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浅尝英国 (2)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第二天
我们的团是周一早晨从伦敦出发北上。在整个旅途中, 每天都是6.45am 把行李箱(限1人一个)放到宾馆房间的门口,然后就不用管了,有人会把行李箱拿走,然后等到了下一个目的地的宾馆房间,行李已经给放到房间里了. 7点下楼吃HEARTY ENGLISH BREAKFAST, 品种丰富, 美味可口,光喝的就有不下10种, 比什么CONTINENTAL BREAKFAST 强n多倍.

到了COACH上是个当地女导游, 热情友善, 出发伊始就用极其温柔的英国口音宣布了一些 “DO AND NOT DO”, 包括,为了空气清新和车厢的清洁,不能带事物, COFFEE OR TEA上车,. 结果之后的四天里, 真的没有任何人在车上吃东西, 真守规矩. 还有一个令人愉快的事就是,每到一地, 导游照例告诉请几点回到车上, 整个行程无一人曾经迟到过,我们的车总是按照预定的时间出发,到达. 大概运气好, 碰到了一班守时的人.

随后导游开始逐个介绍团员, 姓名和来自哪个国家. 90% 是美国人 (其中有80%是退休的夫妻闲着无事,周游世界), 一对印度夫妻, 两个人来自加拿大,包括我, 一个女孩(人)来自以色列,还有一个来自新西兰, 据他自己介绍是个FARMER, 自费来英国给一个业余FIELD HOCKY 当边裁,顺路参加旅行团玩玩.不知道是不是新西兰的FARMER都这么有钱有闲.

剑桥大学城
剑桥大学由31个学院组成.我们的第一站就是这个坐落在康河两岸的美丽小城, -- 一个历史的沉淀和青春的活力交相辉映的小镇. 不论是古典的房屋建筑, 古城堡一样的校舍教学楼,花园一样的校园,还是一条条铺满了圆石子,蜿蜒,幽长,静谧的小巷,抑或缓缓流过的康河,都是那么从容的美丽着,淡淡地焕发出一种只有时光才能雕刻出的风华.在这里, 许志摩曾经轻轻的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而我却有种想常驻不走的感觉 -- 不知道在这样的一个小镇里度过漫漫而悠长的岁月,将会是怎样的人生?

BELVOIR CASTLE 贝佛城堡(自己胡乱音译的)
DA VINCI CODE电影有一部分场景是在这里排的. 是一所豪华古宅(Stately home). 是RUTLAND公爵的家. 这个保皇派家族,靠着英国内战时期支持ENGLAND国王而从伯爵晋升为公爵. 这个城堡初建于17世纪,是诺曼底式的建筑,后来着火,改为如今的哥特式建筑了。现在也不知道是公爵第几世(导游说了,可惜我没记住)全家住在这里,夫妻加三个孩子.夏天全家出去度假了.不过他们的照片都摆在那里,和他们历代祖先的摆在一起. 据导游介绍,城堡之所以对外开放,是因为他们不能支付昂贵的庄园维护费用,所以现在不光对外开放部分城堡,还承办婚礼,接受电影拍摄等等。城堡里面到处是古董,可偏偏在床头柜上摆放着VOGUE杂志. 大概想增添一些生活气息?

YORK 城 和YORK MINSTER CATHEDRAL
YORK城曾经是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之一,直到工业革命时期才开始萧条。白人成分极高。我们去的是老城区,被淡黄色的中世纪的围墙环绕着。其中一个高高耸立的古城门导游说叫 “Margaret of Anjou” 她是国王HENRY六世的王后.导游说因为她臭名昭著的行为,又被叫做成 “BITCH OF ANJOU”.回来后我特意上网查了查她都做过什么坏事, 好象主要是怀疑她的儿子不是和她的精神病的丈夫生的. 不管怎样,那个以她名字命名的城门,尤其是门上方的皇家徽章还是金光闪闪的很漂亮。

我最喜欢约克敏斯特大教堂狭长而高耸的彩色玻璃窗. 每个窗户都绘有圣经人物, 整个教堂也很大气, 虽然没有MONTREAL的圣母大教堂那么富丽堂皇,可自有一种朴实之美.开始我觉得约克敏斯特大教堂已经很宏伟了,可后来听团里其他去过德国的人说,比起科隆大教堂,这个约克敏斯特大教堂小的可以被装进去.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地方是, 约克敏斯特的地下一层是个博物馆,进去前每人给个耳机和小录音机,整个博物馆按照年代分为7个不同时期的展厅,进入之后,打开录音机,有音乐烘托气氛,有针对每一个展品的详尽解说,甚至一块大石头也能叨叨个半天,什么从罗马时期,一千多年前挖出来的等等,解说词可以快进或者后退,也可以某个部分反复听,大家互不干扰,可以根据自己的频率进行浏览。就那么千把百年的历史 (尤其和中国比), 可硬是让他们弄的好象多丰富似的.

欢迎酒会和晚餐
这个团只包括两顿晚餐,一天是在YORK (第一晚),另一天是在CHESTER(第三晚). 晚饭和一对美国夫妻和另外一个来自CALGARY的18岁的男孩同坐. 一聊才知道,这个大腹便便的美国丈夫居然曾经是美国海军,参加过越战,不过对他们来说那也不是啥光荣的历史, 所以他很快转移话题,不想多说.我好不容易才忍住没问他是否在战争其间杀过人.那个18岁的男孩,9月份就上大学了,学历史,我以为学什么欧洲历史,世界历史一类的,结果是学加拿大历史. 行, 一共300多年的历史, 学四年, 服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沙龙 / 游山玩水 / 浅尝英国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最近参加了一个旅行团, 名字叫 “A TASTE OF BRITAIN”. 开始想应该翻译成 “英国的味道”, 听起来好听点儿, 可是后来一想, 5天的时间, 从伦敦出发, 经约克郡, 北上到爱丁堡然后返回伦敦, 全程约1420公里, 真正只是一次对英国的浅尝即止.

