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我很少转贴,今天破个例,希望对大家的三观和育儿观有所启发

DFS免税店创始人去世! 无车无房无存款 一生却捐了80亿 盖茨和巴菲特的偶像!

“他应该是这个时代每个人的英雄。”

周一(10月9日),企业家查克‧菲尼(Chuck Feeney)去世。

也许你没听过菲尼这个人,但只要你出过国去过机场,大概率就光顾过他开的免税店: Duty Free Shop(DFS)。

菲尼出生贫寒,却把握住了无数机会,最终成为了美国的亿万富翁。但他的人生理念并未因财富而改变,多年来,他默默地从事慈善事业,把自己全部80亿美元身家都捐了出去。 尽管他拥有巨额财富,菲尼的日常生活却极为简朴,他没有私家车和自己的房子。在去世前,他与妻子住在一个朴素的2卧室公寓中,出行选择公交地铁,账户中几乎没有存款。 这么一位默默无闻的慈善家,一生的故事却宛如传奇。

菲尼诞生于美国,父亲是个虔诚的教徒,母亲是一位护士,每天都会载着一位患有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邻居去公交站。 为了不让邻居感到羞愧,她还会撒谎骗邻居说,两个人本来就是同路的。受到父母影响,菲尼养成了他的善良性格。 菲尼在康奈尔大学毕业后,移居到了欧洲。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他意外地遇到了大学时的同窗罗伯特·米勒。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创业,为归国的美军士兵销售免税酒、烟草和奢侈品。这就是今天“免税店”(Duty Free Shoppers)最初的雏形和前身。 当时“免税购物”的概念还处于萌芽状态,但菲尼已经开始借此赚钱了。1960年,他正式创建了免税奢侈品旅游零售品牌DFS。

随着战后国际旅游的兴盛,公众对免税商品的渴求不断增长,这也使得菲尼的事业蒸蒸日上。

到20世纪90年代中旬,DFS年度的产值达到了数亿美元。作为联合创始人,菲尼的财富也随之飙升。 在赚到了第一桶金之后,敏锐的菲尼开始投资于硅谷,并进一步扩展到房地产领域,他的资产分布在纽约、伦敦、巴黎、阿斯彭、夏威夷以及法国里维埃拉。 到50岁时,菲尼已名列富豪行列。根据《福布斯》的数据,他曾是美国富豪榜上的第24名。

2012年,《福布斯》的记者首次对菲尼的事迹进行了报道,介绍了他是如何从1988年起凭借13亿美元的资产跻身《福布斯》美国400富豪榜。 尽管菲尼曾是巨富,但不久后他的名字就在富豪榜上逐渐淡出,这是因为他选择将巨额财富全部捐了出去。 之所以选择把钱全捐了,是因为对于那种奢华的生活方式,菲尼感到越来越不安。


当他看到那些夜夜笙歌的富豪们,深感这与自己从小培养的价值观背道而驰,甚至质疑自己是否有权利拥有如此巨额的财富。 很快,他决定放弃这种奢侈生活,开启了慈善生涯。 提到慈善,许多人都会想到像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这样的知名慈善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其实都很敬重菲尼,并视其为慈善界的楷模,追随他的步伐。

巴菲特甚至这样评价菲尼:“他应该是这个时代每个人的英雄。” 菲尼不仅几乎把他的全部身家都捐了出去,而且还是秘密的捐款。过去的30年,他悄悄地行走在世界各地,默默将80亿美元捐赠给了各种事业。

福布斯的采访提到,菲尼始终低调地进行捐款,因此多数捐赠是匿名的,以现金支票的方式给予,导致他生前的捐赠金额鲜为人知。

这些年来,他至少在全世界捐赠了1000座建筑,可没有一座上面出现过他的名字。直至他离世,人们才了解到他的慷慨。 他捐献了近10亿美元给母校康奈尔大学,1.25亿美元给加州大学,以及6000万美元给斯坦福大学。他还投入10亿美元于爱尔兰的7所大学和北爱尔兰的2所大学的建设和改造。 他创办的“微笑行动”慈善基金支持了发展中国家的唇腭裂儿童手术费用。此外,他为防控非洲的瘟疫和疾病也贡献了大量资金。

