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Ad by

[原创电影乱弹]为什么绝望-----看《情书》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我要稍稍平静一下。 刚刚看过这个电影。 心绪极度恶劣。 不是电影不好, 是电影太好了。

我想从两个角度来说这个电影。 一方面, 是就我本人看过的, 给我相同感受的三部日本电影作类似风格的比较; 另一方面, 就相同题材, 但绝对不同风格的比较。 这两个方面最终, 统一在一个词---------绝望。

一, 同样的白雪, 同样的凄美。 《情书》,《铁道员》, 《失乐园》。

这三部日本电影, 无论从画面, 音乐, 编导的程度上, 都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日本电影的特色, 从川端康成的〈雪国〉, 〈伊豆的舞女〉一脉相成的唯美风格。

〈情书〉, 一个少年人的爱情故事,
〈铁道员〉, 一个探讨人生的悲剧故事,
〈失乐园〉, 一个成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每个故事,都是极端的绝望, 极度的感伤。
向一颗晶莹剔透的玉石, 砰然落地, 碎成千片万点。 永远也回不来了。
曾经极度美丽的东西, 人生中的灿烂和美好, 都随着时间的流逝, 不在了, 不再了!

简单的哭泣, 伤感, 显然是不合适的。 这里, 每个导演都在演绎自己对人生的感受。 对于这一点, 我会在下文中再次阐述。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流年〉, 多么巧妙的设计。 借书卡背面的少女画像, 这最后一幕, 给〈情书〉这部电影一个真正煽情的结尾。

我们都曾回忆过自己的似水流年。 中学, 大学, 美好的回忆。 想起这些, 能不伤感么?

但是, 仅仅伤感, 我们也就误读了岩井俊的本意。 导演给了我们希望, 当博子在雪地上对着藤井树最后攀过的山大声呼喊, 你好么? 与此同时, 另一个藤井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也在对同一个藤井树呼唤, 你好么?
生命在这里不是得到延续了么? 无论如何, 一个灵魂,曾经存在过, 爱过, 思念过。 两个面目一模一样的女人, 都得到了各自生命中的再生: 博子会忘记以前的阴影, 开始新的爱情生活; 女藤井树逃出了父亲死亡的阴影, 从新健康的活着。


是呀, 活着, 才是人生终极的意义。

而〈铁道员〉中的高仓健演的铁道员, 〈失乐园〉中在雪地中双双服毒的爱情男女,给人太绝望太绝望的感触。 人生, 真的如此灰色么?

我不知道, 〈情书〉究竟是超脱了, 还是堕落了。


二, 同样的似水流年, 不同的解刨。

我不得不提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来对比岩井俊的〈情书〉。
正因为相差太大, 而题材相同。 这样的对比, 自己认为很有力度。

姜文对少年时代怀着太多的留恋, 或者叫迷恋。 但他毕竟是我认为中国最棒的导演。 整个故事流畅, 画面始终有一种野的力量。 其实, 马小军最后在泳池中孤独的漂浮, 同样, 也是绝望。

杨德昌是三个人中最冷静的, 慢慢的, 一点一点的解刨。 只有在小四一刀一刀捅向小明的时候, 悲剧最大的力才释放出来。 这种绝望, 是一种发自心底的痛苦和孤独。

相反, 岩井俊却过于迷恋这个故事。 优美, 舒缓, 象乍暖还寒的春风, 一点点渗到你的骨子里。 倒有些女性的风格。 而中山美穗, 一人分演两角, 都是女人化至极。

我同样的喜欢这五部电影。
而因为本身的成长的缘故。 偏爱〈阳光灿烂的日子〉。
可是, 为什么这五部不同的故事, 不同的导演, 不同年代作出来的电影,
都让我感觉彻骨的绝望呢?