    第一天
    坐的是MY TRAVELAIRLINE的航班从TORONTO直飞LONDON, 真是孤陋寡闻, 以前居然不知道这个航空公司. 每个座位前都有个小电视, 有实时飞行路线图, 还有10多个频道, 放一些好电影, 想看的话, 要2.5英磅买一个耳机.看惯了美国加拿大航空公司飞机上年龄一把的空嫂空叔, 此次到是耳目一新, 一水儿的年轻美女帅哥, 操着标准的英国口音开始热卖各种饮料零食, 一袋小的不能再小的CHOCOLATE 豆, 1.6英磅, 一小瓶啤酒2.5英磅.够黑. 如果不买饮料, 和饭一起供应的就只有咖啡, 茶, 和橙汁了.

    第一天到达伦敦, 旅行团没有安排, 自由活动. 我事先打印了伦敦的公交路线图和离宾馆最近的售票点. 到了宾馆, 仍下行李, 去买了张一天有效的TRAVELER CARD (5.10英磅). 可以无限制乘坐地铁, 公车, 有轨电车等. 坐上地铁直奔白金汉宫而去.

    伦敦大概有17条地铁线, 从地图上一眼看去密密麻麻, 不过, 地铁站都有电子显示屏, 告诉你共有哪几条线路, 几分钟后哪条线地铁要来, 地铁上面也有电子显示屏, 告诉你这是哪条线, 开往什么方向, 如果想换什么线请在哪站换, 非常清楚. 另外, 地铁上面的座位都是漂亮的布面软座, 车厢干净. 如果你要去伦敦多呆几天, 还可以在加拿大网上直接买他们的OYSTER PREPAID的游客卡, 起始金额大概是10英镑, 邮寄上门. 很方便.

    伦敦给我的感觉是干净, 空气到不一定比加拿大的好, 但是, 街道是真干净 -- 可能我只是在伦敦中心地带晃悠了? 另外一个深刻的印象是, 这是一个历史和现代融合的那么和谐的大都市. 还有就是, 以前曾听从欧洲来的同学说, 欧洲的女人远比北美的女人优雅而苗条, (一个法国来的家伙甚至说, 他决不会找一个美国女人做女朋友, 她们都象牛肉一样厚实,) 我虽然不至于象他们那样偏见, 可此次也觉得伦敦街头的女人, 不论年龄大小, 总体来说气质真的非常好, 穿着有品位.

    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 在ST JAMES公园里面, 面对着一个小广场, 广场中心是一座维多利亚皇后纪念碑, 广场左右两侧各有一道金碧辉煌的大门, 我的时间只够二选一: 或者进入白金汉宫参观, 或者进入伦敦塔看王冠宝石, 斗争了一番, 决定还是看宝石更有吸引力. 所以只能爬在白金汉宫外面的栏杆上看看王宫的外面, 以及动作象机器人一样的红衣卫士在那来回逡巡了. 然后凑到最金碧辉煌的那扇大门那, 想看个究竟, 为啥立了这么大个门在这, 一看才知, 那个门上方的大理石上居然刻着 “CANADA”. 赶紧看另外一个门, 是 “AUSTRALIA” , 然后还有 “NEW ZEALAND” 大概还有其他英联邦国家吧, 加拿大门后面著名的海德公园了, 公园里有一个纪念碑, 是纪念加拿大110,000名志愿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和英国并肩战斗, 并有若干名(没记住具体多少名) 英勇牺牲的士兵的.

    ST JAMES公园可以不折不扣的用上什么湖光山色(没有山), 小桥流水, 风景秀丽, 景色如画一类的形容词了, 没说的, 拿着像机一通狂照. 公园里的大片草坪上, 散放了很多蓝白条相间的躺椅, 有人悠闲的躺着晒太阳, 有的看书, 有的带着小孩子在玩, 不远处, 有水鸟,黑天鹅, 白天鹅在湖面上悠游, 湖边垂柳在风中轻轻摆动, 稍微转一下头, 就可以看见白色的白金汉宫和金色的维多利亚皇后纪念碑, 曾经的皇家园林, 如今已经是一方人人都可小憩一下的PUBLIC PARK 了.

    议会大厦, 大笨钟, WESTMINSTER ABBY
    伦敦眼, 又叫千禧轮, 我没什么兴趣, 只远观了一下. 议会大厦和大笨钟, 还有那个著名的WESTMINSTER ABBY都没有令我失望. 说是议会大厦, 可其实就是一大片歌特式的古城堡建筑, 很震撼. 在英国, 一个一再让我感慨的地方就是, 不象中国的大都市, 如果你想看古迹, 只好去博物馆, 或者故宫, 一些专供参观的地方(也许上海还有一些尚在使用中的殖民地时期的建筑, 可也并不是很久以前的东西), 可在英国, 随处可见几百年前的教堂, 罗马人时期留下的路, 还有几百年前的城堡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使用着. 这大概是因为我们中国的建筑多为木材, 不象他们的都是大石块, 延续的更久一些吧. 另外他们也没有过文化大革命, 破四旧什么的. 可惜威斯敏斯特教堂周日有礼拜, 不对公众开放, 我追踪一下DA VINCI CODE的计划只好泡汤.