在澳大利亚,一篇悼文中赞誉他为“昆士兰的天赐之人”,因为菲尼为该地区的医疗事业捐赠了近6亿美元。 他已经通过自己创办的大西洋慈善基金,将他的财富捐到了世界各国的教育、科学、医疗、养老等领域,这使他成为世界上有生之年捐款最多的人之一。 在2020年,他终于完成了这一目标,“无牵无挂地去见上帝!”

在慈善事业方面,菲尼毫不手软,但他的日常生活,却节俭到令人咋舌。虽经营着全球闻名的DFS奢侈品免税店,但菲尼浑身上下却没有一件奢侈品。 平时出门就穿着几十块的衣服,手上就戴着一块15美元的卡西欧手表,对此菲尼毫不在意:“我的手表跟劳力士一样准时。” 曾经,他在伦敦、巴黎和纽约的公园大道拥有六栋豪宅,但如今一栋都没有了,他和妻子住在旧金山的一个租赁公寓里。


他没有自己的车和房子,平常出行都是乘坐公交或地铁。直到75岁之前,他乘坐飞机只选择经济舱。 不过年纪大了之后,菲尼因膝盖老化经常颤抖,他这才开始选择头等舱,但他笑言,“头等舱并不能让我更早到达目的地。” 菲尼有五个子女,他们都在酒店、餐厅和超市打工子女们也完全支持他低调捐献财产的决定,他们表示,“这让我们与其他人并无二致。” 如今,菲尼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希望他的这份奉献精神,能够世世代代地流传下去。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我很少转贴,今天破个例,希望对大家的三观和育儿观有所启发 +4

    DFS免税店创始人去世! 无车无房无存款 一生却捐了80亿 盖茨和巴菲特的偶像!

    “他应该是这个时代每个人的英雄。”

    周一(10月9日),企业家查克‧菲尼(Chuck Feeney)去世。

    也许你没听过菲尼这个人,但只要你出过国去过机场,大概率就光顾过他开的免税店: Duty Free Shop(DFS)。

    菲尼出生贫寒,却把握住了无数机会,最终成为了美国的亿万富翁。但他的人生理念并未因财富而改变,多年来,他默默地从事慈善事业,把自己全部80亿美元身家都捐了出去。 尽管他拥有巨额财富,菲尼的日常生活却极为简朴,他没有私家车和自己的房子。在去世前,他与妻子住在一个朴素的2卧室公寓中,出行选择公交地铁,账户中几乎没有存款。 这么一位默默无闻的慈善家,一生的故事却宛如传奇。

    菲尼诞生于美国,父亲是个虔诚的教徒,母亲是一位护士,每天都会载着一位患有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邻居去公交站。 为了不让邻居感到羞愧,她还会撒谎骗邻居说,两个人本来就是同路的。受到父母影响,菲尼养成了他的善良性格。 菲尼在康奈尔大学毕业后,移居到了欧洲。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他意外地遇到了大学时的同窗罗伯特·米勒。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创业,为归国的美军士兵销售免税酒、烟草和奢侈品。这就是今天“免税店”(Duty Free Shoppers)最初的雏形和前身。 当时“免税购物”的概念还处于萌芽状态,但菲尼已经开始借此赚钱了。1960年,他正式创建了免税奢侈品旅游零售品牌DFS。

    随着战后国际旅游的兴盛,公众对免税商品的渴求不断增长,这也使得菲尼的事业蒸蒸日上。

    到20世纪90年代中旬,DFS年度的产值达到了数亿美元。作为联合创始人,菲尼的财富也随之飙升。 在赚到了第一桶金之后,敏锐的菲尼开始投资于硅谷,并进一步扩展到房地产领域,他的资产分布在纽约、伦敦、巴黎、阿斯彭、夏威夷以及法国里维埃拉。 到50岁时,菲尼已名列富豪行列。根据《福布斯》的数据,他曾是美国富豪榜上的第24名。

