怕是最权威说的也只能作参考。这叫实践出真知。
生大儿子时,第一天,他不想吃只想睡,家庭医生曾说,婴儿生下来时,从母体里所带的养份,可以供三天。但护士却监督我们每两个小时喂奶一次,我们也这样做了,可他就不吃,为了应付护士,只好装样子喂,后来护士发现了,说喂得不好,不准我们回家。病房里又闷又热,空气也不流通,老婆休息不好。坚持要回。护士就威胁说:回去后喂奶出了问题,不要来找我们。还说什么不喂的时间长了,孩子就不知道怎么吃奶。
回了家,心里也是悬着的。没多久,儿子拉了一大泡胎粪,嗷嗷直叫,从不吃变成不够吃。这正好说明当初他不吃是因为不饿。
该怎么带孩子?
孩子的身体变化会告诉你,只要仔细观察,就能找到答案。抱着这样自然的态度。后来儿子断奶,加辅食,分床睡等关口,都很顺利,水到渠成。比如断奶,我们并没有规定什么时间。当发现儿子吃了很多奶,却老饿,好象奶总是不够时,就开始考虑断奶。喂辅食,发现他对某些食物有兴趣了,看他的眼神,表情、咀嚼动作可知,就试着喂。
孩子的胃有一个生长过程,当成长到一定程度,他自然会对母奶以外的食品感兴趣,没必要人为地设定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儿子不挑食,但是不喜欢吃青菜,连喝菜汤都吐,可能某些人对此又要说蔬菜很重要,有维生素,纤维,一定要吃。我们的态度是:不吃就不吃,不强迫。他三岁以后,自已才开始主动吃青菜。这更使我坚信孩子的胃是有一个生长过程。而且可能每个孩子具体生长的过程不一样,只要不人为地灌,不让他产生反感情绪,时候到了自然会吃。
儿子是肉食动物,无肉不欢。女儿正相反,八个月时第一种喜欢吃的辅食是豆腐,我们吓一跳。觉得豆腐是高蛋白,不易消化,应先吃点米糊,稀饭之类的适应一下。 观察了几天,粪便正常,就放心了,最后豆腐成了她的主食。萝卜,冬瓜和黄瓜都是她的最爱,肉也吃,但多吃一点,大便就不通畅。
有朋友喂小孩,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候吃,完全按照书来。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一吃饭就跑,大人追着喂,一顿饭要吃一个小时,嘴里还包饭半个小时,然后找个地方吐了。我们听着都难受,说明孩子对吃饭已经厌恶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而我们儿子吃饭二十分钟搞定。
饥饿是孩子吃饭最好的动力,一顿不想吃或者吃得不多,没关系,下一顿饿了,自然就吃得多了。不过为了建立他良好的饮食习惯,有一规矩,如果这一顿不好好吃,在吃下一顿之前,不准吃零食。饿了就饿着。
要想小儿安,须保三分饥和寒。有一朋友家的孩子吃得不多,长得也不好,大人们很着急,老想着给她加强营养,可她就不愿吃。听了他们的叙述,我说:估计是孩子消化功能不好,说不定还有滞食,如果她不吃,就让她饿一饿,消消食,而且每次不要吃太饱,能吃十分也只给七分量,等胃口开了再说。大人一听就急了,本来我们就担心她营养不良,你还让她挨饿?
消化功能不好导致营养不良,一是因,一是果,因果倒置,怎么可能解决问题?
生小女儿,我们自觉有经验,反而出问题了。大儿子在六个月左右开始吃辅食,有书说,六个月后母乳营养成份不够,必须加辅食。可是女儿不接受,哭闹拒绝,开始我们不太在意。因为女儿情绪不明朗,经常有些莫名其妙的哭闹,搞不清她倒底想要什么,这样我们就大意了。直到她吐了两次,而且连母奶也吃得不好,才让意识到辅食出问题了,估计胃受伤了。立即停止,担心营养不良,谁知随后的一个多月,越长越好。儿子七个月时,,母乳已经不够了,对于女儿依然充足。
这样的经历让我们恍然大悟,我们在用儿子的经验套女儿,没有遵从她的“自然”。我觉得母亲的乳汁与婴儿的需求是一体,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供给(只要母亲不是太劳累,情绪上没有大波动。)当年带儿子没有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反而暗合自然,
在这一原则下有一操作方法叫:
小心观察,大胆放养。
圈养好?还是放养好?当然是放养好。
放养对孩子在精神上,肉体上都比圈养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对于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的发展有极大的好处。但放养出危险的机会
也更大。
怎么办?