    伦敦塔
    TOWER OF LONDON 很值得一看. 不光是不同历史时期, 历代国王, 女王用过的镶满宝石的皇冠, 权仗, 和其他御用用品另人一饱眼福, 还有就是曾经有无数国运攸关的决定, 无数肮脏的政治交易, 政治阴谋曾经发生在这座泰晤士河边的古城堡里. 下面是从WIKI百科上抄来的关于它的介绍:

    伦敦塔(英文:Tower of London)的官方名称是“女王陛下的宫殿与城堡,伦敦塔”(英文:Her Majesty's Palace and Fortress, The Tower of London),虽然将其作为宫殿居住的最后一位统治者已是几世纪前的詹姆士一世(1566年至1625年)。白塔(每个角上都有塔楼的方形建筑,并因此而得名)实际上是在伦敦泰晤士河边的几座建筑的组合体中间,这些建筑曾作为堡垒、军械库、国库、铸币厂、宫殿、刑场、公共档案办公室、天文台、避难所和监狱,特别关押上层阶级的囚犯。最后的这一用途产生一条短语“sent to the Tower”,意思是“入狱”。伊丽莎白一世在她姐姐玛丽一世统治时曾在此入狱一段时间;伦敦塔最后一次作为监狱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关押鲁道夫•赫斯。198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伦敦塔里有一个塔叫 “ TORTUE TOWER”, 展示曾经的拷打刑具. 据他们自己的介绍, 英国不怎么拷打犯人, 尤其皇室的犯人和女犯人. 曾经在这里只有一个被视为异教徒的女人被拷打过, 但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是, 当时是16世纪, 行刑官因为佩服这位女性的勇敢表现而拒绝拷打她, 最后只好换别人来做. 勇气可嘉.

    从伦敦塔出来, 找了个街边小店吃了点东西, 想去坐泰晤士河上的游轮去格林威治天文台, 可惜错过了最后一班, 只好沿着泰晤士河溜达了一下, 然后重新回到维多利亚皇后纪念碑那, 坐在白色的大理石的台阶上, 没别的, 就想在夕阳的余辉中, 再看一看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的皇宫. 毕竟, 这世界上哪里真有不落的太阳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UK真的有太多的地方可去, 除了你上边提的, 还有蜡像馆, 大英博物馆, 利兹castle, 莎翁故居, 丘吉尔庄园, 牛津剑桥...还有一些不很出名, 但也值得一去象 lands' end, 类似海南的天涯海角, 当地的黑啤酒和fish&chips都很好.
      • 是啊, 英国可去的地方好多. 我看到好多店卖fish&chip,可一看量很大, 没敢尝试. :-)
      • 大英博物馆? 不去也罢
        • R u kidding? It is amazing!
          • 比起他的名声来说的确差了很多。 我们可以在卢浮宫里面待一天都不够。 但在大英,总共四个小时,还有一个半小时跑去喝茶。
          • 没看过卢浮宫,说这话还可以理解。看过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实在是徒有虚名。
            • 还有The Vatican Museum,尤其是Michelangel的Sistine chapel,真是震撼!
    • 上点图片吧。也有计划去伦敦,请教A TASTE OF BRITAIN的信息。谢谢!
      • 我是从这个网上看到的信息: http://www.flightcentre.ca/tours/
        • 谢谢!
    • 我也是乘MYTRAVEL回来的,廉价航空,人多的不行,差点上不了飞机。作为最后一名乘客免费升级到头等舱,算是个trade off 吧。
    • 要看照片要看照片
    • 很喜欢。期待下文!
      • 谢谢上面各位的回复. 我有点不好意思贴照片, 因为看网上贴出来的照片都很有水准, 而我的照相水平很低. 不过明天争取贴几张吧.
    • 浅尝英国 (2)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第二天
      我们的团是周一早晨从伦敦出发北上。在整个旅途中, 每天都是6.45am 把行李箱(限1人一个)放到宾馆房间的门口,然后就不用管了,有人会把行李箱拿走,然后等到了下一个目的地的宾馆房间,行李已经给放到房间里了. 7点下楼吃HEARTY ENGLISH BREAKFAST, 品种丰富, 美味可口,光喝的就有不下10种, 比什么CONTINENTAL BREAKFAST 强n多倍.

      到了COACH上是个当地女导游, 热情友善, 出发伊始就用极其温柔的英国口音宣布了一些 “DO AND NOT DO”, 包括,为了空气清新和车厢的清洁,不能带事物, COFFEE OR TEA上车,. 结果之后的四天里, 真的没有任何人在车上吃东西, 真守规矩. 还有一个令人愉快的事就是,每到一地, 导游照例告诉请几点回到车上, 整个行程无一人曾经迟到过,我们的车总是按照预定的时间出发,到达. 大概运气好, 碰到了一班守时的人.

      随后导游开始逐个介绍团员, 姓名和来自哪个国家. 90% 是美国人 (其中有80%是退休的夫妻闲着无事,周游世界), 一对印度夫妻, 两个人来自加拿大,包括我, 一个女孩(人)来自以色列,还有一个来自新西兰, 据他自己介绍是个FARMER, 自费来英国给一个业余FIELD HOCKY 当边裁,顺路参加旅行团玩玩.不知道是不是新西兰的FARMER都这么有钱有闲.

      剑桥大学城
      剑桥大学由31个学院组成.我们的第一站就是这个坐落在康河两岸的美丽小城, -- 一个历史的沉淀和青春的活力交相辉映的小镇. 不论是古典的房屋建筑, 古城堡一样的校舍教学楼,花园一样的校园,还是一条条铺满了圆石子,蜿蜒,幽长,静谧的小巷,抑或缓缓流过的康河,都是那么从容的美丽着,淡淡地焕发出一种只有时光才能雕刻出的风华.在这里, 许志摩曾经轻轻的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而我却有种想常驻不走的感觉 -- 不知道在这样的一个小镇里度过漫漫而悠长的岁月,将会是怎样的人生?