    2012年,《福布斯》的记者首次对菲尼的事迹进行了报道,介绍了他是如何从1988年起凭借13亿美元的资产跻身《福布斯》美国400富豪榜。 尽管菲尼曾是巨富,但不久后他的名字就在富豪榜上逐渐淡出,这是因为他选择将巨额财富全部捐了出去。 之所以选择把钱全捐了,是因为对于那种奢华的生活方式,菲尼感到越来越不安。


    当他看到那些夜夜笙歌的富豪们,深感这与自己从小培养的价值观背道而驰,甚至质疑自己是否有权利拥有如此巨额的财富。 很快,他决定放弃这种奢侈生活,开启了慈善生涯。 提到慈善,许多人都会想到像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这样的知名慈善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其实都很敬重菲尼,并视其为慈善界的楷模,追随他的步伐。

    巴菲特甚至这样评价菲尼:“他应该是这个时代每个人的英雄。” 菲尼不仅几乎把他的全部身家都捐了出去,而且还是秘密的捐款。过去的30年,他悄悄地行走在世界各地,默默将80亿美元捐赠给了各种事业。

    福布斯的采访提到,菲尼始终低调地进行捐款,因此多数捐赠是匿名的,以现金支票的方式给予,导致他生前的捐赠金额鲜为人知。

    这些年来,他至少在全世界捐赠了1000座建筑,可没有一座上面出现过他的名字。直至他离世,人们才了解到他的慷慨。 他捐献了近10亿美元给母校康奈尔大学,1.25亿美元给加州大学,以及6000万美元给斯坦福大学。他还投入10亿美元于爱尔兰的7所大学和北爱尔兰的2所大学的建设和改造。 他创办的“微笑行动”慈善基金支持了发展中国家的唇腭裂儿童手术费用。此外,他为防控非洲的瘟疫和疾病也贡献了大量资金。

    在澳大利亚,一篇悼文中赞誉他为“昆士兰的天赐之人”,因为菲尼为该地区的医疗事业捐赠了近6亿美元。 他已经通过自己创办的大西洋慈善基金,将他的财富捐到了世界各国的教育、科学、医疗、养老等领域,这使他成为世界上有生之年捐款最多的人之一。 在2020年,他终于完成了这一目标,“无牵无挂地去见上帝!”

    在慈善事业方面,菲尼毫不手软,但他的日常生活,却节俭到令人咋舌。虽经营着全球闻名的DFS奢侈品免税店,但菲尼浑身上下却没有一件奢侈品。 平时出门就穿着几十块的衣服,手上就戴着一块15美元的卡西欧手表,对此菲尼毫不在意:“我的手表跟劳力士一样准时。” 曾经,他在伦敦、巴黎和纽约的公园大道拥有六栋豪宅,但如今一栋都没有了,他和妻子住在旧金山的一个租赁公寓里。


    他没有自己的车和房子,平常出行都是乘坐公交或地铁。直到75岁之前,他乘坐飞机只选择经济舱。 不过年纪大了之后,菲尼因膝盖老化经常颤抖,他这才开始选择头等舱,但他笑言,“头等舱并不能让我更早到达目的地。” 菲尼有五个子女,他们都在酒店、餐厅和超市打工子女们也完全支持他低调捐献财产的决定,他们表示,“这让我们与其他人并无二致。” 如今,菲尼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希望他的这份奉献精神,能够世世代代地流传下去。