2002.05.19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原创电影乱弹]为什么绝望-----看《情书》
    • 不错
    • 5个电影一个也没看过,也不打算看.觉得自己还是适合看看star war这样又简单又过瘾的片子.你怎么想这么多?好奇ing
      •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尤其在一个开放的社会。 STAR WAR 有它的市场。 艺术电影也有它的观众。 我想这么多, 当然和我自身的成长, 经历, 个人气质有关。 欢迎朋友们多交流!
        • 不行不行,交流不了.我最怕想问题想得比较深的人.@_@
    • 中间那部没看,但个人认为情书和失乐园的深度是没法比的。我恰巧是看完了失乐园第二天看的情书。如果倒过来,有可能感觉好些。
      • 同感。就像spider-man和star war一样。:)
        • 情书--teenager 爱情故事。 挪威的森林--twenties 失乐园--30-->???
          • <罗生门>又排在哪里?:)
            • hai hai...不好意思,没看过。所以也不只倒排哪里。麻烦你给介绍介绍?
              • 黑泽明的电影,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筱竹林中》。获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 两个介绍<罗生门>的网站:http://61.134.4.188/pwd/User/2.htm
                • 多谢!第一个介绍要好得多,至少不那么阴森恐怖。让我想起了女巫不莱尔。有些叛逆的感觉。我记下了,以后能搜罗到一定要看看。
      • 我只看过情书,感觉是这几年看过的最好的片子之一。失乐园真得那么好看吗?
        • 失乐园会让人思考
        • 好看是好看,但是so 比较深刻 that 很多人看不太明白。哈哈;-)
      • 你觉得那部更有深度?
        • 当然是失乐园拉!
      • 如果认为失乐园更有深度,我就不敢苟同啦!
        • 完了,你不苟同了。为什么失乐园不如情书有深度?
          • 如果你认为情书只是讲的是teenager的爱情故事,那么只是说明你没有看懂。有没有看过Enigema“Return to Innocence”的MTV?一个老人死的时候,所有的光阴都展现在眼前……你怎能说,那只是他几岁、十几岁、几十岁的故事?
            • 没太用心看也有可能,因为看玩了失乐园之后心情太沉重了。但是我觉得失剧里面的故事和对我引起的思考与和情书相比要复杂得太多了。有些书和电影必须到了一定年龄才能完全体会从而产生共鸣,引发思考。
              我想如果我在上大学之前看失乐园的话,肯定理解不了。
              • 都思考些什么呢?有什么启发或触动了某些东西吗?
                • 这个感觉要说出来就不太美妙了,好比非要拿白话文解释唐诗一般。
                  • 100 个正确
                  • 比喻很恰当,但还是有些东西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 当你非要我说那种感受时,我就不得不说引起我触动的是对婚姻、爱情及人性的思考。但是,的确这种感觉用文字描述出来是比较的涩。
                      确实有些东西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但是感性思维这种东西恰恰就属于不太适合用语言来表达范畴。言传出来的东西,往往不如意会来的深刻些。
                • 这个每个人都可能不一样。我刚看完Vanilla sky,也许这是部很多人觉得没意思的片子,它的结尾却触动了我点什么。嘿嘿。又扯远了......每个人的经历和思想都相差太多了。
                  • 完全同意.无论是一部电影还是一本书,当看的人和故事里的主人公有着相似的经历或相同的感受时,最能引发某些联想与感慨.
                    • 这就产生共振了:)
                      • 是呀,狠羡慕人家爱的那么深,那么真,以至于"以死相许".唉,感叹人世的炎凉.
                        • 何必羡慕和感叹, 扪心自问, 你可以像他们一样为了爱而不顾一切吗? 大多数人恐怕做不到, 所以大多数人的爱情无发那么深那末真
                          • 哦哦,我也许正是因为做不到才羡慕吧,如果我能做到了还羡慕他们什么呢?另外,这种以"生死相许"的爱一个人是玩不成的吧,得俩人一起才行.
                  • 所以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贾宝玉(哈姆雷特??)呵呵
    • LOVE LETTER——爱在回忆蔓延时(zhuan)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作者: 紫风轻扬 发表日期: 2000-05-22

      总相信世上真的同时存在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各自在地球的一隅,甚至是另一个空间,活得惬意美满,却一生一世也没有机会碰上。离开了尘世的奇斯洛夫斯基在他的代表作《两生花》里曾深刻地将这一概念化成光影流传,遗爱人间。如果说这还不算神话的话,那么岩井俊二的《情书》就绝对是扑朔迷离到几乎让你要屏住呼吸的一个接近于天方夜潭的神话:一个男人,同时遇上、爱过、失去这两个女孩,最后他黯然地、悄悄地去了天国,带走了关于这两个女孩子的回忆,只是在失去和发现的过程中,他还是把回忆的蛛丝马迹秘密地留下。凭着一封寄去天国的情书,两个女孩在文字上结缘,一切从回忆开始,于是所有的回忆被逐渐还原、重组和分享。唯有回忆,穿梭于时光交错的夹缝,交织成一幅清俊隽永的黑白水墨画。