      BELVOIR CASTLE 贝佛城堡(自己胡乱音译的)
      DA VINCI CODE电影有一部分场景是在这里排的. 是一所豪华古宅(Stately home). 是RUTLAND公爵的家. 这个保皇派家族,靠着英国内战时期支持ENGLAND国王而从伯爵晋升为公爵. 这个城堡初建于17世纪,是诺曼底式的建筑,后来着火,改为如今的哥特式建筑了。现在也不知道是公爵第几世(导游说了,可惜我没记住)全家住在这里,夫妻加三个孩子.夏天全家出去度假了.不过他们的照片都摆在那里,和他们历代祖先的摆在一起. 据导游介绍,城堡之所以对外开放,是因为他们不能支付昂贵的庄园维护费用,所以现在不光对外开放部分城堡,还承办婚礼,接受电影拍摄等等。城堡里面到处是古董,可偏偏在床头柜上摆放着VOGUE杂志. 大概想增添一些生活气息?

      YORK 城 和YORK MINSTER CATHEDRAL
      YORK城曾经是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之一,直到工业革命时期才开始萧条。白人成分极高。我们去的是老城区,被淡黄色的中世纪的围墙环绕着。其中一个高高耸立的古城门导游说叫 “Margaret of Anjou” 她是国王HENRY六世的王后.导游说因为她臭名昭著的行为,又被叫做成 “BITCH OF ANJOU”.回来后我特意上网查了查她都做过什么坏事, 好象主要是怀疑她的儿子不是和她的精神病的丈夫生的. 不管怎样,那个以她名字命名的城门,尤其是门上方的皇家徽章还是金光闪闪的很漂亮。

      我最喜欢约克敏斯特大教堂狭长而高耸的彩色玻璃窗. 每个窗户都绘有圣经人物, 整个教堂也很大气, 虽然没有MONTREAL的圣母大教堂那么富丽堂皇,可自有一种朴实之美.开始我觉得约克敏斯特大教堂已经很宏伟了,可后来听团里其他去过德国的人说,比起科隆大教堂,这个约克敏斯特大教堂小的可以被装进去.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地方是, 约克敏斯特的地下一层是个博物馆,进去前每人给个耳机和小录音机,整个博物馆按照年代分为7个不同时期的展厅,进入之后,打开录音机,有音乐烘托气氛,有针对每一个展品的详尽解说,甚至一块大石头也能叨叨个半天,什么从罗马时期,一千多年前挖出来的等等,解说词可以快进或者后退,也可以某个部分反复听,大家互不干扰,可以根据自己的频率进行浏览。就那么千把百年的历史 (尤其和中国比), 可硬是让他们弄的好象多丰富似的.

      欢迎酒会和晚餐
      这个团只包括两顿晚餐,一天是在YORK (第一晚),另一天是在CHESTER(第三晚). 晚饭和一对美国夫妻和另外一个来自CALGARY的18岁的男孩同坐. 一聊才知道,这个大腹便便的美国丈夫居然曾经是美国海军,参加过越战,不过对他们来说那也不是啥光荣的历史, 所以他很快转移话题,不想多说.我好不容易才忍住没问他是否在战争其间杀过人.那个18岁的男孩,9月份就上大学了,学历史,我以为学什么欧洲历史,世界历史一类的,结果是学加拿大历史. 行, 一共300多年的历史, 学四年, 服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真不错
      • 康桥也是我最想去的英国的目的地,小时候的梦想啊!
        • 牛津也很值得去! 强烈推荐!
    • Pictures please! Also what's the website of MY TRAVELAIRLINE? I know there's also a ZOOM AIRLINE which has very good price.
      • 我是通过Flight Center 订的票, 也是当时在网上 (itravel2000) 能差到的最低票价。不过网上说的是Air transat. 等票来了,上网确认飞机schedule 的时候才知道是My travel
        • My Travel 和Air Transat有联手,另外,try "Canadian Affair",我是通过它的WEBSITE定的,同一家班次比在Air Transat自己的网站还稍稍便宜些。
    • 你居然没去苏格兰??!!太遗憾啦,应该去Highland看一下啦,会开车就可以自己租车拿地图开一边,省钱的方法是参加,backpack,才65磅吃住都在youth hotel,11磅一晚,还可以在Isle Sky jump off, 还有尼斯湖也在Highland啊,还有。。。。。。。
      • 呵呵, 还有BagPipe, Woodland Mills, Sterling Castle, ......
        • 对啊,对啊,Sterling还有 Wallece Monument,就是《勇敢的心》里的那个男的,
    • 价钱?偶关心这个.
    • 文笔不错
      • 行了,放弃贴图了。笨死我了。大家自己看吧, 不过没有注释。随后我还会上载更多的图
    • 浅尝英国(3)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第三天

      HADRIAN’S WALL
      今天的第一站是HADRIAN’S WALL, 又叫罗马墙。下面是WIKI百科对它的介绍:

      哈德良长城(英语:Hadrian's Wall),是一条由石头和泥土构成的横断大不列颠岛的防御工事,由罗马帝国君主哈德良所兴建。公元122年,哈德良为防御北部皮克特人反攻,保护已控制的英格兰的经济,开始在英格兰北面的边界修筑一系列防御工事,后人称为哈德良长城。哈德良长城的建立,标志着罗马帝国扩张的最北界。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不知道为什么, 导游在介绍这个墙的时候, 却说当时的罗马帝国的皇帝Hadrian是 “MENTALLY RETARDED”,有什么了不得的厉害的敌人,还需要建筑这样一座墙来保护。还说,你们看到它以后,肯定会失望,因为现在剩下的只是很矮很小的一段了。还说,请千万不要以为它象中国的长城. 我当时就小心眼的认为,导游纯粹不是英雄也气短,因为这个墙全方位的不如长城,并且长城又比这个罗马墙早了五六百年. 所以才说出什么MENTALLY RETARDED的话. 无他, 嫉妒耳.

