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Ad by

天性还是培养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孩子的兴趣是天性还是培养,在幼儿教育领域已经是一个讨论已久的话题,基本上大家都认为天性和培养各自有份,只不过对各自的份量拿不定把握。这个问题上我是标准的骑墙派,因为每一派的观点都能在身边找到很好的例子。

先说一个朋友的例子:朋友特别爱旅游或郊游,但不出门的时候就爱看书,听古典音乐,下厨,织毛线。在国内的时候,一度在财务部门做几千万美元的融资项目。但是她还是更喜欢自己在家做的这些事情,跟我们说感觉读到一本好书,烧好一顿饭或是织完一条毛毯的成就感远大于安排融资贷款。她对于形式美的甄别能力远远高于在财务分析中的数字的敏感度。实际上,她的数学挺一般,经常骄傲地告诉我们她高中数学经常不及格,大学微积分根本就超出了她的理解力。但是,只要是讲求形式的数学,比如几何,线性代数,她就能掌握运用得很好,而且运筹学是她的最强项。以前对于项目超常的感知能力基本上来自于将数字结论翻译成对项目远景的构想。有天她突然回忆起来,小时候听父母亲说早在她出生之前就辞世的爷爷是村里的裁缝,而幼年时就去世的外公生前曾经当过厨师学徒。她的母亲只受过初中教育,但业余时间却经常看小说,她识字以后也跟着看母亲的文学杂志,另外加上父母亲订阅的大量儿童杂志,夏天在父母工作的大学图书馆也能借到大量的书。同时她也喜欢站在厨房门口看父母做饭,看母亲织毛衣,踩缝纫机。工作之后她又遇到过几位爱好古典音乐的同事,夸赞她的音乐想象力,这样让她也慢慢爱上了听音乐。我的猜测:对于形式的敏锐感知也许就是遗传,而这种遗传又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因为父母亲,朋友的影响得到了强化。

再说电影里的例子:《和你在一起》是陈凯歌拍摄的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其中的小主人公在继父的培育之下努力联系拉小提琴。而继父不遗余力培养他的动因是因为当年在北京站外捡到这个小男孩的时候,他的身边还放着一支小提琴。也就是说,如果当年他的亲生父母如果没有把小提琴放在这个小男孩的身边,继父不知道这个孩子有这样的家学传统,这个孩子的命运也许就会迥然不同。他一定能成为一个听觉敏锐,有着相当的音乐鉴赏力的人。但如果不是继父的辛勤培育,他也许根本就不会跟音乐打交道。

这样看起来,孩子需要根据天性引导之,为他们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而不必强求。其实,强求的效果也不见得好。还是那位朋友,尽管因为父亲的原因,不得不在上大学的时候放弃师范学校,选择自己不喜欢的财务专业;之后为了满足父亲的期望,努力学习工作,也算小有成就;然而,一旦达到了父亲的期望,顿时觉得生活没有了目标。倒是机缘巧合,她在多伦多的求职过程屡次受挫,才下定决心摆脱父亲划定的人生道路,转行学习自己喜欢的幼儿教育。因为是她喜欢的专业,于是她挺有信心,就算找工作仍然会有困难,她也相信自己能有动力去克服。结果如何,我要拭目以待。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天性还是培养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孩子的兴趣是天性还是培养,在幼儿教育领域已经是一个讨论已久的话题,基本上大家都认为天性和培养各自有份,只不过对各自的份量拿不定把握。这个问题上我是标准的骑墙派,因为每一派的观点都能在身边找到很好的例子。

    先说一个朋友的例子:朋友特别爱旅游或郊游,但不出门的时候就爱看书,听古典音乐,下厨,织毛线。在国内的时候,一度在财务部门做几千万美元的融资项目。但是她还是更喜欢自己在家做的这些事情,跟我们说感觉读到一本好书,烧好一顿饭或是织完一条毛毯的成就感远大于安排融资贷款。她对于形式美的甄别能力远远高于在财务分析中的数字的敏感度。实际上,她的数学挺一般,经常骄傲地告诉我们她高中数学经常不及格,大学微积分根本就超出了她的理解力。但是,只要是讲求形式的数学,比如几何,线性代数,她就能掌握运用得很好,而且运筹学是她的最强项。以前对于项目超常的感知能力基本上来自于将数字结论翻译成对项目远景的构想。有天她突然回忆起来,小时候听父母亲说早在她出生之前就辞世的爷爷是村里的裁缝,而幼年时就去世的外公生前曾经当过厨师学徒。她的母亲只受过初中教育,但业余时间却经常看小说,她识字以后也跟着看母亲的文学杂志,另外加上父母亲订阅的大量儿童杂志,夏天在父母工作的大学图书馆也能借到大量的书。同时她也喜欢站在厨房门口看父母做饭,看母亲织毛衣,踩缝纫机。工作之后她又遇到过几位爱好古典音乐的同事,夸赞她的音乐想象力,这样让她也慢慢爱上了听音乐。我的猜测:对于形式的敏锐感知也许就是遗传,而这种遗传又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因为父母亲,朋友的影响得到了强化。

    再说电影里的例子:《和你在一起》是陈凯歌拍摄的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其中的小主人公在继父的培育之下努力联系拉小提琴。而继父不遗余力培养他的动因是因为当年在北京站外捡到这个小男孩的时候,他的身边还放着一支小提琴。也就是说,如果当年他的亲生父母如果没有把小提琴放在这个小男孩的身边,继父不知道这个孩子有这样的家学传统,这个孩子的命运也许就会迥然不同。他一定能成为一个听觉敏锐,有着相当的音乐鉴赏力的人。但如果不是继父的辛勤培育,他也许根本就不会跟音乐打交道。

    这样看起来,孩子需要根据天性引导之,为他们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而不必强求。其实,强求的效果也不见得好。还是那位朋友,尽管因为父亲的原因,不得不在上大学的时候放弃师范学校,选择自己不喜欢的财务专业;之后为了满足父亲的期望,努力学习工作,也算小有成就;然而,一旦达到了父亲的期望,顿时觉得生活没有了目标。倒是机缘巧合,她在多伦多的求职过程屡次受挫,才下定决心摆脱父亲划定的人生道路,转行学习自己喜欢的幼儿教育。因为是她喜欢的专业,于是她挺有信心,就算找工作仍然会有困难,她也相信自己能有动力去克服。结果如何,我要拭目以待。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good!
      • 顺着天性培养。
        • +1
    • 由着天性不培养有可能荒废,天性资质一般有培养有可能成材
    • 文字读起来象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
    •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