这就需要大人小心观察。可以想象这样的情景:孩子在自由自在的玩耍,但背后始终有一双眼睛在默默地看着他,替他消除一切他所不能承受的潜在危险,
家附近有个儿童游乐场(playground),在这里我看见很多大人对孩子极其保护,孩子稍有一些大胆的动作,就会制止。
有一篇网文这样写道:
我说的“放养”,是鬼子不兴像中国父母那样,其天职便是给孩子设定种种清规戒律,不许这样,不许那样,而是在密切的监视下任孩子去乱跑乱跳。最典型的是酒梨•萝卜刺演的那部《后娘(Step Mom)》上的一个镜头:前后娘坐在运动场上,死死地盯着那七八岁的儿子爬在一个高高的铁架子上,手持木剑与另一男孩打斗。那前娘把心提到嗓子眼里,不断地喃喃道:Be careful, sweetie. Be careful, sweetie,却既不过去制止,又不过去大声叮嘱。直到那孩子摔了下来,生父才与前后娘一道疾奔过去,抱起孩子来便往医院跑,缝了五六针还打了石膏。
我觉得以上的两种态度都有遍颇之处。
儿子还不太会走路时,我就把他放在滑梯顶端的平台上玩,感觉有点危险了,就站在旁边,伸出双手虚接着,以防万一。但我并没有立即制止,而是在观察孩子面临危险时会有怎样的反应。他爬来爬去,他爬至边缘时,一看下面是悬着的,就爬回去,又爬到另一边,发现下面有一个阶梯,就伸脚去试。
他在观察,在研究。这说明孩子天生就具备一定的对某些危险的感知及判断能力。如果此时大人不加思索地对他施以保护,那他自身的这种能力就被压制。(这里有个程度的把握,只有觉得危险可以在大人的控制下才能这样。否则应当制止,比如在孩子过马路,穿停车场时,无论他是否愿意,我们都必须牵着他的手。)
这个滑梯的一边有一不规则形状的梯子,有一次儿子上到一半就上不去了,又不知如何下来,卡在那儿,一双小胖手紧紧地扣着梯子,哇哇直哭。我们在旁边一举手就可以让他脱离困境,却没动作,想看看他会如何应付,结果他卡在那儿约二十分钟,最后在我的引导下终于成功登顶,那个高兴劲,全家人都高兴地抱在一起。
有朋友听了此事,说我们狼心狗肺。其实这对他是一次极好的考验和学习。这个游乐场是为5岁到12岁的儿童设计的,可我们儿子三岁以前就几乎把各种设施玩个遍。其间立有两堵墙,墙与墙呈九十度夹角相连,墙上有一些洞供孩子们攀爬用。如何从一堵墙爬到另一堵,儿子着实费了不少心思,试了很多次,最后终于成功。此时,一群在旁边玩耍的少女们正不可思议地看着他。等他跳到地上后,热烈地鼓掌欢呼起来,此时儿子兴奋得满脸通红,对她们鞠了一躬,(不知从哪儿学来的)然后高举着双手,吼了一句:I CAN DO IT. (我能行!)就去玩其它了。
“自然”不是完全顺从孩子的愿望,否则就成了溺爱。怎样才能不溺爱?这就需要第二个原则:自立。
相信所有溺爱孩子的父母是出于爱,不是想着“害”他。不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有着同样感情,他们之间唯一的差别是来自于不同的见识。
人为什么要生孩子?
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育是为了延续自已的生命。
什么叫延续?
当自己不在了,自己的孩子还在。
这就是生养孩子的本质!很多父母不会去想他们不在时,孩子将会怎样。总是想他们在时应当给孩子怎样的爱,如何的帮助。
这些父母总是想着在有生之年,能给孩子多少帮助,就给多少。而我们正好相反,对于孩子,能不帮他,就不帮助。培养自立。从他生下来起,从他开始呼吸,吮奶,以至后来的穿衣,吃饭等等,孩子能做的事,我们绝不代劳。,这样孩子得到了锻炼,大人也轻松一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有一朋友说,她孩子学走路时,由于总要弯腰去扶,最后腰痛得受不了,只有送回国。当我们的儿子学走路时,清空一间房,里面丢一个纸箱,他推着纸箱走来走去就学会了。摔了哭,就让他哭。哭完了,站起来再走。最后他摔跤,不哭反而笑。
对待孩子的哭,不能动不动就抱就哄。因生理原因的哭,如是饿了,屎尿等原因,应马上解决。如是情绪上的原因就要看情况。一般来说,哭说明他有些不舒服,但哭本身又是一种重要的自我调节手段,孩子哭时,全身特别是内脏都在运动。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这一口气就从哭开始。
根据观察孩子的哭,我总结了三个阶段:
一、只用嘴在哭,喜欢唱歌的人可发现,他只是口腔共鸣,这样的哭大多是假哭,不用去理会。
二、哭声到胸,胸腔共鸣。这是真哭的开始。这种状态对孩子是很好的锻炼,肺活量,横隔膜,胃肠都会运动到。如果哄,虽然不哭了,但自我调节能力就得不到发展。
女儿不象儿子那样爱活动,但她爱哭,每次哭够了,吃得好,睡得香。女儿一开始哭就能到胸,但总是哭一会儿,停一会儿,两眼直转。有人在,就哭,没人在,就不哭,说明还是第一阶段。当她哭个不停,很投入地哭时,才是第二阶段。
三、哭声到腹,腹腔共鸣。也就是全身共鸣。孩子生下来时就是这种哭。这种哭不易过久。有人说孩子哭久了会引起疝气,可能是指这一阶段。只要不让孩子在这一阶段哭得太久,应当无事。除了生下来那次,儿子至今只有二次。
儿子的第二次是在他长很严重的湿疹时候(第一次下面再讲),痒,睡不好觉,哭,妈妈就只好哄。我一看这不是办法,哄能把湿疹哄好吗?我觉得是儿子内火太重,应该让他发泄一次。于是早晨起来,他痒开始哭,就让他哭,我坐在旁边看着。从第一阶段哭至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时,他哭了很久,凄惨的哭声飘荡在空荡荡的房子里,(那时我们刚搬新房,还没来得及买家具,睡地铺),我依然观察着。老婆受不了,冲过来对我吼,你有没有良心啊。我对她说,不要以为我好过,他哭,我心里难受,但还是得让他哭!
最后,儿子用尽全身之力暴吼一声(第三阶段),就不哭了。随后,他即是痒也不哭,大概是绝望了?说来奇怪,第二天,湿疹就好了。
儿子十个月可以独睡一房,三岁以前会收拾玩具,四岁以前自己早上起来尿尿,穿衣裤袜子,然后边玩耍,边等着大人起来给他做早餐(这样大人可以多睡一会儿。)这一系列的进步,主要靠他自己,大人很少手把手地教他。孩子总是在观察大人们的行为,当他觉得有趣味时,就会跃跃欲试,如果这时顺势指点一番,很快就会了。事半功倍。如他没有兴趣,强迫学,那双方都累。我们唯一一次手把手地教儿子,就是教他穿鞋子时,分辨左右,教了他N次,还是记不住,最后我们的结论是他没觉得左右穿反了拐扭,是在死记硬背。
很多大人觉得让孩子这么早就开始生活自立,是让孩子受苦,不忍心。恰恰相反,我们儿子学这些时,都当作玩,学会了,特有成就感。不让干还不行。儿子坐车,扣安全带,关车门,都要亲自做。有时顺手给他关了,就闹,然后带着哭腔,严肃地对我说:爸爸,让我来关,好吗?