      两个叫同样名字的男孩和女孩,一个藤井树(男)总是无缘无故地在借书卡上写对方的名字;另一个藤井树(女)则可以为一张测验卷等对方至夜深……只是彼此都不发觉吧,感情一直在不自觉和不留神中看似漫不经心地扎根深延。两个相貌相同的女孩,藤井树(女)和博子,她们各自存在于世界的一角,本来是毫不相关地生活,如果不是因为共同爱过一个人也被这个人爱过,可能这辈子也无从知晓彼此。藤井树(男)生命的结束,让这两个女孩的关系得以开始,更被一封封情书联系起来,使她们各自的人生轨迹有了交错。样貌相同却各不相识的两个人因为一封寄给天国“藤井树”的信终于相识,却终于发现其实不只相识这么简单。死亡造成绝对地失去,失去造成了永恒地追忆和怀念。回忆是失去后的唯一拥有,缅怀是无可避免地死心不息。回忆,很多时比现实美丽。


      我喜欢《情书》这个名字,虽然贯穿整个故事的书信都是两个女孩之间对另一个男孩回忆的点点滴滴,但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回忆,让一直潜伏和深藏的情感被小心翼翼地抽丝和剥离出来。回忆是岁月的书签,回忆是成长的足迹,是所有情感的累积,也是送给天国的爱人最美和最好的情之天书。影片中藤井树(女)对博子说中学时代那所有关于另一个同名男孩藤井树的回忆都是因为同名而造成很多尴尬和不好的回忆,但真的是如此吗?若真如此,那为什么在两个女孩的字里行间我看到的分明只是流连和沉醉呢?回忆的时候,人们都爱选择性地回想,在自己的记忆中只挑选喜爱的情书以文字的方式对过去细细地回味和品尝,不自觉地美化,姑息着心底深处那份不舍,让它一点点地蔓延和荡漾开来,明知故犯地拿起却又放不下,让自欺变得浪漫起来,让逃避也变得积极起来。所以我说,回忆,很多时比现实本身美丽。


      渡边博子对藤井树(男)的正是这种回忆,一封又一封情书的寄出,明知对方不可能收阅,就当寄去了天国,就把一封封思念给他,让自己沉溺在凄美中不可自拔,单向述说一直思念的人。藤井树(女)对藤井树(男)的回忆,可不是有意识、提炼过的回忆,而是信手拈来,不加修饰,不着任何痕迹的清之又清纯之又纯的回忆,也更显得两个叫同样名字的男孩和女孩之间友情的真挚和珍贵。


      也许冥冥之中一切早已注定,在顷刻遗忘和瞬间记忆的电光石火间,我们终于察觉了爱,也因为有爱,我们才能永恒不灭地生存下去。也终于让我相信了一句话,刹那即永恒。影片中有四个场景是一直让我感怀和唏嘘不已的,飘动的布幔、苍茫的雪地,忽明忽灭的车灯和卡片背后的淡淡肖像。在回忆中,日月星辰也闪烁发亮,虚幻,却又熟悉,就象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于图书馆里,藤井树静静地躲在布幔后,微风轻吹,人仿佛在布幔后消失了,但稍为定定神,他竟然又在那里,似有还无,亦真亦幻。风动幡动其实不过心动,原来他一直存在于一个永恒的空间里,是你我一颗蠢动的心,不能磨灭,永志难忘。


      当思念早已在风中刻骨,真爱早已在心中铭记,就算是茫茫的雪地也不能掩埋对所有美好过往的回忆。所以当博子对着远方那埋藏了爱人的雪山,跪在雪地上嘶哑着喉咙无数遍地哭喊:“おげんきですか?わたしはげんきです。”藤井树(女)在病床上也似乎感应到了博子的呼唤,同时用虚弱的声音对记忆里的爱人低语:“おげんきですか?わたしはげんきです。”也许爱到深处,所有的语言和文字都是苍白和无力的,再浓烈的情感一旦生死相离,到最后也只不过化为一句最简单不过的问候:“你—好—吗?我—很—好。”白皑皑的雪地,凄呼呼的寒风,象从遥远的天国里传来的一首赞美诗般宁静和安谧,缘分总在这个理想的国度里孕育和滋生,教人心甘情愿地执迷其中,矢志不渝。只有在这时,当所有的情感被释放,幻化成一声声撕心呐喊的时候,你才会明白,为什么博子寄去天国的情书里只有这样简单的两句话:“おげんきですか?わたしはげんきです。”