      我们在这里只是短暂停留, 大家下了车, 咔嚓咔嚓了一阵, 就又启程了. 沿途不断看到有一些人,或三五成群, 或独自一个,在沿着这个COAST TO COAST的墙的遗迹HIKING.

      中途小憩 . 苏格兰女王MARY
      开了一会,我们就进入了苏格兰境内。道路开始起伏,一会儿一个下坡,晃的我的心直颤。视野里开始出现了碧青起伏的山。民居的风格也变的粗旷起来,虽然还是一幢幢带有美丽花园的的小房子,悬挂着鲜花点缀,可是房屋的线条和形状比起英格兰要方硬一些。是不是每个国家(在北半球的)都是南方比较温婉,北方比较粗旷呢?有待进一步观察的说。

      中途休息,去卫生间,大概特意找了这么个休息站,因为顺便就远观了旅途景点中提到的两个 Jedburgh Abbey Ruins and glimpses of the house of Mary, Queen of Scotland,真有点令人啼笑皆非的感觉. JEDBURGH就是一座建于12世纪,后经劫难被毁的教堂的残存遗迹,乏善可陈. 倒是这个苏格兰女王玛丽似乎是一个英国及苏格兰历史上的传奇性人物。整个旅途中总有她的故事和历史出现.

      用导游的话说,这个MARY 具有LOAD OF CHARMS.出生六天成为苏格兰女王,不到一岁行加冕礼,在法国宫廷被抚养长大,精通6国语言,音乐,骑马,缝纫以及一切一切法国王宫里精致奢华的东西。第一次婚姻后成为法国王后, 后又结婚二次,可显然不精于挑选丈夫,三次全部是失败的婚姻,苏格兰政局动荡,王位岌岌可危,数次率兵平乱未果,求救于表姑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却被软禁长达22年,其中一个地点就是前文提过的伦敦塔,唯一的儿子成为第一个兼统英格兰和苏格兰的英国国王。一句名言是:In my end is my beginning” (我死即我生). 这样一个高贵美丽, 倾国倾城而又命运多舛的女王, 王后想不成为传奇都难.

      Sir Walter Scott’s House – ABBOTSORD HOUSE
      Walter Scott, 我恐怕多数中国人对他都一无所知,至少我在此次旅行之前压根就不知道这么个人物. 也许是我忒无知了? 而在出行之前,虽然在网上大概看了一下关于他的介绍,也就仅仅知道他是个伟大而著名的文人,诗人,小说家.仅此而已了.

      然而可但是,当我们进入了苏格兰境内,才发现他的名字无处不在,如雷贯耳。他在苏格兰的地位,无人可媲美。简而言之,在绵延数百年的苏格兰对英格兰的战争中,苏格兰从没有被完全征服过--除了18世纪末那么一个时期,苏格兰几乎完全屈服了,他们的文化几乎丧失殆尽,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几乎已被英格兰贬低的不复存在。就在这样一个苏格兰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Walter Scott的诗歌,小说,散文出现了,通过对苏格兰历史,文化的讴歌,he contributed to the reinvention of Scottish culture. (and: rehabilitating the public perception of Highland culture after years in the shadows following southern distrust of hill bandits and the Jacobite rebellions,抄自WIKI 百科),一句话,他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苏格兰),估计比尊议会议的意义还重大.

      他在苏格兰就是个民族英雄。一进爱丁堡市,就看见他那黑色的,宛如歌特式古城堡一样的纪念碑直插云霄。至今苏格兰银行发行的苏格兰纸币上印的还是他的头像 – 因为正是他的文章才为苏格兰争得了发行印刷自己货币的权利.

      这样一个人却晚景凄凉,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有的投资或贬值或破产,债务缠身。不得不靠终日的写作,才最终还清了所有债务。

      当他的财产被没收抵债的时候,人们出于对他的爱戴,保留了这所他最爱的宅院。这个充满了他的心血,亲自设计装潢,爱若珍宝的城堡。在这所房子里他度过了他的下半生。其中有个房间是在他去过中国后得来的灵感,墙纸都是淡绿色背景上绘出的中国的花鸟人物。他酷爱收藏兵器和盔甲,有个专门的收藏室,我猜这大概和他从小因小儿麻痹症而右腿瘸有关。因行动不便而份外的渴望能驰骋疆场,呼啸战斗。人生的无奈莫过于此,总是渴求自己所缺失的。

      因为开始是一大群人乎拉拉地围着解说员走了一遍,然后就又乎拉拉的一大群人一起去吃午饭了,所以在吃过午饭,临回到车上之前,我又自己进入了这所大房子,想一个人,静静的再看一遍所有的房间,再感受一下这个才华横溢的诗人,文学家,小说家曾经的痕迹. 当我一人站在他的书房里,看着他巨大的椅子和书桌,以及那个通往他卧室的窄窄的楼梯,仿佛听到了他拖着沉重的脚步走下来,坐在这个桌子前埋头写出一篇又一篇别人的抑或自己的故事……

      他最后的一个后裔是位聪明美丽的女人,可终生未嫁直到死去,如今已不复有他的后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只有这座古城堡,承载着他曾经的痛苦,欢乐,激情,才华… , 潇潇地耸立在这青山之上,迎来送往着一批又一批如我一样的红尘过客……

      初览爱丁堡. 街头剧场. HAGGIS
      爱丁堡是苏格兰的首府,人口5百多万. 到了宾馆,因为晚上还要看一场极富盛名的苏格兰军乐队表演,多数团员都回房间休息了。导游在我们到达这个城市之前,就开始没完没了地谆谆嘱咐:象所有的大都市,不要自己上街,不要随身带贵重物品等等.宾馆房间里居然有保险箱,可自设密码.我把大部分现金都放进保险箱, 揣着几十块钱就大义凛然地晃出门了. “不要自己上街”, 开玩笑,本人来自中国,啥阵势没见过?