对于教育,我们有一理论叫“活教死不教”。教活知识,不教死知识。这二者如何区别?讲一个哑吧卖汤元的故事。一个哑吧在路边摆摊卖汤元。当有人问他怎么卖时,他手一指碗,比个八,再比个四。别人一看就明白了,一碗八个,四块钱。有一个顽皮的小孩站在旁边也跟着比划,后来哑吧走了,小孩还在比。买过汤元的人一看就知道,他在学哑吧,没买过的人就看不懂了,他在干嘛?
哑吧的手势好比知识,在哑吧那里就是活知识,有汤元在那儿摆着,在小孩那里,没有相应的境界依附。就是死知识,
知识本无死活之分,知识只是人类对各种境界认知体验的表述,它仅是一个载体。但知识的教法与使用却有死活之分。总是死用知识就容易成书呆子。
死知识活知识亦可互相转化。好老师能把死知识教成活知识,枯燥的定理公式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差老师能把活知识教成死知识。曾见过一位母亲带孩子散步,一路上,不停地在管教孩子,就连孩子之间该如何打招呼,如何玩都要管。孩子之间玩耍,即便语言不通,连比带划,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行,他们之间会自己发明交流方式,用得着大人去教吗?本是鲜活的体验,这一教成死知识了。
对于孩子来说,活知识,就是与他生活境界有关的东西,他能明白,获取这个知识的原因及结果,比如游乐场上的各种玩法,生活中的某些经验等等。所谓死知识,就是他不明白但不得不记住然。比如回答:你叫什么名字?你几岁了?儿子老是记不住顺序,回答正确的次数取决于概率。有一次儿子说:我two岁了。(中西结合,把我们笑翻)再比如从一数到十,快四岁了,数数时,还要漏几个。拿出四个棋子,问他是几,他看了半天,伸出四根胖手指,就是说不出来。说明他是明白的,只不过他还是在形象思维阶段,还没有建立符号思维模式。
一直不忍心强迫儿子进行这样的思维转换,自然也不会让他去背唐诗宋词这一类的死东西。为什么?
因为形象思维就是图形思维,是二维,符号思维是一维,从信息量的角度看,二维远远优于一维。爱因斯坦曾说过,他思考的过程是靠图形而非语言、声音。但是由于人类的语言以及书上的文字都是一维的,不掌握一维思维,孩子没法学习人类知识。他迟早得学,但是个人认为晚学比早学好,就算他将来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还得想法让他学会如何将一维思维转化成二维。
学死知识,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各种安全规则,上学以后,更会大量接触。我们只能尽量少教,所以不会指望他学校的成绩门门第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他的学习将放任不管,而是设法让他学到各种活知识。
在教育中,我们最喜欢的是“引导”,最讨厌的是“塑造”,塑造会伤害孩子很多天然的东西。而且塑造成型后,要改动就困难了,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你能保证现在你所准备的模子正好符合几十年后社会的需求?
目前教育儿子比较顺,儿子从小态度就非常明朗,有问题就哭,问题解决了就笑。女儿很麻烦,粘粘乎乎,比如喂她吃饭,不喜欢吃要哭,换上她平时喜欢吃的,还是哭,可能又不喜欢了,又换,换多了,老是吃不到,哭得更凶。只好等她安静下来,再试,终于吃了,原来刚才是因为她还没哭完,即是喜欢吃的也不吃。有时候正喂着,突然哭了,左换右试,还是哭,只有等她安静,才发现是有屎了,呆了这么久,屁股都红了,心痛。下次哭,记着先检查屎尿,这一次又没有,没有的时候,解了她的尿布,又哭。
生了女儿,终于明白什么叫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因为她眼里总是包着泪水,不时还有一颗挂在眼角上闪闪发光,这叫珠泪。女儿四个月时,还不会说话,居然一边哭,一边叫哎呀。仿佛之间,我看见了大街上有一女子坐在地上,捶胸顿足,抢天呼地。。。。。。
女儿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类语言中各种关于哭的描述:有声无泪叫嚎,有泪无声叫泣等等。好几次,不知什么惹了她,只听一声嚎叫,全家都无奈地叹一口气(包括儿子),正等着又一场琼瑶式的经典片断上演。突然没了声音,心一下就揪紧了,以为她哭得闭过气去,定睛一看,只见她泪眼汪汪,就是不出声,原来正在运气,准备作正式爆发。儿子情绪发狂时,严厉的态度可让他镇定。对于女儿,那是火上添油,哭得更欢。
这让我想起老婆平时,温文尔雅,举止得体,思维清晰,可一旦来了情绪,说话就不对劲了,与她理论,就开始胡言乱语:你不爱我,这日子没法活了。。。以前她越乱,我越清醒,也越兴奋,好似辩论到了高潮一般,正要遣词造句一一批驳她的谬论时,抬眼一看,已经哭得人仰马翻,不知东西南北。
自结婚以来,老婆情绪化,不讲道理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女儿更原始更直接的表现反而让我有了一丝明悟。那就是对于我家女人,无论大小,情绪化时,第一要素是让她安静。最关键是自己的情绪不能搭进去,比如当她说你不爱我时,千万不要分辩。但也不能不理她,或者一幅纯理性的模样,这只能让她觉得你很冷酷。应当心如古井照月,面象桃花春风,语如温泉流水,笑嘻嘻地和她绕,慢慢地把她带出感情的旋涡,再谈正事。
对于女儿的教育,还在艰苦摸索之中。不过我们发誓绝不让她将来成为林黛玉,林黛玉只能生活在童话里,就算最后宝玉和她结婚,也受不了的。
三、自由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人或许会联想到,要给孩子更多自由?本文意思与此不同。
一位母亲曾抱怨,一次聚会时,她的孩子带着其他家几个孩子到自家主卧房的床上,跳来跳去。这位母亲感觉不舒服,却又不知如何办才好。
把主卧房的门锁上,不就行了?