      “我的爱随风而逝……”,这是片中男主角爱唱的一首松田圣子的歌。《情书》中的爱情虽然失落了,却又不是完全绝望,爱的感觉刹那会变成过去,但重要的是回忆永远不会消失,盲打误撞中仍会慢慢累积,流离于心间。或许不说的情话,会是最窝心的痛,不曾探知的爱,是不可承受之轻的憾,但含蓄婉弱的美丽只有自己才能珍重和品尝。不恋可以变得动人,因喜怒哀乐全在掌握之中,无声胜有声的自制浪漫。爱情总在呈现两种可能性,得到和失去。得到的时候教会我们珍惜,失去的时候又逼使我们回忆。追忆似水年华,我们始终有回天乏力的嗟叹,唯有回忆才能教我们振作下去。对两个藤井树和博子如是,对我们也一样——唯有回忆。剔除了酸甜苦辣,沉淀了青春岁月,留下来的必定都是值得珍藏的好时光。


      一如那个夏日的夜晚,借着车棚内单车上发电机微弱的灯光,女孩摇着车把摇到手酸,但为了男孩能就着灯光核对试卷,收起了所有的埋怨心甘情愿地继续摇着。我一直觉得那摇曳的灯光,正象这两个孩子之间闪烁不定的爱情,忽明忽暗,模棱两可。也许正因为混沌而更加唯美,一旦灯光四射,当空耀眼,如一本太早打开而知道了结局的书,太早揭开了面纱而不再朦胧的脸,反而会在过程中留下意想不到的失望和遗憾。


      一生之中,最深最真的情,可能是从未说出口,从未有机会说出口,从未发生过,从未意识到,当还没有发现自己原来爱上了的时候,原来已经深深地爱着了。


      从没有刻意经营,从没有执着经营,因为根本不用经营,是没有破绽、没有瑕疵的情,一直处于潜伏状态,直到分离的一刹才隐隐浮现。


      世界上最教人感动的是当你在漆黑的夜空中看见流星飞渡,或许你来不及看清流星在消失的那一瞬间最耀眼的光辉而它就消失了,或许你来得及看到流星那一霎的弧独来不及许你心中的愿望,但是你却因此而有着莫名的感动,因为遭遇太美,因为刹那即永恒。(引)


      就好象多年以前那张亲手放回书里的卡片,在经历了怎样世事的变迁,岁月的流转,再次拿回手上。却赫然发现卡片背面用铅笔勾勒的素描是怎样一张与自己依稀相似的容颜,卡片上与自己相同的名字又是怎样一种亲切的呼唤。这才知道这一生曾经拥有过这样不可承受之轻的情感,那好多年前错过了怎样一次被期待地轻轻翻转。这是影片最后结束时的一个经典画面,藤井树(女)望着手里,当年藤井树(男)曾经夹在书里亲自交还给她的最后一本书的借书卡,也是第87张写有他们共同名字的借书卡,感慨万千,泪盈与睫。虽然迟了很多年,但终于翻到了背面,那远在天国的爱人也会因此而盈泪含笑吧。也许抛弃了所有瑰丽和浮华,爱,用最简单的形式来表达,也就是一张小小借书卡背面淡淡的素写。而那本以爱作签的书的名字叫——《追忆似水年华》。


      在浓的化不开,又看似淡的不着痕的回忆之中,命运的凑巧和不可思议,被刻画地如此轻巧和赏心悦目,更把缘份这万种解释也敷衍不过去的奥妙,挥洒得淋漓尽致。你不得不佩服岩井俊二,这个以拍MTV和广告出身的导演,象一个真正武功非凡的高手,任凭醍醐灌顶,来势万钧,只凭拈花一笑,弹指一挥,便四俩拨千斤地把所有的厚重化为虚无。乱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衣。拿捏之准,穿行之美,叹为观止。同时画面也被处理的简洁干净,完全没有多余的一笔,这也正是岩井的拿手好戏。