      街上热闹非凡,车如流水马如龙.正好赶上STREET THEATER FESTIVAL.当然我也没敢往偏远地方去,就在附近的几条街道转了几圈,津津有味地看了两场街头表演,其中有一个还是加拿大来的家伙, 贼逗.

      晚饭和另外几个单身团员约好了一起吃.听他们说HAGGIS是苏格兰的风味名吃,怂恿我点,问他们是什么,怎么也不说,就是坏笑。问WAITRESS,说是LAMB,管他呢,点了再说。点了个CHICKEN AND HAGGIS WITH WHISKEY SAUCE,心里还真不知道会上来个什么.结果味道非常的好.

      军乐队表演 MILITARY TATTOO
      可能是盛名之下,期望值高乞,我对这个著名的表演的感觉是美则美矣,不足以惊艳。这个表演有来自台湾的一所女子中学的军乐队表演,还有从美国,俄罗斯来的军乐队。当然台湾女孩们得到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好玩的是,在开场前,主持人问有没有这个国家来的那个国家来的游客,每提到一个国家的时候,该国家的人就会高声呼啸鼓掌,当问到台湾时,前排的一众台湾人高声呼啸回应,然后主持人马上问,有没有来自 MAINLAND CHINA,我也一嗓子喊出去,结果怎样,吓了自己一跳,我周围的团员都看着我笑了,因为只有我一个人扯个嗓子喊了一声,郁闷阿。那天大概恰巧没有中国来的团。不象在剑桥,看到好几拨中国人。随后问香港,也没动静,俄罗斯也没动静。等问到加拿大的时候,我又喊了一嗓子,嘿嘿,这回有我们的人了.

      军乐队表演,我最喜欢的是一个骑马的表演,因为马是我最喜欢的动物,非常喜欢一匹雄健的白马.还有就是来自俄罗斯的表演,是柴可夫司机的一首乐曲,名字也没听明白,不过非常好听.而那些一本正经的俄罗斯军人,在表演中间,居然小小的,出人意外的摇滚了一下,很好玩.整场表演是以爱丁堡古城堡作为背景,表演者都是从城堡里出来的,配以灯光的变换,穿插着焰火,同时对整个军乐的发展史做了一个介绍.

      最后表演结束前,主持人请全场起立,奏英国国歌. 之后,满怀深情的表达了苏格兰人对那片土地的热爱。当他用充满激情的声音说出: THIS IS SCOTLAND, THIS IS OUR NATIVE LAND,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中国. 什么时候,我们的NATIVE LAND也可以象花园一样美丽而富足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good article
    • Have you been to Shakespeare's hometown-Stratford Upon Avon? If so, I am really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words on that.
      • After reading Romeo and Juliet, I told my mom that I wanna be a waitress at Stratford Upon Avon. I still have this dream, and I am pretty much sure that I will settle down in that small town when I am old and retired.
      • Yes, we went to his birthplace last day of our trip. I will write something about it. It is a small but extremely beatiful,sweet town. :-)
        • Thanks, and I am looking forward. :)
    • 谢谢. 也有计划去伦敦.
    • 浅尝英国 (4)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第四天

      再游爱丁堡市. 爱丁堡 CASTLE

      早餐后,一来到COACH边,就看到了这位全副苏格兰“武装”的中年男人--苏格兰格子呢裙,白色上衣扎在裙子里,白色高及小腿的袜子,右边袜子里插着一把装饰漂亮的刀.这就是当地导游, 将带我们在爱丁堡市的新,老城区一游.走马观花一下很多著名人物曾在这个城市的生活足迹. 我一是拿个像机在东照西照,再加上他的口音很重,又是嗡嗡的男中音,所以他的话我有一多半没听懂.只记住了几个地方:

      有MARY女王曾经的宫殿,召开盛大的舞会的地方.有苏格兰现任首相的家,在他家门口停了会,他说有时候可以看到首相出门上班。要说这当个首相也怪不容易的,成天一车车的游客等着看他。

      还有一个铜像是INCOME TAX的发明者。导游说,这个家伙发明了INCOME TAX,哼哼,我们现在就让他身上盖满鸽子粪。呵呵,确实阿,塑像的头上肩上白花花的一层。

      导游还说, 爱丁堡新城区在17世纪(好象是)的建造,是因为老城区人口过度密集,瘟疫迭生.新城区的构造和设计,后来成为全世界城市设计规划的样本.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姑且信之吧.

      爱丁堡 CASTLE就是昨天晚上看MILITARY TATTOO的地方,不过这次进到了里面. 这是一个从来没有被攻破过的城堡。可能是非常安全吧,所以MARY女王在怀孕后期住到这里,直到孩子出生。这里还是MARY女王被加冕的地方。现在大概是军乐队的演练场所吧。一点不夸张的说,我都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食堂的气味。这里也有一个女王的带珠宝的皇冠,可和伦敦塔里面的就没法比了。临行,给了当地的导游两英镑作小费,还很老土地请他合了张影.

      GRETNA GREEN -- 私奔+爱情

      这曾经是个铁匠住的小村庄,现如今的旅游胜地和结婚胜地.为什么它会如此有名呢? 这要从18世纪时英格兰和苏格兰婚姻法的不同规定说起。英格兰婚姻法比较严格,双方必须都在21岁以上,必须双方家长都同意,还要这个证明那个公证的,很麻烦。可苏格兰就不同了,男孩满14,女孩满12岁,也无须家长同意,只要找两个当地社区诚实可靠的证人就可以合法结婚了。于是很多RUNAWAY COUPLES(私奔的情人,应该这么翻译吧?)就从英格兰跑到苏格兰结婚来了,而GRETNA GREEN恰好是进入苏格兰境内的第一个小村庄。于是乎当地的两个铁匠,除了打打铁外,也就兼职干起了这桩成人之美,积阴德的差使.当然了,也不是所有时候成人之美,因为偶尔也会碰上重婚骗婚的无良之辈.最有名的一桩官司就是1826年间为了图财而骗娶富豪女继承人的案件.