她回答:怎么能锁门呢?在北美是要讲自由的。不让孩子进门,她要伤心。
问题是给了孩子这样的自由,大人就失去了相应的自由。单就个体而言,自由就是无拘无束,但就群体而言,自由首先意味着自我约束,在一个群体中,如果一部分人极度地自由,别一部分人就会极度地不自由,每一个人都要接受一定程度的不自由,才能保证每个人相对的自由。
我们家楼上楼下,地下室,每一层楼都有孩子玩的房间。但是主卧,书房,客厅就有规距,比如不能随便扔玩具,不能在这里吃东西等等。朋友来作客,很惊讶房间的干净整齐,总觉不象是有两个孩子的家庭。这让我们很自豪。
作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爱和关怀,但这并不是无限的。见过听过太多的父母为了孩子完全牺牲自己的自由,时间,精力,好吃的舍不得吃,好穿的舍不得穿。我个人不同意这样。因为这样“高尚伟大”的行为背后往往(不是一定)隐藏着压抑,扭曲甚至变态。这种无私奉献背后往往(不是必然)包含着更大的私:要孩子出人头地,要孩子实现父母未完成的心愿,要孩子一生都对他言听计从,将来不仅孩子要听话,连孩子的配偶,孩子的孩子也得这样。如有违背,那就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当年我如何辛苦地把你拉扯大,你这样,怎么对得起我哟。
其实父母对自己的压抑最终会让孩子受害。在我们家,凡事首先考虑孩子。但不是一切为了孩子。一家人是一个整体,每个人,无论大小,都应有自己的自由。
这一原则在儿子生下来第三天开始生效。儿子第三天,估计是又想睡觉,又想吃奶,每次吧了几口,就睡了,一个小时后又闹着吃。一天要喂几十次,母亲根本无法休息。我一看,这怎么行?母亲休息不好,会影响奶水,最终孩子也会出问题。(我们没有任何人帮忙)书上说,这个阶段的孩子每天吃奶次数是8至12次,也就是平均每两小时一次。于是第四天,我们就坚持两小时喂一次。一小时后,儿子开始哭,不理他,两小时后再喂,还是不好好吃,一小时后又开始哭,继续不理。一天下来,他哭了六七次,每次一小时。(这里面也有一个可喜的变化,就是吃奶时,吮吸的力度越来越强。)直至晚上11点,我对老婆说,现在起,吃多少,多少次完全顺着他,结果吃完后,他一觉睡了五个多小时。第二天吃奶就正常了。这总算让从生产到现在一直没怎么休息的老婆回了口气。
现在我下班回家,老婆要做饭,我照看孩子,晚上八点钟以后,我有一到两个小时是完全属于我的时间,非紧急情况,任何人不得打扰。此后,又要管孩子睡觉,这时老婆就可以自由一下。到了周末,我要保证一个半天至两个半天开车送老婆逛商场,同时带孩子去公园玩。
在我们家,不会有“带孩子是女人的事”这样的说法,任何一个人太累了,另外的人都应施以援手。如果老婆太累,而我在一旁逍遥自在,一是自己于心不忍,二是长久下去,她心里有压抑,迟早要爆发。
自由原则也就是平衡原则,在个家里,每个人的付出与收获应当是平衡的。以后孩子长大点,还要搞家庭日,在这一天,所有人的角色完全颠倒。妹妹要象哥哥照顾她那样照顾哥哥,孩子们要学着照顾父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让每个人觉得他所享受的一切是理所当然,他要觉得这一切都是其他人辛苦付出而来。
为了保证每个人的自由,在我们家给孩子定了很多规距。曾担心这样会把孩子约束了,以后变得很死板。有一件事打消了这样的顾虑。
吃饭时,儿子一说话,就不吃饭。于是立一规距,吃饭不说话。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接受了,从此他就以此来监视我们,搞得我们特不自在,为了以身作则,只好认了。有一次我们眉来眼去,被他发现了,就叫:吃饭不准看来看去!
居然管到我们头上了?!心中暗喜,说明他不死守规则,不仅懂得用此反击,还能立新规。
我们不想通过控制孩子心灵的方式来督促他守规距,比如,以后我们不会讲什么道德法律神圣不可侵犯之类的大道理。其实这些都是人类为了在维持某一境界的秩序而定。说穿了,一种游戏而已。
儿子还没到四岁时,惊喜地发现很多事情已经可以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让他明白,他不服,也会反驳。有几次,他管不着自己做错了事,自己就去面壁罚站。(这种情况,我们都会取消惩罚,体罚最好只用在道理讲不清,但又不得不让他尊守的时候。)
看到我与儿子论来论去,老婆担心地问:万一有一天,他驳倒你的道理,怎么办?那就说明至少在这一方面,他的智慧超过了我。我说,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如他在各方面都是这样,那我的教育工作就结束,该退休了。
自然、自立、自由。要想自立,必先懂得自然;要想自由必先学会自立。该如何抚养孩子,希望孩子将来成为怎样的人这与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本文仅代表自家观点。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当许多人与我们交流带孩子经验时,总是停留于各种具体问题,但我们却更愿从讨论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开始。
为什么?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对这个孩子管用,未见得对其他孩子有效。而且孩子在飞速地成长,此时管用未见得彼时管用。每一位父母都有着比孩子更高更多的智慧和经验,只要方针战略上对了,又肯动脑筋,不被感情迷惑,在具体问题上都不难找出适当的方法。
目前我们总结了三大原则,简称为“三自”原则:自然、自立、自由。
一、自然
孩子的各种抚养及教育方法,首先要顺应孩子的自然,所有的经验哪怕是最权威说的也只能作参考。这叫实践出真知。
生大儿子时,第一天,他不想吃只想睡,家庭医生曾说,婴儿生下来时,从母体里所带的养份,可以供三天。但护士却监督我们每两个小时喂奶一次,我们也这样做了,可他就不吃,为了应付护士,只好装样子喂,后来护士发现了,说喂得不好,不准我们回家。病房里又闷又热,空气也不流通,老婆休息不好。坚持要回。护士就威胁说:回去后喂奶出了问题,不要来找我们。还说什么不喂的时间长了,孩子就不知道怎么吃奶。
回了家,心里也是悬着的。没多久,儿子拉了一大泡胎粪,嗷嗷直叫,从不吃变成不够吃。这正好说明当初他不吃是因为不饿。
该怎么带孩子?