      这部《情书》我已经看过很多遍,可以算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一部日本电影。有人说它有一点点象《廊桥遗梦》,也许在故事本身的婉约和短暂亦是永恒这一主题上有那么一点点相通之外,无论是艺术手法还是思想境界上《廊桥》都大大比不上《情书》带给人的震撼之美。那种心灵上的撞击和回响,绝不是西部牛仔式的矫情和造作所能相提并论的。爱到反朴归真,又岂是“You jump,I jump!”所能媲美。于是又想到另一部小说和电影。在张爱玲述说的那个叫《爱》的故事中,男女主人公最后重逢时的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和博子跪对着雪山呼唤的一句“你好吗” 实在有着同工异曲之妙,真正是一唱三叹,足以反复吟咏,回味无穷。比之稍次的是《星月童话》里面张国荣对常盘贵子如画龙点睛般的一句话:“嗨,你怎么才来,我已经等你好久了……”


      “等待一生不算长,如果有爱作为补偿;等待一秒不算短,如果有爱恰好在那以后。”这是我最后想到的一首诗,好象是这么几句。


      清新、淡雅、朴素、隽永,这就是岩井俊二为我们营造的经典《情书》。你相信这个世上真的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各自完满地生活着却无缘相识吗?我开始有那么一点相信了。宇宙之奇,世界之大,不是渺小的我们所能熟知和概括的。我至今仍记得有那么一天,也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骑车出门,穿一身紫衣,上装和长裙分别是在不同的地方剪裁和购买的,而我就在过马路的时候,一抬头,竟然看见一个和我一样留着长发,骑着车,穿着一身紫衣,更为要命的是她的上装和长裙居然也跟我一模一样的女孩,从我的视线里飘然而过。我一下子呆呆地愣住了,傻傻地望着远去的背影好半天回不过神来。有那么一阵恍惚和惶恐,我觉得好象见到了另一个自己,另一个和我的肉体完全剥离的自己。而这个我,或者非我,竟然不在镜中,也非梦中。我一直在想,除了那个似曾相识的背影,她若不经意地回头,又会是怎样一张容颜呢?如果我们相识,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就象《情书》中,在热闹和喧嚣的街头,因为博子的一声近乡情怯的呼唤,骑在车上的藤井树突然停住回头,在越来越密的人群中寻找博子那张渐渐被人潮掩盖的依稀相似的容颜……



      〈全文完〉
      2000.5.21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这篇文章以前贴过的。不喜欢这种评价方式,读得很累。而且把情书和廊桥遗梦相比,风马牛不相及。
      • :)
        • ://hand. -rushhour(匆匆忙忙闲着), 有机会和你好好聊聊!
          • :-O 不胜荣幸。:D
    • 你们是中国人吗?抵制日货,我看见日本的东西就恶心。
      • 枫下论坛严格禁止以下内容:人身攻击 ,宣扬仇恨(含种族仇恨,国家仇恨,阶级仇恨,宗教仇恨等) 宣扬狭隘民族主义
      • 那你怎么还没有被恶心死?是不是一出门就闭眼?
        • 能不用日货就尽量不用。大多数日人非常鄙视中国人,客客气气的背后掩藏着厌恶。该国这么发达,却生活在狭小地震频发的土地,他们不想扩张?!
      • hx_s2001(无聊)朋友, 相信我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仇恨不比你差。 但是, 说什么话, 做什么事, 要动动脑子。 你用这种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一切事情, 本身就是不理智的。
        对于文学和艺术而言, 这是无国界的。 都是探讨人性, 反映人类真实的生活, 情感, 思想。

        说起来。 有两个日本人不得不提。
        1, 东史郎, 一个亲身经历二战, 亲身经历南京大屠杀的老人。 为了人类的正义和自己的良心。 挺身而出, 为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奔走, 甚至自己的人身安全都置只度外。 对他, 你想说些什么么? 他是日本人!

        2, 大江健三郎, 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典礼上, 他发表《我在暧昧的日本》的讲词, 对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犯下的罪行反思。 自己也亲身参与澄清历史的活动。 对他, 你想说些什么么? 他是日本人!

        希望与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