      铁匠们当时无论如何没想到,他们的一时善行,成就了这个村庄数百年的英名. 每年六分之一的苏格兰婚礼都在这里举行.我在没来之前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因为觉得她的历史给人一种ROMATIC和危险刺激混合的味道.大概是做惯了法制社会下守法的顺民,内心总有种想小小的离经叛道一下的感觉吧.

      村庄里有个绿迹斑驳的雕塑,是一对缠绵搂抱亲吻着的青年男女, 我很喜欢.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里,好象私奔的男女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真可惜了. 一个崇尚少年老成的文化,把青年人血液中的冲动活力都压抑下去,青年人从来没有年轻过,恋爱从来没有被光明正大的承认过,等到青春逝去,心中的缺憾却与日俱增,只好用年轻的小妾来聊以自慰了。而老去的女人,没法再嫁年轻的男人,只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儿子身上,导致了婆媳之间永恒的战争.(嘿嘿,反正胡言乱语不上税)

      苏格兰裙的底下穿的什么?

      苏格兰裙,英文是SCOTTISH KILT,和SKIRT完全是两码事。当然我们中文就是一个词. 一件一般的成年男人穿的KILT需要about 6–8 yards of single-width (about 26–30 inches) or about 3–4 yards of double-width (about 54–60 inches) tartan fabric.用导游的话说就是: it is not a skirt, it is very heavy and very masculine. 紧接下来,导游说的话着实吓了我一跳:苏格兰男人在苏格兰裙的底下什么也不穿!她说:你千万不要问一个穿着苏格兰裙的苏格兰男人,他裙子下面穿的什么,因为他们真的会让你看的。她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这个导游也真是,都等出了苏格兰境了才透露这个,痛失亲身实践的机会。

      风笛 = 口袋里的管子??? 苏格兰印象:

      风笛,在知道它的对应英文之前,总是给我一种很美丽印象。每次只要读到“苏格兰风笛”就好像听到微微吹拂的轻风中传来悠扬的笛声。可是,当惊讶地知道它的英文居然是BAGPIPE,真是很失望的说,一点优美想象的空间都不给。而它的音色也太嘈杂,不很喜欢。

      苏格兰给我的印象和风笛相似,不是很喜欢。绝对不是任何有形的东西令我不喜欢,而纯粹是个人心理感觉。总是觉得,苏格兰弥漫着一股压抑之气。毕竟为独立而战斗,斗争了数百年,可最终依然生活在英格兰的阴影下。如今首都依然是伦敦,世界其他国家对英国的了解很大一部分都出自英格兰。莎翁就不用说了,写<简.爱>的夏洛蒂&#8226;勃朗特,写<傲慢与偏见>的简&#8226;奥斯汀,牛顿,瓦特,工业革命…….而一个被苏格兰人奉若神明的 WALTER SCOTT 在世界上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了解他呢?

      GRASMERE: 人间仙境真的存在

      自问酷爱旅游的我,也看过一些风景如画的美丽风光,可在看到GRASMERE的那一刹那,还是被她彻底融化了。一样的阳光,绿草,蓝天,白云,青山,碧水,一样的五彩缤纷的花,轻轻飘荡的船,古典雅致的街道,可那么风清云淡地一组合,就美的令人迷失,美的令人想让时间凝固。可能那些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美女也是这样吧,虽然环肥燕瘦,风情各异,一样地颠倒众生。

      几天的旅游下来,团里的人都开始熟悉了.大概因为都是独自一人旅游,那个以色列女人基本上处处都和我在一起.尤其是,当我们在GRASMERE的街头看到了几个阿拉伯人之后,她开始和我大谈特谈以色列和阿拉伯的恩怨情仇,真真辜负了湖光山色.等回到了车上一落座,呀,想起来了,一张照都没排. 只好安慰自己,没关系,反正以后还会再来,还会吗? 其实再来也好,不再来也好,真的不重要.毕竟心已经看到了,而记忆可以常青……