孩子的身体变化会告诉你,只要仔细观察,就能找到答案。抱着这样自然的态度。后来儿子断奶,加辅食,分床睡等关口,都很顺利,水到渠成。比如断奶,我们并没有规定什么时间。当发现儿子吃了很多奶,却老饿,好象奶总是不够时,就开始考虑断奶。喂辅食,发现他对某些食物有兴趣了,看他的眼神,表情、咀嚼动作可知,就试着喂。
孩子的胃有一个生长过程,当成长到一定程度,他自然会对母奶以外的食品感兴趣,没必要人为地设定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儿子不挑食,但是不喜欢吃青菜,连喝菜汤都吐,可能某些人对此又要说蔬菜很重要,有维生素,纤维,一定要吃。我们的态度是:不吃就不吃,不强迫。他三岁以后,自已才开始主动吃青菜。这更使我坚信孩子的胃是有一个生长过程。而且可能每个孩子具体生长的过程不一样,只要不人为地灌,不让他产生反感情绪,时候到了自然会吃。
儿子是肉食动物,无肉不欢。女儿正相反,八个月时第一种喜欢吃的辅食是豆腐,我们吓一跳。觉得豆腐是高蛋白,不易消化,应先吃点米糊,稀饭之类的适应一下。 观察了几天,粪便正常,就放心了,最后豆腐成了她的主食。萝卜,冬瓜和黄瓜都是她的最爱,肉也吃,但多吃一点,大便就不通畅。
有朋友喂小孩,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候吃,完全按照书来。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一吃饭就跑,大人追着喂,一顿饭要吃一个小时,嘴里还包饭半个小时,然后找个地方吐了。我们听着都难受,说明孩子对吃饭已经厌恶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而我们儿子吃饭二十分钟搞定。
饥饿是孩子吃饭最好的动力,一顿不想吃或者吃得不多,没关系,下一顿饿了,自然就吃得多了。不过为了建立他良好的饮食习惯,有一规矩,如果这一顿不好好吃,在吃下一顿之前,不准吃零食。饿了就饿着。
要想小儿安,须保三分饥和寒。有一朋友家的孩子吃得不多,长得也不好,大人们很着急,老想着给她加强营养,可她就不愿吃。听了他们的叙述,我说:估计是孩子消化功能不好,说不定还有滞食,如果她不吃,就让她饿一饿,消消食,而且每次不要吃太饱,能吃十分也只给七分量,等胃口开了再说。大人一听就急了,本来我们就担心她营养不良,你还让她挨饿?
消化功能不好导致营养不良,一是因,一是果,因果倒置,怎么可能解决问题?
生小女儿,我们自觉有经验,反而出问题了。大儿子在六个月左右开始吃辅食,有书说,六个月后母乳营养成份不够,必须加辅食。可是女儿不接受,哭闹拒绝,开始我们不太在意。因为女儿情绪不明朗,经常有些莫名其妙的哭闹,搞不清她倒底想要什么,这样我们就大意了。直到她吐了两次,而且连母奶也吃得不好,才让意识到辅食出问题了,估计胃受伤了。立即停止,担心营养不良,谁知随后的一个多月,越长越好。儿子七个月时,,母乳已经不够了,对于女儿依然充足。
这样的经历让我们恍然大悟,我们在用儿子的经验套女儿,没有遵从她的“自然”。我觉得母亲的乳汁与婴儿的需求是一体,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供给(只要母亲不是太劳累,情绪上没有大波动。)当年带儿子没有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反而暗合自然,
在这一原则下有一操作方法叫:
小心观察,大胆放养。
圈养好?还是放养好?当然是放养好。
放养对孩子在精神上,肉体上都比圈养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对于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的发展有极大的好处。但放养出危险的机会
也更大。
怎么办?
