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三观正的孩子,一生都受益。
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毕竟有限,天才们的名著,把别人的一生浓缩和放大了给你看给你体验,三观就应该这么形成。
讲个有关的小故事,娃夏天在足球俱乐部组织的训练加联赛里开心,运气好,所在球队从未输过,直到碰到了B队,第一次和他们打平,第二次居然输了,一直被B队压着打,队员也不如以前积极防守和拼抢,我们围观家长无意中发现,B队一直有11个人在场上,而规定是9个,直到结束,多次换人,都这样。第二次遇到B队,“故伎重演”了,还是多一到两个人,甚至三个,有家长当即跑上去跟裁判说,小教练裁判很吃惊意外,赶紧数人头,果然,这次比赛我们赢了;事后问娃,你们孩子知道场上人数情况么?知道啊,我们跟我们教练抱怨过,教练没有说话。家长们私下交流,B队小印巴少女教练,和我队滑大在校生一样年龄,估计背景也类似,暑假兼职来着,但她的多人数战术,显然是有意为之而非粗心,连孩子都知道多有抱怨消极了斗志,最后我队还是拿到第一人人有奖杯;而家长们充满对滑大小教练的感激欣赏溢于言表在给俱乐部的电邮和留言板上。
不谨慎说,三观的不端,旁人又不是傻子看不出么?小聪明不decent能走很远么?管不了别的教练可要管好自己的孩子!今天偷的懒耍的奸,明天明年一定让你加倍偿还,人在做,起码家长在看。
这个世界越来越不缺套路,狡黠和欺诈,但不正说明,体面和正直,自信和勇敢,更值得珍惜骄傲和自豪么。
你可以开你的豪车和住豪宅,难道自信和充实的人格魅力,会逊色你分毫………
Best Books Ever The best books ever, as voted on by the general Goodreads community.不知道我的理解有没有偏颇,其实这些流行于青少年的读物,于我们那个时代,就是类似琼瑶和金庸,甚至未必达到了梁羽生的高度,起码在我们的成长过程里,这些并没有对我们的人生观产生巨大的影响,更多的是一种消遣和乐趣....
我查了一下,goodreads这个应该算有代表性的网站的Best Books Ever list 里的头十名,To Kill a Mockingbird, Pride and Prejudice 是第三第四...比twilight 和lord of the rings高,gone with the wind排在了11,能不能也算名著里的琼瑶派?LOL
名著之所以几个世纪后还被人推崇,不仅仅是故事,语言,历史和可读性,更多的是更古不变的(或者有变但相通的)人性,我们不能轻易说有了google和手机,我们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就比过去一百年以前的人更高明聪明,何况是那些天才般的作家们....
不仅仅孩子们应该读名著,大人能坚持,也是一件幸事,当然读读孩子们当下的青少年读物,也是个好习惯和让人年轻思维不僵化,但是说名著落伍了,我保留意见。