      CHESTER –鱼与熊掌同在

      CHESTER象YORK,被古城墙环绕.但YORK的房屋建筑多为淡黄色,而CHESTER多为黑白两色. 在这里,首次看到了象中国那样的路边食品摊,当然比较干净整洁.到的时候已是傍晚,路上行人车辆都不多,风中传来BBQ的香味.大概走的是一条商业街,几乎所有在北美能看到的品牌,一应俱全.大幅的宣传画是马特.达蒙的新片广告. 在这里, 远离了大都市的喧嚣,交通堵塞,污染,犯罪率,历史浸润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见,而人们在保有宁静生活的同时,又充分享受着现代文明的的成果. 那什么,孟子先生,我分明见过鱼和熊掌在一起啊?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写得太好了。很有帮助。我们一家这个长周末去。周五晚上去,周一下午回。租车开,只是在伦敦逛。能看多少是多少吧。有没有必去,不可错过的地点吗?
        • 只在伦敦逛,租车实在不是好办法,且不说先要适应左行,而且市内很难趴车,景点之间很近,步行最好。买张travel card,坐地铁到市中心,Westminster的景点就要一天,最远能去到greeenwich,再挤出一天去剑桥or温莎?三天,实在是太遗憾了。:)
          • Thank you.
          • by the way,Do you know how much could cost for my "party" 4 people, including 2 kids take bus in the 3 days stay in London. around.
            • 取决于你们要住在什么地方, 多数景点都是在 ZONE 1 里面. 伦敦的地铁公车票价是分 ZONE 的. COVER的 ZONE 越多, 越贵.
              如果是三天的话, 应该是OYSTER卡最合适了. 另外他们还有三天的 TRAVELER CARD. 这个网站介绍的有所有类型的车票和费用, http://www.tfl.gov.uk/tickets/faresandtickets/1067.aspx
              还有这个中文网站, 你可以参考参考:
              http://www.visitbritain.cn/travel-and-transport/travel-around-britain/london-transport/tickets-fares/
              • 很受启发,我想我改租车为坐公交了。定的旅馆在市中心。是在priceline.com上bid的。4 star,but good deal. only $85 US+ taxes.
                • DEAL真的不错,我们花56英磅住的是学生宿舍。
              • 你真热心,谢谢了
        • 谢谢! 抱歉刚看到你的贴子.希望不太晚. 如果我有三天在伦敦, 那我必去的地方会有: 1. Buckingham Palace, 进去看. 2. Changing of the Guard at Buckingham Palace 3. Westminster Abbey, 进去看.
          4. Houses of Parliament 和大笨钟是在一起的. 5. Tower of London 看Crown Jewels. 6. Windsor Castle,这是我非常遗憾没有时间去看的地方. 那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公爵就长眠在此吧.
          • Thank you, we will go next Friday, Laburday long weekend.
      • Lots of Scottish guys live in Toronto. I asked some of them about the Kilt,and most of them just tried to break their eye contact, and I know something fishy out there. :) But I was told that in Toronto Scottish guys do put their underpants on while
        having their kilts on. :))))))
        • hehe, I believe they do. :D
    • 浅尝英国 (5)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第五天

      WEDGWOOD 瓷器工厂

      临去英国前,周末去同事家,听说我英国旅途的其中一站是WEDGWOOD CHINA FACTORY,告诉我说那的瓷器闻名世界,看我有点不相信 (从来没听说过这里啊),特意登高上低的把她的一个装饰用的瓷瓶拿下来,让我看,底部果然印着WEDGWOOD的字样.

      有了这么一段,我就准备了一些银子准备花在这里.先看了生产流水线,工作的工人还没有在外面抽烟的多,估计工会发达. 然后在一个糖罐和瓷盘之间犹豫了半天之后,买了骨瓷盘子,结果,和我所有的购物经历一模一样, 车一开,立马就后悔了: 买了A, 就觉得B 好, VICE VERSA. 没治了.

      骨瓷,就是往陶土里加45%的动物的骨粉,加时的温度时间都很关键.WEDGWOOD最有名的是他们淡蓝色,皇家蓝色的瓷器.那种蓝色是加了某种矿物质之后出来的颜色.此外,这里买东西绝对和那种导游拿回扣的旅游购物不一样.在那里进出购物的不只有旅行团的人,还有很多自己开车去的,买与不买和导游一点关系都没有.临到之前,导游还特意告诉我们,这里卖的东西一点不比零售价便宜.

      莎士比亚的故乡: 莎翁怎么可以这样写遗嘱?

      莎士比亚,这几个字本身,或者SHAKESPEARE 这一个字本身,就象星空中最灿烂的那一颗星星.我怀疑在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不知道他的人呢(非洲丛林部落里的人除外,撒哈拉沙漠里的游牧民族除外)? 他就等于文学.他对英语语言的发展演化贡献极巨大.说英语的时候,一不留神就可能引用了他文章,小说,戏剧,诗歌中的某一句.

      然而, 很惭愧,汗颜的说,我没完整的读过他的任何一篇小说,即使是中文译本,仅限于知道那些有名的故事的情节.在曾经当文学女少年的日子里,颇煞有介事地读过他的十四行诗,印象就是乏味,一点儿也不会欣赏.可能受此影响吧,我对他的故乡的兴趣并不很大,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而来.

      他的故乡,Stratford-upon-Avon,又一个典型的英国小镇,美丽温馨恬静优美,处处都是以他的名字,或者他作品里人物的名字命名的店铺书店. 随便一进的路边PUB也是不同凡响的有格调.几何形状的竹(或藤)编灯罩就那么随随便便的一挂. 一方水土一方人,即使一个WAITRESS也是气质上佳.我们先看的是他的妻子Anne Hathaway的小屋,然后是他的故居.

      引起我兴趣的是莎士比亚的遗嘱: 他把他绝大部分财产留给了大女儿Susanna,一些给了小女儿Judith. 唯一留给ANNE — 给他生了三个孩子的妻子,的东西是: "my second best bed"!!! 我出离的愤怒了(假的),真是没有最MEAN 只有更MEAN 啊!

      别说什么没有爱情,别说什么比老莎年长8岁, 别说什么东什么西的,就凭给他生了三个孩子,承受了一个孩子早夭的悲痛,常年在故乡忍受没有丈夫的孤独,抚养孩子长大,等待他一年一次的 “临幸”,第二好的床??? 莎士比亚, 算你狠!

      回程

      整个行程结束了.在回程的车上,窗外又是这一路行来,任何地方都可见的绿油油的田野,有牛和羊在悠闲的吃草睡卧,看不见人们为生存而做的艰苦挣扎,看不见贫穷失学孩子肮脏单纯的笑脸.上帝并没有偏爱这个国家 – 只给了他们那么一块弹丸之地. 然而,他们没有辜负上天赐给他们的家园. (完)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Thanks, Can we call Shakespeare as the king of mean? Perhaps we can, but still I can't help admiring him as usual. :)
        • His talents are indeed admirable. 白玉微瑕. :-)
      • 谢谢好文!读来很有味道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