这就需要大人小心观察。可以想象这样的情景:孩子在自由自在的玩耍,但背后始终有一双眼睛在默默地看着他,替他消除一切他所不能承受的潜在危险,
家附近有个儿童游乐场(playground),在这里我看见很多大人对孩子极其保护,孩子稍有一些大胆的动作,就会制止。
有一篇网文这样写道:
我说的“放养”,是鬼子不兴像中国父母那样,其天职便是给孩子设定种种清规戒律,不许这样,不许那样,而是在密切的监视下任孩子去乱跑乱跳。最典型的是酒梨•萝卜刺演的那部《后娘(Step Mom)》上的一个镜头:前后娘坐在运动场上,死死地盯着那七八岁的儿子爬在一个高高的铁架子上,手持木剑与另一男孩打斗。那前娘把心提到嗓子眼里,不断地喃喃道:Be careful, sweetie. Be careful, sweetie,却既不过去制止,又不过去大声叮嘱。直到那孩子摔了下来,生父才与前后娘一道疾奔过去,抱起孩子来便往医院跑,缝了五六针还打了石膏。
我觉得以上的两种态度都有遍颇之处。
儿子还不太会走路时,我就把他放在滑梯顶端的平台上玩,感觉有点危险了,就站在旁边,伸出双手虚接着,以防万一。但我并没有立即制止,而是在观察孩子面临危险时会有怎样的反应。他爬来爬去,他爬至边缘时,一看下面是悬着的,就爬回去,又爬到另一边,发现下面有一个阶梯,就伸脚去试。
他在观察,在研究。这说明孩子天生就具备一定的对某些危险的感知及判断能力。如果此时大人不加思索地对他施以保护,那他自身的这种能力就被压制。(这里有个程度的把握,只有觉得危险可以在大人的控制下才能这样。否则应当制止,比如在孩子过马路,穿停车场时,无论他是否愿意,我们都必须牵着他的手。)
这个滑梯的一边有一不规则形状的梯子,有一次儿子上到一半就上不去了,又不知如何下来,卡在那儿,一双小胖手紧紧地扣着梯子,哇哇直哭。我们在旁边一举手就可以让他脱离困境,却没动作,想看看他会如何应付,结果他卡在那儿约二十分钟,最后在我的引导下终于成功登顶,那个高兴劲,全家人都高兴地抱在一起。
有朋友听了此事,说我们狼心狗肺。其实这对他是一次极好的考验和学习。这个游乐场是为5岁到12岁的儿童设计的,可我们儿子三岁以前就几乎把各种设施玩个遍。其间立有两堵墙,墙与墙呈九十度夹角相连,墙上有一些洞供孩子们攀爬用。如何从一堵墙爬到另一堵,儿子着实费了不少心思,试了很多次,最后终于成功。此时,一群在旁边玩耍的少女们正不可思议地看着他。等他跳到地上后,热烈地鼓掌欢呼起来,此时儿子兴奋得满脸通红,对她们鞠了一躬,(不知从哪儿学来的)然后高举着双手,吼了一句:I CAN DO IT. (我能行!)就去玩其它了。
“自然”不是完全顺从孩子的愿望,否则就成了溺爱。怎样才能不溺爱?这就需要第二个原则:自立。
相信所有溺爱孩子的父母是出于爱,不是想着“害”他。不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有着同样感情,他们之间唯一的差别是来自于不同的见识。
人为什么要生孩子?
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育是为了延续自已的生命。
什么叫延续?
当自己不在了,自己的孩子还在。
这就是生养孩子的本质!很多父母不会去想他们不在时,孩子将会怎样。总是想他们在时应当给孩子怎样的爱,如何的帮助。
这些父母总是想着在有生之年,能给孩子多少帮助,就给多少。而我们正好相反,对于孩子,能不帮他,就不帮助。培养自立。从他生下来起,从他开始呼吸,吮奶,以至后来的穿衣,吃饭等等,孩子能做的事,我们绝不代劳。,这样孩子得到了锻炼,大人也轻松一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有一朋友说,她孩子学走路时,由于总要弯腰去扶,最后腰痛得受不了,只有送回国。当我们的儿子学走路时,清空一间房,里面丢一个纸箱,他推着纸箱走来走去就学会了。摔了哭,就让他哭。哭完了,站起来再走。最后他摔跤,不哭反而笑。
对待孩子的哭,不能动不动就抱就哄。因生理原因的哭,如是饿了,屎尿等原因,应马上解决。如是情绪上的原因就要看情况。一般来说,哭说明他有些不舒服,但哭本身又是一种重要的自我调节手段,孩子哭时,全身特别是内脏都在运动。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这一口气就从哭开始。
根据观察孩子的哭,我总结了三个阶段:
一、只用嘴在哭,喜欢唱歌的人可发现,他只是口腔共鸣,这样的哭大多是假哭,不用去理会。
二、哭声到胸,胸腔共鸣。这是真哭的开始。这种状态对孩子是很好的锻炼,肺活量,横隔膜,胃肠都会运动到。如果哄,虽然不哭了,但自我调节能力就得不到发展。
女儿不象儿子那样爱活动,但她爱哭,每次哭够了,吃得好,睡得香。女儿一开始哭就能到胸,但总是哭一会儿,停一会儿,两眼直转。有人在,就哭,没人在,就不哭,说明还是第一阶段。当她哭个不停,很投入地哭时,才是第二阶段。
三、哭声到腹,腹腔共鸣。也就是全身共鸣。孩子生下来时就是这种哭。这种哭不易过久。有人说孩子哭久了会引起疝气,可能是指这一阶段。只要不让孩子在这一阶段哭得太久,应当无事。除了生下来那次,儿子至今只有二次。
儿子的第二次是在他长很严重的湿疹时候(第一次下面再讲),痒,睡不好觉,哭,妈妈就只好哄。我一看这不是办法,哄能把湿疹哄好吗?我觉得是儿子内火太重,应该让他发泄一次。于是早晨起来,他痒开始哭,就让他哭,我坐在旁边看着。从第一阶段哭至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时,他哭了很久,凄惨的哭声飘荡在空荡荡的房子里,(那时我们刚搬新房,还没来得及买家具,睡地铺),我依然观察着。老婆受不了,冲过来对我吼,你有没有良心啊。我对她说,不要以为我好过,他哭,我心里难受,但还是得让他哭!