    • 一个农民有一头驴。 +16
      一天这头驴病了,躺在了地上。农民请来了兽医。兽医给驴喂了药,然后告诉农民,如果明天晚饭前驴能站起来,那么驴就是病好了;如果明天晚饭前驴不能站起来,那么就将驴卖给驴肉馆吧。兽医的话被农民养的公鸡听到了。第二天驴一直躺在地上,快到晚饭时了也没有起来的迹象。公鸡忍不住告诉驴,如果他不赶紧起来,就会被卖去驴肉馆。驴吓坏了,拼尽了全力终于站了起来。农民看到驴病好了很高兴,决定好好喝一杯,于是将公鸡宰了做成辣子鸡下酒。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瞎提建议。
      • hahaaaaaaaaaaaaaaaaaaa +8
      • 老匹来这里是收集信息的,提建议的就省省吧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切生灵的命运早已经定好了,唯有修行才是正道 +2
        • 我早就告诉大家,别卷,普娃做个水管工,对孩子,对家长,可能就是最优解,是金子,必发光,卷不来 +1
          • 普娃除了水管工还可以考虑做做生意,可能能发点小财好过上班,我认识一对父子,来加拿大大约30年的样子吧,现在拥有25家a&w店,还有一些房子投资
            • 普娃,父母从小要抓不是功课,而是口才笔杆子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特别是推销和待人接物看人下菜碟的本事,读书真心是次要的 +2
              • 支持 +1
              • 读人的能力,挺重要的 +1
    • 活通透了 +3
      • 👍🤝👏 +2
    • 长发哥,你确定不是北大中文系这帮写得鸡汤文? +3
      • 😂👍放了一百罐白兰氏 +1
    • "他决定放弃这种奢侈生活,开启了慈善生涯" 啥时候我也能开始这种奢侈生活先? +1
      • 这个问题,不是问天就是问爹,问别人没用,😄 +1
    • 很有启发!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有了钱才能帮助别人,钱越多,能帮助的人就越多,卷起来吧! +3
      • 魏旭佛型坑 +1
    •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
      如果你有钱而不用,你只能和我们穷人一样坐经济舱,你就是个傻冒。如果你把钱捐了,你对人类的贡献远远不如不捐钱的那些富豪,不管富豪多么奢侈,用掉的钱毕竟有限,本质上财富都是社会的,捐不捐都一样。但不捐能更大的创造价值,提高就业率,富豪本身的奢侈也创造了就业,这就造福社会。
      • 墨西哥毒枭发来贺电 +1
    • 天使去天堂,恶魔留人间。有感于“无车无房无存款 一生却捐了80亿 盖茨和巴菲特的偶像!” +4
      • 都是成年了,你说的不该是常识吗?
    • 你那么热心指导别人不如自己生一个亲自实践 +9
      • 长发蝈已养精蓄锐1个多月了吧? +1
        • 你仔细看看,到底多久了。 +1
          • 不会吧?我说的是出精华
      • 你说说指导谁了?哪个被指导了?指导离快退休连去私企国企上班这种决定都需要听老师话的缺乏基本独立思考能力,毫无主心骨的成年人?😄这种妈宝废物点心生来何用?😂 +1
        • 你这一贴带着情绪,之前我想着要不要给你解释一下我没恶意来着。后来想想算了,我不回嘴你这口气慢慢也就过去了。但是你这一路往上加话骂人就过了哈。在这个子坛都是有孩子的,你这么点着别人的孩子骂不合适吧?都是一大把年级的人了。 +4
          • 😂我说的就是你 一个成年人找啥工作自己心里没谱要问别人? 你放开未成年人吧 别躲孩子身后 这么敏感总觉得别人忙着指导你人生不如抽空规划下自己该去哪打工😂 +1
    • 虽然故事很有教育意义,但主人公的五个子女都在酒店、餐厅和超市打工,就连做水暖工的都没有,与望子成龙的主题不符,建议把此帖转到思想品德教育等主题里去🤣 +3
      • 好像是厌倦了奢华的生活,体会到财富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帮助别人让自己快乐,转到人生哲学讨论
    • Dolly Parton了解一下。假以时日,华人海外后代一定会出现这样的人物,现在我们根基太浅。
    • 这种东西看看就行了。且不说写的人有没有涂脂抹粉,有时候人的行为并不是什么观驱使,就是个心理需求,个性偏差。他寻求个心理满足,外人各种解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