最后,儿子用尽全身之力暴吼一声(第三阶段),就不哭了。随后,他即是痒也不哭,大概是绝望了?说来奇怪,第二天,湿疹就好了。
儿子十个月可以独睡一房,三岁以前会收拾玩具,四岁以前自己早上起来尿尿,穿衣裤袜子,然后边玩耍,边等着大人起来给他做早餐(这样大人可以多睡一会儿。)这一系列的进步,主要靠他自己,大人很少手把手地教他。孩子总是在观察大人们的行为,当他觉得有趣味时,就会跃跃欲试,如果这时顺势指点一番,很快就会了。事半功倍。如他没有兴趣,强迫学,那双方都累。我们唯一一次手把手地教儿子,就是教他穿鞋子时,分辨左右,教了他N次,还是记不住,最后我们的结论是他没觉得左右穿反了拐扭,是在死记硬背。
很多大人觉得让孩子这么早就开始生活自立,是让孩子受苦,不忍心。恰恰相反,我们儿子学这些时,都当作玩,学会了,特有成就感。不让干还不行。儿子坐车,扣安全带,关车门,都要亲自做。有时顺手给他关了,就闹,然后带着哭腔,严肃地对我说:爸爸,让我来关,好吗?
对于教育,我们有一理论叫“活教死不教”。教活知识,不教死知识。这二者如何区别?讲一个哑吧卖汤元的故事。一个哑吧在路边摆摊卖汤元。当有人问他怎么卖时,他手一指碗,比个八,再比个四。别人一看就明白了,一碗八个,四块钱。有一个顽皮的小孩站在旁边也跟着比划,后来哑吧走了,小孩还在比。买过汤元的人一看就知道,他在学哑吧,没买过的人就看不懂了,他在干嘛?
哑吧的手势好比知识,在哑吧那里就是活知识,有汤元在那儿摆着,在小孩那里,没有相应的境界依附。就是死知识,
知识本无死活之分,知识只是人类对各种境界认知体验的表述,它仅是一个载体。但知识的教法与使用却有死活之分。总是死用知识就容易成书呆子。
死知识活知识亦可互相转化。好老师能把死知识教成活知识,枯燥的定理公式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差老师能把活知识教成死知识。曾见过一位母亲带孩子散步,一路上,不停地在管教孩子,就连孩子之间该如何打招呼,如何玩都要管。孩子之间玩耍,即便语言不通,连比带划,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行,他们之间会自己发明交流方式,用得着大人去教吗?本是鲜活的体验,这一教成死知识了。
对于孩子来说,活知识,就是与他生活境界有关的东西,他能明白,获取这个知识的原因及结果,比如游乐场上的各种玩法,生活中的某些经验等等。所谓死知识,就是他不明白但不得不记住然。比如回答:你叫什么名字?你几岁了?儿子老是记不住顺序,回答正确的次数取决于概率。有一次儿子说:我two岁了。(中西结合,把我们笑翻)再比如从一数到十,快四岁了,数数时,还要漏几个。拿出四个棋子,问他是几,他看了半天,伸出四根胖手指,就是说不出来。说明他是明白的,只不过他还是在形象思维阶段,还没有建立符号思维模式。
一直不忍心强迫儿子进行这样的思维转换,自然也不会让他去背唐诗宋词这一类的死东西。为什么?
因为形象思维就是图形思维,是二维,符号思维是一维,从信息量的角度看,二维远远优于一维。爱因斯坦曾说过,他思考的过程是靠图形而非语言、声音。但是由于人类的语言以及书上的文字都是一维的,不掌握一维思维,孩子没法学习人类知识。他迟早得学,但是个人认为晚学比早学好,就算他将来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还得想法让他学会如何将一维思维转化成二维。
学死知识,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各种安全规则,上学以后,更会大量接触。我们只能尽量少教,所以不会指望他学校的成绩门门第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他的学习将放任不管,而是设法让他学到各种活知识。
在教育中,我们最喜欢的是“引导”,最讨厌的是“塑造”,塑造会伤害孩子很多天然的东西。而且塑造成型后,要改动就困难了,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你能保证现在你所准备的模子正好符合几十年后社会的需求?
目前教育儿子比较顺,儿子从小态度就非常明朗,有问题就哭,问题解决了就笑。女儿很麻烦,粘粘乎乎,比如喂她吃饭,不喜欢吃要哭,换上她平时喜欢吃的,还是哭,可能又不喜欢了,又换,换多了,老是吃不到,哭得更凶。只好等她安静下来,再试,终于吃了,原来刚才是因为她还没哭完,即是喜欢吃的也不吃。有时候正喂着,突然哭了,左换右试,还是哭,只有等她安静,才发现是有屎了,呆了这么久,屁股都红了,心痛。下次哭,记着先检查屎尿,这一次又没有,没有的时候,解了她的尿布,又哭。
生了女儿,终于明白什么叫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因为她眼里总是包着泪水,不时还有一颗挂在眼角上闪闪发光,这叫珠泪。女儿四个月时,还不会说话,居然一边哭,一边叫哎呀。仿佛之间,我看见了大街上有一女子坐在地上,捶胸顿足,抢天呼地。。。。。。
女儿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类语言中各种关于哭的描述:有声无泪叫嚎,有泪无声叫泣等等。好几次,不知什么惹了她,只听一声嚎叫,全家都无奈地叹一口气(包括儿子),正等着又一场琼瑶式的经典片断上演。突然没了声音,心一下就揪紧了,以为她哭得闭过气去,定睛一看,只见她泪眼汪汪,就是不出声,原来正在运气,准备作正式爆发。儿子情绪发狂时,严厉的态度可让他镇定。对于女儿,那是火上添油,哭得更欢。
这让我想起老婆平时,温文尔雅,举止得体,思维清晰,可一旦来了情绪,说话就不对劲了,与她理论,就开始胡言乱语:你不爱我,这日子没法活了。。。以前她越乱,我越清醒,也越兴奋,好似辩论到了高潮一般,正要遣词造句一一批驳她的谬论时,抬眼一看,已经哭得人仰马翻,不知东西南北。
自结婚以来,老婆情绪化,不讲道理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女儿更原始更直接的表现反而让我有了一丝明悟。那就是对于我家女人,无论大小,情绪化时,第一要素是让她安静。最关键是自己的情绪不能搭进去,比如当她说你不爱我时,千万不要分辩。但也不能不理她,或者一幅纯理性的模样,这只能让她觉得你很冷酷。应当心如古井照月,面象桃花春风,语如温泉流水,笑嘻嘻地和她绕,慢慢地把她带出感情的旋涡,再谈正事。
对于女儿的教育,还在艰苦摸索之中。不过我们发誓绝不让她将来成为林黛玉,林黛玉只能生活在童话里,就算最后宝玉和她结婚,也受不了的。
三、自由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人或许会联想到,要给孩子更多自由?本文意思与此不同。
一位母亲曾抱怨,一次聚会时,她的孩子带着其他家几个孩子到自家主卧房的床上,跳来跳去。这位母亲感觉不舒服,却又不知如何办才好。
把主卧房的门锁上,不就行了?
她回答:怎么能锁门呢?在北美是要讲自由的。不让孩子进门,她要伤心。
问题是给了孩子这样的自由,大人就失去了相应的自由。单就个体而言,自由就是无拘无束,但就群体而言,自由首先意味着自我约束,在一个群体中,如果一部分人极度地自由,别一部分人就会极度地不自由,每一个人都要接受一定程度的不自由,才能保证每个人相对的自由。
我们家楼上楼下,地下室,每一层楼都有孩子玩的房间。但是主卧,书房,客厅就有规距,比如不能随便扔玩具,不能在这里吃东西等等。朋友来作客,很惊讶房间的干净整齐,总觉不象是有两个孩子的家庭。这让我们很自豪。
作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爱和关怀,但这并不是无限的。见过听过太多的父母为了孩子完全牺牲自己的自由,时间,精力,好吃的舍不得吃,好穿的舍不得穿。我个人不同意这样。因为这样“高尚伟大”的行为背后往往(不是一定)隐藏着压抑,扭曲甚至变态。这种无私奉献背后往往(不是必然)包含着更大的私:要孩子出人头地,要孩子实现父母未完成的心愿,要孩子一生都对他言听计从,将来不仅孩子要听话,连孩子的配偶,孩子的孩子也得这样。如有违背,那就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当年我如何辛苦地把你拉扯大,你这样,怎么对得起我哟。
其实父母对自己的压抑最终会让孩子受害。在我们家,凡事首先考虑孩子。但不是一切为了孩子。一家人是一个整体,每个人,无论大小,都应有自己的自由。
这一原则在儿子生下来第三天开始生效。儿子第三天,估计是又想睡觉,又想吃奶,每次吧了几口,就睡了,一个小时后又闹着吃。一天要喂几十次,母亲根本无法休息。我一看,这怎么行?母亲休息不好,会影响奶水,最终孩子也会出问题。(我们没有任何人帮忙)书上说,这个阶段的孩子每天吃奶次数是8至12次,也就是平均每两小时一次。于是第四天,我们就坚持两小时喂一次。一小时后,儿子开始哭,不理他,两小时后再喂,还是不好好吃,一小时后又开始哭,继续不理。一天下来,他哭了六七次,每次一小时。(这里面也有一个可喜的变化,就是吃奶时,吮吸的力度越来越强。)直至晚上11点,我对老婆说,现在起,吃多少,多少次完全顺着他,结果吃完后,他一觉睡了五个多小时。第二天吃奶就正常了。这总算让从生产到现在一直没怎么休息的老婆回了口气。
现在我下班回家,老婆要做饭,我照看孩子,晚上八点钟以后,我有一到两个小时是完全属于我的时间,非紧急情况,任何人不得打扰。此后,又要管孩子睡觉,这时老婆就可以自由一下。到了周末,我要保证一个半天至两个半天开车送老婆逛商场,同时带孩子去公园玩。
在我们家,不会有“带孩子是女人的事”这样的说法,任何一个人太累了,另外的人都应施以援手。如果老婆太累,而我在一旁逍遥自在,一是自己于心不忍,二是长久下去,她心里有压抑,迟早要爆发。
自由原则也就是平衡原则,在个家里,每个人的付出与收获应当是平衡的。以后孩子长大点,还要搞家庭日,在这一天,所有人的角色完全颠倒。妹妹要象哥哥照顾她那样照顾哥哥,孩子们要学着照顾父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让每个人觉得他所享受的一切是理所当然,他要觉得这一切都是其他人辛苦付出而来。
为了保证每个人的自由,在我们家给孩子定了很多规距。曾担心这样会把孩子约束了,以后变得很死板。有一件事打消了这样的顾虑。
吃饭时,儿子一说话,就不吃饭。于是立一规距,吃饭不说话。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接受了,从此他就以此来监视我们,搞得我们特不自在,为了以身作则,只好认了。有一次我们眉来眼去,被他发现了,就叫:吃饭不准看来看去!
居然管到我们头上了?!心中暗喜,说明他不死守规则,不仅懂得用此反击,还能立新规。
我们不想通过控制孩子心灵的方式来督促他守规距,比如,以后我们不会讲什么道德法律神圣不可侵犯之类的大道理。其实这些都是人类为了在维持某一境界的秩序而定。说穿了,一种游戏而已。
儿子还没到四岁时,惊喜地发现很多事情已经可以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让他明白,他不服,也会反驳。有几次,他管不着自己做错了事,自己就去面壁罚站。(这种情况,我们都会取消惩罚,体罚最好只用在道理讲不清,但又不得不让他尊守的时候。)
看到我与儿子论来论去,老婆担心地问:万一有一天,他驳倒你的道理,怎么办?那就说明至少在这一方面,他的智慧超过了我。我说,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如他在各方面都是这样,那我的教育工作就结束,该退休了。
自然、自立、自由。要想自立,必先懂得自然;要想自由必先学会自立。该如何抚养孩子,希望孩子将来成为怎样的人这与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本文仅代表自家观点。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